绿化养护调研报告
绿化养护调研报告篇一:绿地养护调查报告
银杏、香樟生长状况的调查
我单位接管的市管道路绿化,连续发生部分乔木(银杏、香樟)生长情况异常,出现部分树木死亡,今年高温过后乔木死亡现象更加严重。
近期我们就银杏、香樟的立地条件进行调查,有关情况如下:一、现状: 1、概况:
本道路全长约1.8km,路面绿化为中分带一条,宽度为1.8m;机非带两条,宽度为1.8m(其中与惠峰路交叉路口以西,北侧机非带约50m范围,宽度为1.2m);两侧人行道树穴为
1m*1m。
中分带种植乔木为香樟(干径15.1-16cm、高5-
6m),机非带及人行道行道树种植乔木为实生银杏(干径12.1-13cm、高8-9m),道路附属绿地种植的乔木为实生银杏、香樟、雪松、栾树等;中分带主要灌木为山茶、毛鹃;机非带灌木为红叶石楠拼柱、金桂;色块主要为金森女贞、小叶女贞、金边黄杨,藤蔓植物为爬藤月季、凌霄等,草坪是天堂草草坪。
绿地总面积为20396m2。
2、乔木种植数量(株):
3、各类植物目前生长情况:
(1)各类乔木发生死亡和濒死现象(统计情况见下表):
注:目前部分尚属基本正常的银杏也出现异常,主要表现在叶形小、叶色黄、生长期焦叶增多、生长势衰弱、有向濒死发展的趋势;香樟出现回缩,枯株增多,修剪枯株后树形较差。
(2)除毛鹃、山茶外,大部分灌木生长正常。
(3)各类地被、藤蔓植物和色块生长正常。
二、接管后我公司采取的养护措施:
我单位自2011年7月接管养护工作以来,发现乔木生长情况不佳。
我们已采取了以下养护技术措施,但未见效,而且死亡数量增加。
1、实生银杏倒伏。
略有刮风,车分带及人行道便出现大批银杏倒伏,我公司多次进行扶正支撑,但由于树体过高(高8-9米),人行道树穴狭小,支撑效果很不理想,往往是同一棵树一年多次发生倒伏。
2、树木生长不佳。
我们误定为树木缺肥,因而进行了对树木的施肥,曾在冬季穴施基肥2次(2011年12月、2013年1月各一次),每次0.5kg/株(每株4穴),使用肥料为有机肥混加复合肥;对濒死树木挂大树吊袋营养液实验,但均没有效果。
3、加强水份管理。
干旱高温季节做好树木的浇水抗旱工作,保持土壤的含水量,但发现浇水后反而加速树木的死亡。
4、进行土壤松土。
每年春、秋2次对树穴松土,松土以不伤及树根为标准。
以保证土壤的透气性,防止土壤板结和保持根系的活力。
5、我公司实施了上述养护措施,未对土壤有关状况进行调查。
三、对树木立地条件的调查:
今年高温后树木死亡增加,濒死及生长不良数量大增,我公司于9月初开始对此养护路段道路土壤状况进行调查,情况如下:
1、表层土(回填种植土)在35-60cm之间,土质松软,土壤质地良好。
2、回填土下方即为混凝土路基、桥面(不透水层)或混凝土盖板,不透水层均未破碎。
3、部分混凝土上方(回填土底层)排有各类管线、电缆、军用光缆(后盛桥至努力桥,南侧人行道)、热力管线。
4、银杏树木根部老根已腐烂发黑,新长根系木质部和皮层已脱离。
5、土壤PH值为四、树木死亡原因初步分析:
根据我们对立地情况的调查,初步分析引起树木死亡的原因为:
1、土层过浅,乔木不能生长。
根据目前的调查数据,回土深度在35-60cm,没有达到规范要求的乔木生长最低土层厚度。
2、种植土下为不透水层。
影响根系范围内土壤水分的沟通,下雨、浇水后土壤中水分不能及时下渗,土壤长期处于水分饱和状态,产生烂根,导致树木死亡。
3、今年夏季高温,地表土壤温度高达40度以上,高温烫死了新萌发的幼根。
4、部分地段(后盛桥东、南侧机非带)地下热力管泄热,加速了该地段的树木死亡(2013年8月1日早晨测得气温32℃,土壤表面温度39℃,50cm深处土温为43℃)。
5、部分树木多次倒伏,根系损伤大,影响其吸收功能,导致死亡。
绿化养护调研报告篇二:绿化养护检查报告
尹山湖景花园绿化养护检查报告
在栽培学中,常言道“三分种,七分管”,绿化中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规划设计标准高,但相应的养护水平应跟上
来,在绿化养护管理上,要了解种植类型和各种品种的特性与特征,关键抓好肥、水、病、虫、剪5个方面的养护管理工作。
由此才能长期保持良好的观赏效果。
尹山湖景花园小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已告一段落,但其养护工作一直不到位,没有固定人员在小区内持续养护,只是偶尔的有几个工人在园区内进行简单的作业。
根据现有的绿化面积,根本就达不到植物的正常养护效果,况且大部分植物种植时间较短,又值高温季节,植物更需要精心养护管理。
我们的工人就是植物的医生,种植时间不长的植物就像大病初愈的人一样,更需要精心照料,养护稍有滞后,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状态,亦影响物业现场品质。
由于缺少养护,导致一些乔灌木生长较差甚至死亡,根据现场查看园区内死亡植物的品种达20多种且数量较多,草坪中杂草较多,局部出现整片枯死。
给业主印象较差,这是在施工后正常养护时不应该出现的现象。
