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介绍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介绍


创作时代背景
• 《巴黎圣母院》写于法国风云变幻、阶级斗争激烈的年代 。1794年雅各宾政权被推翻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随之建立;人民群众的处境日益恶化,巴贝夫的秘密组织— —平等社的活动遭到失败,保皇党的叛乱不断发生。 • 拿破仑以平息国内判乱和击退国外封建联军而震动全欧洲 ,但随后就是波旁王朝的复辟。
•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几部具有鲜明特 色并贯彻其主张的小说。
作者简介
•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作品等身, 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 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 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 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 诗集《光与影》等。 • 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
但浮比斯生性风流,被怀恨在心的克罗德刺杀,但没有死。 并嫁祸于爱斯米拉达,令她被判死刑 行刑时,卡西莫多将爱斯米拉达救走 并藏身于圣母院中,乞丐群众为救爱 斯米拉达而冲入教堂,误与卡西莫多 大战,爱斯米拉达被由克罗德带领的 军队所杀,最后卡西莫多愤然将克罗 德从教堂顶楼摔落地下,卡西莫多抚 着爱斯米拉达的尸体殉情。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l802.2.26~
1885.5.22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
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
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作者简介
• 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 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 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10岁回巴黎 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 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 会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 岁出版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 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以后写了大量异国情 调的诗歌。
舞蹈角色与歌唱角色分离: 《巴黎圣母院》的一大特色是采用了舞蹈和歌唱相分离的形
式,也就是跳舞的演员不唱歌,而歌唱的演员不跳舞。这与当 今大多数音乐剧处理歌唱和舞蹈的做法不太相符。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
流行化的演绎: 在演唱方法上,《巴黎圣母院》完全运用了流行唱法,没
有融入一点美声唱法。而在演奏乐器上,《巴黎圣母院》也全 部采用电声乐器,没有一件管弦乐器。这两者都表明了《巴黎 圣母院》追求纯粹流行风格的姿态。 独特的演唱安排:
巴黎圣母院剧中角色与场面充满对立及 冲突: 倾慕与狂恋,誓言与背叛,权利与占有, 宿命与抗争,跌宕起伏的戏剧张力, 建构成一部波澜壮阔血泪交织的悲剧史诗, 开创当代音乐剧的新纪元。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
与众不同的音乐剧: 当今著名的音乐剧大多是由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演艺
公司包装而成的,因此这些剧目也带有了百老汇和西区特有的 风格特征和运作方式。而《巴黎圣母院》却是一个例外,它是 少数几部闻名世界却没有受百老汇和西区影响的著名音乐剧。
爱斯梅拉达
主要人物简介
克洛德·弗洛伊德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士时,他恪尽圣职,遵 从教条,过着刻板严肃、清心寡欲的生活。 •为显示自己对世俗生活的决绝,他连到圣 母院造访的公主殿下也拒绝见面。 •为了补偿过错,赎救罪行,他苦口婆心教 育从小沦为孤儿的弟弟;他慈悲为怀,抚养 丑陋的弃儿卡西莫多长大成人,并让他当了 圣母院的敲钟人。 •然而,中世纪天主教的刻板教条严重扭曲 了他的灵魂,而这样的压抑愈是长久,其爆 发的强力也就愈大。 •他既是宗教伪善和教会恶势力的代表,又 是禁欲主义的牺牲品。
创作时代背景
•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以前,由于雨果少年时期一直在崇 信君主政体和天主教的家庭教师和母亲影响下,他的政治 立场和文艺观都是保守的。
•1926年,随着国内反查理十世的斗争和国际上争取独立解 放的革命浪潮对神圣同盟的冲击,雨果的政治和文艺思想 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精神。
