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
一、重要的烃
二、烃的衍生物
三、有机高分子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天然橡胶等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
四、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及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
1.烃分子取代产物数目判断方法 (1)一取代产物数目的判断
①替代法:例如二氯苯(C 6H 4Cl 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四氯苯也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将H 替代Cl);又如CH 4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新戊烷[C(CH 3)4]的一氯代物也只有一种。
①等效氢法:等效氢法是判断同分异构体数目的重要方法,判断等效氢原子的三条原则是:
定一移一或定二移一法:对于二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可固定一个取代基的位置,再移动另一取代基的位
置以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2.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共线、共面的判断方法
展开空间构型法:如CH3CH==CH—C≡CH
此分子包含一个乙烯型结构、一个乙炔型结构,其中①C、①C、①C、①H4个原子一定在一条直线上。
该分子中至少8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由于碳碳单键可以绕键轴旋转,—CH3中有一个氢原子可以进入该平面,故该分子中最多有9个原子共平面。
五、常见有机物的检验与鉴别
1.依据水溶性鉴别
钠:羟基和羧基
氢氧化钠:羟基、羧基、酯基、含卤代基的化合物。
碳酸钠:羧酸和酚。
碳酸氢钠:羧基
2.依据密度大小鉴别
3.燃烧
1、下列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
A.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B.CH3-CH2-CH2-CH3与
C.C2H6与C3H8
D.O2与O3
2、能证明乙烯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
A.乙烯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①2
B.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
C.乙烯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mol乙烯完全加成需消耗1mol溴单质
D.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由乙烯制乙醇
B.乙烷在空气中燃烧
C.乙炔和溴反应生成1,1,2,2-四溴乙烷()
D.由乙烯制聚乙烯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
B.乙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C.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
D.乙酸分子中虽然有4个氢原子,但乙酸是一元酸
5.甲酸香叶酯(结构如图)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新鲜蔷薇嫩叶的香味,可用于配制香精。
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1H19O2 B.含有羧基和碳碳双键两种官能团
C.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水解反应D.23gNa与过量的该物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
6.已知有机物是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
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6H11O4 B.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C.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D.是乙酸的同系物,能和碳酸钠反应
7.在探索苯结构的过程中,人们写出了符合分子式“C6H6”的多种可能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5对应的结构中一氯取代物只有1种的有3个
B .1~5对应的结构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 .1~5对应的结构中所有原子均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1个
D .1~5对应的结构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8、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7H 6Cl 2,则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有( ) A .8种 B .9种 C .10种 D .11种
9、维通橡胶是一种耐腐蚀、耐油、耐高温、耐寒性能都特别好的氟橡胶。
它的结构简式为合成它的单体为( )
A.CH 2=CF 2-CF 2和CF=CF 3
B.CH 2=CF 2和CF 2=CF -CF 3
C.CH 2=CF 2-CF 2=CF -CF 3
D.CH 2=CF 2-CF 2-CF=CF 3 7.将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溴水的洗气瓶时,洗气瓶质量增加了7 g,则混合气体中乙烯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1.12 L B.6.4 L C.5.6 L D.12.8 L
8.某混合气体由两种气态烃组成。
2.24 L 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4.48 L 二氧化碳(气体均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和 3.6 g 水。
则这两种气体可能是 ( ) A.CH 4和C 3H 8 B.CH 4和C 3H 4 C.C 2H 4和C 3H 4 D.C 2H 4和C 2H 6
9.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用一根粘有结晶核的棉棒触碰失重的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小球,使其迅速结晶为发热的结晶球。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形成结晶球是一个放热过程
B .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属于电解质
C .醋酸与碳酸钠反应可生成醋酸钠
D .醋酸钠晶体中存在离子键、共价键 10.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这种有机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①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①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①能与NaOH 溶液反应 ①能与乙醇反应 ①能发生取代反应 ①能发生置换反应 A .①①①① B .①①①①①① C .除①外 D .除①外 11.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证明C 2H 5OH 与浓硫酸共热至170①有乙烯生成
C 2H 5OH 与浓硫酸共热至170①,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 4溶液
B 验证FeCl 3与KI 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向1 mL 0. 1mol/L FeCl 3溶液中滴加5 mL 0.1 mol/L KI 溶液充分反应后,取少许混合液滴加KSCN 溶液
C 检验乙醇中是否有水 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
D
氧化性:
222
Cl Br I >>
向NaBr 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 溶液
12.下列有机物和乙醇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是
A .苯乙烯()
B .丙三醇()
C .丙酮()
D .乙醚(CH 3CH 2—O—CH 2CH 3)
1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
B .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 2发生加成反应
C .不能使酸性4KMnO 溶液褪色
D .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
14.将1mol 乙醇(其中的氧用18O 标记)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 B .生成的水分子中不含有18O
C.可能生成40g乙酸乙酯D.可能生成90g乙酸乙酯
15.柠檬中含有大量的柠檬酸,因此被誉为“柠檬酸仓库”。
柠檬酸的结构简式如图,则1 mol柠檬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和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Na和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A.2 mol、2 mol B.3 mol、4 mol C.4 mol、3 mol D.4 mol、4 mol
15.在下列物质中,不能与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①CH3CH2OH(酸催化)①CH3CH2CH2CH3①Na①CH3COOH(酸催化)
A.①①B.①①C.只有①D.①①
16.下列有关烃类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均为苯的同系物B.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6种C.中所有原子可能平面
D.分子中邻位上的两个H原子分别被−C3H5和−C4H9取代,可得12种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中除了苯环,无其它环状)
17.某烷烃相对分子质量为86,如果分子中含有3个—CH3、2个—CH2—和1个,则该结构的烃的一氯取代物最多可能有()种
A.9
B.6
C.5
D.4
18.某有机物分子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有机化合物含有3种官能团B.该有机物分子中最多有14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C.该有机物分子中最多有6个碳原子共线D.该有机物分子中最多有12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19.下列分子中所有碳原子总是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 B. C. D.
20.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
A.3种B.4种C.5种D.6种
21、某化学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由图得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A.生成物M的化学式为C2H4O
B.乙醇发生了还原反应
C.铜是此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中有红黑交替变化的现象
22.化合物D和G可由石油气裂解得到的烯烃合成。
回答下列问题:
(1) A的结构简式为,B的化学名称为。
(2)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
(3) F含有的中官能团名称是。
(4) 一定条件下,由E生成聚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
(5) 1分子G与2分子B在催化剂条件下可发生酯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