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第1课我们的生长发育1、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阶段: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2、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者妈妈在形态特征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遗传现象。

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的现象。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第2课地球1、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2、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有人认为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

通过分析,说说你的看法。

答:地球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部分主要分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陆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部分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海洋总面积大约有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所以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

第3课地球仪1、地球仪都是由(底座)、(固定支架)、(球体)、(地轴)四部分构成的。

2、地球在宇宙空间绕一根假想的轴自转,这根轴叫(地轴)。

(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

3、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做(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第4课地图1、看地图的三要素是:(看比例尺),(判断方向),(了解图例);其中最重要的是(了解图例);图例一般在图的(左下)方。

第5课建立地球档案1、整理有关地球的材料,为地球建一个“档案”形状:球体,像一个皮球。

总面积:5.1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2亿平方千米陆地面积:1.48亿平方千米结构:由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自转方式:自西向东绕地球自转,一周大约是24小时。

地球上的自然事件:地球上有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还有泥石流、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

地球的邻居:地球有一颗天然卫星是月球,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4、查阅资料,了解父辈们30年前生活的环境状况,与我们现在相比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是怎么造成的为了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请提出你的建议。

答:以前河水清澈见底,人们可以直接从河里提水饮用,房子周围树木成林,空气清新,而现在河水大多被污染了,时常有死鱼漂上来,周围的树木也变少了,这都是工厂增多,人们乱砍树木造成的。

建议:1、多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2、不乱扔垃圾。

3、工厂的废水废气要净化处理后排放。

4、农业生产中要尽量少用化肥、农药。

6、昼夜交替1、“太阳中心”学说是(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于1543年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来的。

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地球绕轴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昼夜交替一次也约为(24)小时。

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

3、“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答:“昼夜交替”的现象是地球在绕地轴自传的过程中产生的,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的球体,在自传过程中,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

7、谁先看到日出1、为什么北京比巴黎先迎来黎明?答:因为北京在巴黎的东方而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北京比巴黎先迎来黎明。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说出你的理由。

答: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因为我国的东部先看到日出,西部后看到日出,因此可以推断地球自转的方向是由西向东的。

8、昼夜温度的变化1、一天之中,温度最高的时候是(14时)左右,温度最低的时候是早晨(6时)左右。

2、太阳照射地面的情况与温度的变化关系是(太阳直射地面,气温高;太阳斜射地面,气温低)。

3、昼夜温度的变化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答:昼夜温度的变化可能是地球自转引起的。

4、昼夜温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答:通过观察我发现:早晨6:00钟温度最低,从6:00以后温度开始上升,一直到14:00达到最高,从14:00以后温度开始下降,14:00——18:00之间温度下降最快。

5、昼夜温度的变化与太阳的照射有什么关系?答:昼夜温度变化与太阳照射的角度、距离、面积等有关。

太阳直射大地温度很高,太阳斜射大地,温度较低。

9、一天中的动植物1、人类一般是白天(工作),夜晚(休息),猫头鹰则是白天(休息),夜晚(工作)。

大多数植物是白天(生长)夜晚(休眠)。

2、白天开花的植物:牵牛花、牡丹、荷花、睡莲、郁金香夜间开花的植物:昙花、夜来香、月光花、丝瓜花、蒲公英、3、昼出夜伏的动物(白天活动):鸡、鸭、鹅、牛、羊、鸽子昼伏夜出的动物(晚上活动):老鼠、萤火虫、猫头鹰、蝙蝠、飞蛾4、依据上述动植物的昼夜行为,说一说:它们的昼夜行为受到了昼夜变化的影响吗答:动物和植物各有自己的生物钟,它们的昼夜行为会受到昼夜变化的影响。

植物会在不同的时刻开花,而动物有的昼伏夜出,有的昼出夜伏。

10、卵石的形成1、河流上游、中游、下游的岩石有什么不同的特点?答:上游的石头很大,棱角分明;中游的石头比上游的小一些;下游的石头光滑圆溜。

3、河流下游河滩上的卵石又是怎么来的你怎样做实验研究的答:河滩上的卵石是上游石块在流水长期搬运和磨圆作用下形成的,我把一些小砖块装在广口瓶中,并装入半瓶水,盖上盖子用力摇晃,瓶中的水带着小砖块一起转动起来,过一会儿停止摇晃,小砖块沉到瓶底,砖块上的棱角消失了,说明流水具有搬运和磨圆的作用。

4、卵石是怎样形成的答: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在重力和其它外力的作用下来到河道中,流水又将岩石搬运到中游和下游。

在河水的长距离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摩擦、碰撞,到达下游的岩石就变成光滑圆溜的卵石。

11、溶洞1、溶洞的形成应具备哪些条件?(1、石灰岩地貌,2、有含酸性的水流过)2、溶洞是怎样形成的?答:自然界的雨水和地下水常带有酸性,当它流经石灰岩或沿裂缝透到岩石中去时,会对石灰岩产生溶解作用。

