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数据链路层一、填空题1、差错控制编码是用以实现差错控制的编码,分为()和前向纠错两大类技术,在网络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差错检测技术为()。
2、以太网交换机采用()协议来避免逻辑上环路的形成。
3、以太网交换机的数据转发常见方式可分为()、()2类.4、在数据链路层协议PPP的协商过程中,如果认证失败,则进入到()阶段。
5、通常,一个有24个以太网端口的以太网交换机存在()个冲突域,()个广播域。
6、快速以太网是由()标准定义的。
7、网桥分为透明网桥和()两类。
8、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分为()和()两种类型。
9、PPP协议由()、()和()三部分组成。
10、PPP协议在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时,分别采用()和()填充法来实现透明传输。
11、IEEE802委员会把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分为()和()两个子层。
12、常见的硬件地址为()位。
二、单选题1、下面不属于局域网关键技术的是:()。
A、拓扑结构B、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路由选择算法D、数据传输形式2、在以太网中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来降低冲突的概率,如果某站点发送数据时发生了3次冲突,则它应该:()。
A、监听信道直至空闲B、退避1个时间片后再监听信道直至空闲C、从0至3中随机选择一个作为退避的时间片数,然后再监听信道直至空闲D、从0至7中随机选择一个作为退避的时间片数,然后再监听信道3、CSMA/CD协议在站点发送数据时,处于:()。
A、始终在侦听总线状态B、仅发送数据,然后等待确认C、不侦听总线活动D、定期侦听总线状态4、根据网桥的路径选择方法,可分为:()。
A、内部桥和外部桥B、本地网桥和远程网桥C、源路由网桥和透明网桥D、普通网桥和智能网桥5、从内部连接方式和工作原理上讲,可以看成"多端口网桥"的设备应是:()。
A、集线器B、二层交换机C、三层交换机D、路由器6、数据链路层数据传送的格式为()。
A、报文B、分组C、帧D、信息7、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A、 PANB、LANC、MAND、WAN8、以太网交换机一个端口在接收到数据帧时,如果没有在MAC地址表中查找到目的MAC地址,通常如何处理?()A、把以太网帧复制到所有端口B、把以太网帧单点传送到特定端口C、把以太网帧发送到除本端口以外的所有端口D、丢弃该帧E、把以太网帧发送到一组特定的端口9、采用了()的网络中,工作站在发送数据之前,要检查网络是否空闲,只有在网络不阻塞时,工作站才能发送数据。
A、TCPB、IPC、ICMPD、CSMA/CD10、下列关于PAP和CHAP认证的正确说法是()。
A、由于CHAP不以明文发送的密码,所以CHAP没有PAP安全B、PAP采用了三次握手,CHAP采用了两次握手C、PAP和CHAP都是PPP的验证方式D、配置PAP或CHAP的目的是为了区分呼叫点和安全发面的考虑11、目前,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LAN标准是基于()的以太网标准。
A、 IEEE802.1B、 IEEE802.2C、 IEEE802.3D、 IEEE802.512、目前网络设备的MAC地址由()位二进制数字构成,IP地址由()位二进制数字构成。
A、48,16 B 、64,32 C 、48,32 D 、48,48 E 、64,4813、以太网中,是根据()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A、 IP地址B、 MAC地址C、 IPX地址D、 LLC地址14、PPP验证成功后,将由Authenticate阶段转入什么阶段()。
A、DeadB、EstablishC、NetworkD、Terminate15、关于VLAN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隔离广播域B、相互间通信要通过路由器C、可以限制网上的计算机互相访问的权限D、只能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主机进行逻辑分组16、PPP协议中,()主要用于协商在该数据链路上所传输的数据包的格式与类型。
A、链路控制协议B、PPP扩展协议C、网络层控制协议D、PAP、CHAP协议17、802协议族是由下面的那一个组织定义?( )A、OSIB、EIAC、IEEED、ANSI18、网桥属于OSI模型的第()层A、1B、2C、3D、419、局域网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
A、物理层和应用层B、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C、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D、数据链路层和表示层20、下列关于以太网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A、千兆以太网具有自动协商功能,可以和百兆以太网自动适配速率B、快速以太网可以提供全双工通信,总带宽达到200兆C、千兆以太网只能提供全双工通信,并且不允许中继器互连千兆以太网D、千兆以太网采用5类双绞线互连长度不能超过100米21、在以太网中,是根据()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
A、IP地址B、IPX地址C、LLC地址D、 MAC地址22、数据链路层添加链路层的控制信息到数据包中,形成(),再传递到物理层,在物理层网络传送了原始的比特流。
A、帧B、信元C、数据包23、数据链路层如何找到本地网络上的主机()。
