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设计研究的对象

城市设计研究的对象


特点:
高强度开发与历史连续性并存
南京明城墙
包含内容
文物保护 :
墙体本体保护 城墙安全保护
环境保护 : 依据风景资源分布情况,划定保护界限和控制范围
景观视野保护: 连续景观走廊,形成山水城林连续视景 城墙是具有场所意义的步行通道
东京代官山集合住宅
设计师:桢文彦 工程分期:三期
第一期 : 沿街围墙空间 城市设计手 法 通透视野 沿街
城市设计
今天 :
(1)矶崎新的——“空中城市” (2)阿基格拉姆 ——“行走城市”和“插入式城市”
城市设计
矶崎新的——“空中城市”
空中城市是一组连续延展的构 架,打算建在地面15M以上处, 跨越原有的城市街区,原有城 市到一定时期便被废弃。
城市设计
阿基格拉姆学派
城市设计
实践中,区域和城市级的城市设计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
城市设计
南京夫子庙历史街区再开发
80年代初,南京夫子庙一代环境品 质十分恶劣,1984年,南京市人民 政府决定开发建设以夫子庙为中心 景区的“十里秦淮”风光带。 经过几年的努力,以内秦淮河为轴线 ,夫子庙为中心,兼具明清特色的文 化、商业、服务、旅游4种功能的秦淮 风光带已初具规模。
城市设计
2.3地段级城市设计
开发型城市设计:城市大尺度的发展计划提升城市空间环境的整体 性。 案例:横滨未来港 保存型城市设计:提升具有城市历史文脉和场所意义的城市地段空 间品质 案例:南京明城墙保护 社区型城市设计:注重人的生活要求,强调社区参与 案例:东京代官山集合住宅
横滨未来港
年代
1980s—1990s建造著名项目
地标塔 美术馆 展览中心 大厦环境适应:人对环境可接受的生理限度 特色表达:城市个性 可达性和方位:地域性,风土人情,风俗习惯
功能支持:
视景:清晰布局,方便辨别和定位 自然要素:景观的意义内涵和象征作用 保护观众视域:环境开发要具有教育意义 维护管理
综合目标:
可达性 和谐一致 视景:方位感 视觉可达性 重要视景维度 可识别性
美国 1780 年建国。华盛顿 1790 年就任 美国总统后,聘请了法国军事工程师朗 方对一块位于波托马克河旁的用地进行 新首都规划设计。由于朗方从小在巴黎 长大,深受凡尔赛那种宫殿为中心的放 射性林荫大道以及在宫殿后布置园 林 的观念的影响,所以他将华盛顿规划成 方格网加放射性道路的城市格局是顺理 成章的事情。
城市设计
玛塔 ——“线形城市”
主张城市发展应交通运输线成带状延伸,城市最有效,既接近自然又便利交通;城市应有一 道宽阔的道路作为脊椎,城市宽度应有限制,但城市长度可以无限。
城市设计
柯布西耶 ——“光辉城市”
指出新的城市生活与旧有城市形态之间的 矛盾,反对城市不断扩张而主张对中心通 过技术改造,完善其集聚功能。在大片绿 地上营建摩天大楼,提高人口密度,降低 建筑密度,以立体交通组织人流车流,提 高城市效率。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
用地背面是蜿蜒平缓的山 丘,东、西、 南三面则为 森林覆盖的崇山峻岭,自 然地形很有特点。 1912 年堪培拉举行了国际规划 设计竞赛,美国建筑师格 里芬的规划方案被选中。 该方案合理利用了基地山 峦和水面,把城市的核心 确定在首都山,并在堪培 拉西部建筑了一个水坝, 将山下的莫朗 格罗河流切 断,并规划改造成一个巨 大 的人工湖。城市中共有 三条主要轴线
城市设计
赖特 ——“广亩城市”
“广亩城市”——每户周围都有一英亩土地 ( 4047 平方米),足够生产粮食蔬菜。 居住区 之间以超级公路相连,提供便捷 的汽车交通。 沿着这些公路,他建议规 划路旁的公共设施、 加油站,并将其自 然地分布在为整个地区服务 的商业中心 之内。赖特所期望的那种社会是不 存在 的。他的规划设想也是不现实的。但广亩 城市的描述已成为今日美国城市近郊的稀 疏的 住宅以及居民点分布的离奇的图景 的写照。
内容包括市域范围内的生态、文化、历史在内的用形态、空间景观、空间结构、道 路格局、开放空间体系和艺术特色乃至城市天际轮廓线、标志性建筑布局等内容。
设计目标是为城市规划各项内容的决策和实施提供一个基于公众利益的形体设计准 则。
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 (1)阿尔伯蒂等人提出的“理想城市” (2)20世纪初马塔提出的“线性城市” (3)柯布西埃的“光辉城市” (4)赖特的“广亩城市”