根据此情况我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1、种植苗木的选材。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在确定苗木后要选择造型较好、生长健壮、没有病虫害侵蚀过的植株。
挖取后要选择带有相应大的土球(一般为胸径的8-10倍),且土球完好包裹完整。
在需要用吊车的和在运输途中
注意保护树干不要受机械损伤,反季节栽植时长距离运输容易导致脱水,因此需要固定牢固,反季节运输时在页面上喷抑制蒸腾剂、盖遮阳网或摘叶处理。
2、树穴的开挖。
开挖尺寸要求比土球大20-40cm,深度比土球高度深20cm。
土质不符合要求的需要适当的加大开挖尺寸并更换种植土。
清理树穴中的垃圾等,如遇上树穴下面有管线或有大的石头应换一个地方种植。
栽植时根据树木的大小土球
顶面高于地平面5-20cm,回填土时分层捣实。
浇水后树木的土壤会自然沉降至合理高度。
3、苗木的种植。
苏南地区是黏性土壤,透气、透水性较差,在种植苗木之前应将土壤捣碎,用沙土和营养土与以混合,再种植苗木。
在种植大乔木时,树穴下面还应放瓜子石片加以混合,在树穴的四周埋上2-4根30-50cm长的PC管,以增加植物透气、透水性,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尽早达到植物的正常生长状态。
4、浇水不及时。
此值高温季节,又植物种植时间较短,根须不发达,在正常情况下难以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由于养护人员较少,还要进行其他的养护管理工作,浇水周期过长,植物没有及时的吸收到水分,部分植物出现枯黄甚至死亡,有的还伴随着有病虫害的发生。
夏季高温避免温差过大对植物造成损伤,浇水时间控制在:上午9点之前完成浇水,下午4点之后开始浇水。
5、草坪修剪滞后。
小区里的草坪是有百慕大和黑麦草的混合草坪。
其中百慕大是暖季草坪(冬季枯萎),黑麦是
冷季草坪(夏季枯萎),两种草坪的混合就能保证四季常绿的效果。
但是在两种草坪生长有交叉时间,换季的时候修剪没有把握好,就会导致草坪枯死。
5、6月份的时候是百慕大的生长期,同时黑麦才也在生长,还没有枯萎,为其百慕大能的生长出来,此时应将黑麦草及时修剪掉,保证百慕大的健壮生长,同时要保证有足够的水分供百慕大生长。
6、杂草控制不好。
在杂草生长初期施用2-3次除草剂,或采用人工办法来控制杂草蔓延,其中除草剂要控制好配比量,避免造成对其他植物的损害。
人工除草时,在杂草发生初期阶段一次性连根拔除。
不然待杂草成熟后根须生长较深不易拔除且
有草种掉下来,有新的杂草产生,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型环,最后草坪就会被杂草所替代或出现黄土裸露现象。
针对上述情况,建议施工单位保证小区内每天有4-6个人进行日常的绿化养护管理工作,适当施肥,让植物尽早达到正常的生长状态,以保证现场品质,达到集团要求的“大样板” 效果,提高业主的认同感,进而亦为日后物业的养护管理打好基础。
报告人:王林欢
2013.7.4
绿化养护调研报告篇三:提高园林绿化养护水平调研报告
提高园林绿化养护水平的调研报告
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区县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区实际,今年全面实施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区委、市区政府对园林绿化工作重视程度不断加大,绿化投资逐年加大,城区绿化面积不断增加,专业管理绿地面积由撤县建区的153万平米增加到现在的493 万平方米。
由于宝坻区绿化工作成绩显著,从1997年至今先后荣获了多项护、街景养护杯、行道树修剪等绿多项荣誉,但是,园林绿化管理中还存在着管理高水平规划落后、高质量施工落后、高效能管理落后的问题,制约了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
为实现园林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把我区建设成为国家园林城区特提出以下提高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城区基本情况
宝坻城区建成区面积15.8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5万人,建成区城市绿化覆盖面积6169.6694公顷,绿地总面积493.48
万平米, 2008年—2009年城区新增绿地面积:302.782万平米,植树23.4472 万株,草坪278.6835万平米,花卉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