A、端口号B、硬件地址C、默认网关D、逻辑网络地址24、关于千兆以太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IEEE802.3ab定义了千兆以太网B、在同一冲突域中,千兆以太网不允许中继器的互连C、IEEE802.3z专门定义了千兆以太网在双绞线上的传输标准D、千兆以太网不支持网络速率的自适应25、下面关于CSMA/CD网络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
A、信号都是以广播方式发送的B、一个节点的数据发往最近的路由器,路由器将数据直接发到目的地C、如果源节点知道目的地的IP和MAC地址的话,信号是直接送往目的地D、任何一个节点的通信数据要通过整个网络,并且每一个节点都接收并检验该数据26、交换机如何知道将帧转发到哪个端口()。
A、用MAC地址表B、用ARP地址表C、读取源ARP地址D、读取源MAC地址27、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可以看做一个()。
A、冲突域B、广播域C、管理域D、阻塞域28、MAC层有哪些功能()。
A、提供逻辑地址B、提供硬件地址C、提供流控功能D、对上层屏蔽下层传输介质29、以下关于MAC地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MAC地址的一部分字节是各个厂家从IEEE得来的B、MAC地址一共有6个字节,他们从出厂时就被固化在网卡中C、MAC地址也称做物理地址,或通常所说的计算机的硬件地址D、局域网中的计算机在判断所收到的广播帧是否为自己应该接收的方法是,判断帧的MAC地址是否与本机的硬件地址相同30、关于共享式以太网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要进行冲突检测B、仅能实现半双工流量控制C、利用CSMA/CD介质访问机制D、利用CSMA/CA介质访问机制31、快速以太网是由()标准定义的。
A、IEEE802.4B、IEEE802.3UC、IEEE802.1qD、IEEE802.3iE、IEEE802.1d32、下面选项中哪些不是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
A、提供对物理层的控制B、差错控制C、流量控制D、决定传输报文的最佳路由33、 LAN在基于广播的以太网中,所有的工作站都可以接收到发送到网上的()。
A、电信号B、比特流C、广播帧D、数据包34、通常以太网采用了()协议以支持总线型的结构。
A、总线型B、环型C、令牌环D、载波侦听与冲突检测CSMA/CD35、采用CSMA/CD技术的以太网上的两台主机同时发送数据,产生碰撞时,主机应该做何处理?()A、产生冲突的两台主机停止传输,在一个随机时间后再重新发送B、产生冲突的两台主机发送重定向信息,各自寻找一条空闲路径传输帧报文C、产生冲突的两台主机停止传输,同时启动计时器,15秒后重传数据D、主机发送错误信息,继续传输数据36、可以分割广播域的设备有()。
A、网桥B、中继器C、交换机D、路由器和具有VLAN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37、以太网交换机根据()转发数据包。
访问交换机的方式有多种,配置一台新的交换机时可以()进行访问。
在键入交换机命令时可使用缩写形式,在Switch#模式下,如果键入con,则表示()。
(1)A、IP地址B、MAC地址 C LLC地址D、PORT地址(2)A、通过微机的串口连接交换机的控制台端口 B、通过Telnet程序远程访问交换机C、通过浏览器访问指定IP地址的交换机D、通过运行SNMP协议的网管软件访问交换机(3)A、connect B、control C、configure D、confirm38、在缺省配置的情况下,交换机的所有端口()。
连接在不同交换机上的,属于同一VLAN的数据帧必须通过()传输。
(1)A、处于直通状态B、属于同一VLANC、属于不同VLAND、地址都相同(2)A、服务器B、路由器C、Backbone链路D、Trunk链路39、在下图的网络配置中,总共有(1)个广播域,( 2)个冲突域。
计算机计算机计算机计算机计算机计算机计算机计算机计算机计算机(1)A、2 B、3 C、4 D、5(2)A、2 B、5 C、6 D、1040、若信息码字为11100011,生成多项式 G(X)=X5+X4+X+1,则计算出的 CRC 校验码为()。
A、01101B、11010C、001101D、001101041、以太网中的帧属于()协议数据单元。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应用层42、FTTx + LAN 接入网采用的传输介质为()。
A、同轴电缆B、光纤C、5类双绞线D、光纤和5类双绞线43、虚拟局域网中继协议(VTP)有三种工作模式,即服务器模式、客户机模式和透明模式,以下关于这 3 种工作模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服务器模式可以设置 VLAN 信息B、在服务器模式下可以广播 VLAN 配置信息C、在客户机模式下不可以设置 VLAN 信息D、在透明模式下不可以设置 VLAN 信息44、IEE802.3ae 10Gb/s 以太网标准支持的工作模式是()。
A、全双工B、半双工C、单工D、全双工和半双工45、下列()设备可以隔离 ARP 广播帧。
A、路由器B、网桥C、以太网交换机D、集线器46、在 OSI 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处理的数据单位是()。
A、比特B、帧C、分组D、报文47、某IP网络连接如下图所示,在这种配置下IP全局广播分组不能够通过的路径是()。
A、计算机P和计算机Q之间的路径B、计算机P和计算机S之间的路径C、计算机Q和计算机R之间的路径D、计算机S和计算机T之间的路径48、以太网的数据帧封装如下图所示,包含TCP段中的数据部分最长应该是()字节。
A、1434B、1460C、1480D、150049、CDMA系统中使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
A、时分多路B、波分多路C、码分多址D、空分多址50、划分VLAN的方法有多种,这些方法中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