空间
第二期 : 内向广场庭院布置,空间流动
第三期:
周围环境与庭院空间的结合
2.3城市设计目标和评价标准
2.3.1城市设计目标
理想+具体 四类具体目标
2.3.2城市设计评价
定量+定性+综合评价
2.3.1城市设计目标
产生原因
非专业人士从自身知识结构和利益判断导致差异和冲突
城市设计者开展协调工作
理想目标:值得追求,目前条件无法实现 可被淘汰:雅典宪章 具体目标:质量性和数量型目标 功能的目标:人在城市活动中具有随机性 应对城市的成长变化:处理好时间轴和空间轴的发展问题,设计应留有余地
城市设计
2.1城市设计的对象层次和内容范围
大尺度区域-----和城市级城市设计 中尺度片区级城市设计
小尺度地段级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
2.1区域与城市级的城市设计
区域—城市级城市设计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城市建成区环境。它着重研究在城市总体 规划前提下的城市形体结构、城市景观体系、开放空间和公共人文活动空间的组织。
城市设计
1.城市设计概述 2.城市设计研究的对象层次、类型构成及价值判断 3.城市空间要素和景观构成的设计 4.城市典型空间要素和景观设计
5.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和调研技艺
6.城市设计的实施操作
城市设计
2.城市设计研究的对象层次、类型构成及价值判断
2.1 城市设计的对象层次和内容范围 2.2 城市设计实践的类型 2.3 城市设计的目标和评价标准
感觉:人的感受应该与环境相适应 适居性:
林奇
衍生标准:效率和公正
城市设计
2.2分区级城市设计
对象:分区级城市设计主要涉及城市中功能相对独立的和具有相对环境整体性的街区。 目标:基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则,分析该地区对于城市整体的价值,为保护或强化该地 区已有的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的特点和开发潜能,提供并建立适宜的操作技术和设计程序。 内容: (1)与区域一城市级城市设计对环境整体考虑所确立的原则的衔接; (2)旧城改造和更新中的复合生态问题(自然、社会、文化等); (3)功能相对独立的特别领域,如城市中心区、具有特定主导功能的历史街区、商业中心、 大型公共建筑,如城市建筑综合体、综合医院、大学校园、工业园区、世界博览会的规 划设计安排等。
第一,每个城市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这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中得到集中的反映。
第二,城市规模大小也会给城市设计带来不同的设计理念。 第三,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经济能力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具体的城市设计中来 。 第四,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的实践贯彻绿色城市设计思想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城市设计
案例——华盛顿中心区
地段级城市设计主要指由建筑设计和特定建设项目的开发。如街景、广场、交通枢纽、 大型建筑物及其周边外部环境的设计。
地段级的城市设计主要落实到具体建筑物的设计及一些较小范围的形体环境建设项目上。
在这一层次,将主要依靠广大建筑师自身对城市设计观念的一种理解和自觉。
城市设计
2.2城市设计实践的类型
美国爱坡雅观点
为其他人而设计:避免产生绝对主义 保护塑造城市环境美 美学目标 城市人工建设显示城市美
2.3.1城市设计评价
定量目标: 综合性城市设计导则,容积率等城市设计相关形体建议
定性目标(不列颠):
环境负荷:人对环境可接受的生理限度
活动方便:塑造为人活动服务空间,考虑实际活动多样性 环境特性:地域性,风土人情,风俗习惯 多样性: 格局清晰:清晰布局,方便辨别和定位 含义:景观的意义内涵和象征作用 开发:环境开发要具有教育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