天长日久,石灰岩就会在这种酸性地下水的不断侵蚀下形成很多洞穴,而且相互连通,不断扩大,一旦地下水退却,在石灰岩构成的山中,就形成了奇妙无比的溶洞。

第12课升高的河床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第二)长河。

2、水土大量流失,严重破坏(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

3、黄河流到河南省郑州市以后,河床就逐渐高出两岸达(10)米以上,是因为(大量泥沙沉积),使河床不断(抬高)。

4、(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5、黄河下游河床中沉积的泥沙主要是从(黄土高原)和黄河流向下游的(途中)带来的。

6、黄河两岸大量泥沙流失沉积到黄河中是(过度放牧)(植被破坏)造成的。

7、为什么黄河的水是浑黄的?答:黄河上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那里植被很少,土地光秃,土质疏松,河水雨水很容易使土壤流失,所以黄河的水是浑黄的。

8、根据44页的实验,说说黄河下游河床的升高与那些因素有关?答:第一黄土高原植被的破坏,第二河水的冲刷,第三黄河水带着黄土高原上的大量泥沙,流向下游,第四泥沙在水流中慢慢沉淀,导致了黄河底部日益升高,慢慢的抬高了河床。

9、升高的河床会有什么危害?答:黄河下游的河床已经远远高出两岸民居的房顶。

成了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

一旦遇上大雨,黄河泛滥,大堤决口,将会造成不可想象的自然灾害。

例如:田地淹没,房毁人亡等。

10、怎样治理黄河,让河水变清请谈谈你的想法答:①在黄河两岸植树造林。

②将开垦的农田还原成草地森林。

③有计划的开展畜牧业,不过度放牧。

第13课沙尘暴1、沙尘暴天气发生时有哪些现象为什么有这种现象答:风将地面的沙尘吹起,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沙子,空气很浑浊,车上、建筑物上、人的身上都是沙子,天气灰暗,看不见阳光,人们行走很困难。

因为它处在沙漠、沙地、和干燥的沙质裸露的地表,这里的空气容易受热,而其上空的空气相对较冷,造成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形成空气对流。

当出现了长时间的大风天气时,就容易将地面沙尘卷至高空,并被强风吹到其他地方,形成沙尘暴天气。

2、沙尘暴天气有哪些危害?答:1、沙尘暴天气使生态环境恶化。

出现沙尘暴天气时狂风裹的沙石、浮尘到处弥漫,凡是经过地区空气浑浊,呛鼻迷眼,呼吸道等疾病人数增加。

3、为什么会出现沙程暴天气不断上升的情况?答:土地沙化面积不断上升,扩展来了沙源,使气候变得恶劣,导致沙尘暴天气的增加。

4、如何防止沙尘暴的发生?答:1、大量植树造林,建立良好的生态屏障。

2、建立防护林,阻止土壤、沙尘的运动。

3、在城市中种植花草树木,增大绿化面积。

4、科学放牧,保护草场。

第14课唐山地震1、地震发生后有哪些现象?答:地震发生后有房屋、道路、桥梁、水渠……震区及其周围地区出现大量裂缝带,以及喷水、泥沙、滚石、崩塌,地基沉陷等现象。

3、地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地震是怎样产生的)(P49)答:地表以下有许多岩石层,而地壳内部物质是不停运动的。

当坚硬的岩石层受到一种巨大力量的推动,并且承受不住时,岩石层就会发生弯曲,有时甚至断裂,错动,从而产生巨大的地震波,当地震波传到地面后,就会发生地震。

4、如何应对地震(P50)答: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关掉炉火),不慎着火应(迅速扑灭),邻里之间要(互相呼唤)、勿靠近(围墙)或其他建筑,按正确指示撤离到(宽阔地带),要协助(受伤的人)逃离危险区域。

地震发生时,如果在教室里来不及逃离可蹲在桌子旁或桌子地下,在家里来不及逃离选择(墙角)等建筑物最牢固不易坍塌的地方,保护好(头部)等待救援。

第15课庞贝城的毁灭1、根据火山喷发时的现象,你能推想出地球内部的哪些事情?答:从喷出的物质可以知道地球内部有灰、气体、岩浆,从火红的岩浆推想地球内部温度非常高,从喷发的高度可联想地球内部压力很大。

3、火山爆发时有什么现象?答:火山爆发时常会听到巨大的声响,地面产生剧烈震动,随后许多气体、石块、火山灰从地面的裂缝中喷出,接着火红的岩浆喷出。

火山喷发时周围还伴随着地震。

4、火山喷发后,地球表面有哪些变化?答:①火山喷发的岩浆会破坏地表植被,冷却后形成坚硬的岩石。

②火山灰和暴雨结合形成泥石流冲毁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

③火山灰能使附近的土地变肥沃。

5、火山爆发是怎样形成的?答:地球内部温度高,压力大,地壳深处内部的岩浆在地壳内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底层的薄弱处、裂缝上升、喷发,最后冲出地面,就形成了火山爆发。

6、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害处和益处各是什么?答:害处:①火山喷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