剧中的高空特技也非常令人惊异。 比如卡西莫多对着自己心爱的 大钟倾吐内心爱慕之情的时候,三 个大钟顿时从天而降,在每一个钟 里面都有一个特技演员,他们扮演 钟摆奋力地摇摆,撞击着大钟, 发出震人心魄的声音。
主要人物简介
• 她是作者理想中“美”的化身。她既有美丽 动人的容貌,更有纯洁无邪的心灵和诚挚善良 的品德,表现出外貌美和心灵美的和谐统一。 她纯真、仁慈,富于同情心,乐于救助人。 • 爱斯梅拉达纯洁无邪,热情天真,对爱情充 满憧憬和渴望。正因为她以为世人都像她一样 的真心实意地待人,所以当弗比斯在巡逻中偶 然救了她后,她就把爱情献给了他。正因为她 纯洁无邪地追求纯真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所 以至死爱着弗比斯,丝毫没有怀疑他会欺骗和 背叛自己还幻想他还会再来搭救自己,其纯真 令人心痛欲裂。
在《巴黎圣母院》中特别偏重独唱,整场50段音乐中,绝 大部分都是独唱,你方唱罢我登场,一首接一首,而较少有重 唱。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舞蹈角色和演唱角色的 完全分离。 不用伴奏用录音:
《巴黎圣母院》中没有使用现场伴奏,这也是很少见的。在 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音乐剧中,基本上都是乐队现场伴奏。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
当代罕见的旷世巨作,法语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改编自法文 学巨匠雨果的不朽名著,1998年9月16号正式在巴黎国会大厅推出首演, 撼动人心、佳评如潮。 此剧在法语系国家连演130场,盛况空前。
本剧取材于《巴黎圣母院》这部世界名著,强烈而具有震撼力的现 代音乐,极具视觉效果的舞台布景,尽情投入的表演,生动的表达出了 原著中对教会和封建制度的揭露和鞭挞、对教会人士邪恶行径和贵族卑 劣的精神道德的抨击、对人道主义仁爱精 神的颂扬。
创作时代背景
• 1824年,路易十八逝世,查理十世执政,是波旁王朝 统治最黑暗的时期,极端保皇分子入内阁,天主教会势 力更为猖獗,这样就促成了人民群众反对波旁王朝斗争 的高涨。
• 1830年七月革命后,掠夺革命果实的银行家统治着法 国,金融资产阶级进入全面胜利和巩固时期,但同时, 无产阶级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这一时期法国社会正处 于急剧转折之中,各种斗争十分激烈、尖锐。
卡西莫多
主要人物简介
弗比斯
• 皇家卫队队长,徒有华丽外表,内心却是一 包烂瓤表妹百合花做未婚妻,同 时又去追逐爱斯梅拉达的美色。 •弗比斯的可恶之处在于他只爱恋爱斯梅拉达的 美色,却丝毫也不爱惜爱斯梅拉达的生命。 •爱斯梅拉达是以谋杀弗比斯的罪名被判处死刑 的,可是弗比斯在接受治疗中从医院逃出来后, 为了不使自己的丑行暴露,竟然不去指证真正的 凶手以解救爱斯梅拉达的生命。
小说《巴黎圣母院》

小说《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
易十一统治时期真实历史,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
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
小说《巴黎圣母院》
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讲述了一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面目 丑恶、心地善良的撞钟人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神父克罗德收 养,外貌正经的克罗德神父自从遇见美丽的吉普赛少女爱斯米拉 达后,被其美色所诱而神魂颠倒,指使卡西莫多强行掳走爱斯米 拉达,途中被浮比斯骑兵上尉队长所救,爱斯米拉达因而爱上了 浮比斯。
主要人物简介:
• 一个被父母遗弃在巴黎圣母院门前的 畸形儿,长相丑陋又聋又哑的钟楼怪人。
•这是小说中对卡西莫多外表最直接的描 述。
•从来就不被人关注,收养他的弗洛罗从 来不把他当人看,就好比自己的奴隶一般。
•就好比当时的法国最底层的人民,他们 从来不被世人关注,有的只是无尽的压迫 和负担,在这样的压迫和负担下他们变得 扭曲,变得毫无生气。
音乐剧欣赏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基本资料
巴黎圣母院基本资料
建造时间: 1163年-1345年
巴黎圣母院基本资料
建筑风格: 哥特式 在13-15世纪的法国, 形成了一种叫哥特式风
格的教堂,建筑高大华美
巴黎圣母院基本资料
它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 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 的建筑之一。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 中将比喻为 “石头的交 响乐”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
抽象的布景: 《巴黎圣母院》的布景是简单而有冲击力的。剧目一开场,呈现在
观众面前是一堵由几十块泡沫拼板拼成的大墙,再加上几根大柱,就 组成了巴黎圣母院,在灯光的映衬下,呈现出神秘幽暗的气氛。这样 的设计显然只露出了巴黎圣母院一个很小的部分,让人不能马上看明 白,却能给人更多的想象。 高空特技尽显魅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