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之语言赏析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之语言赏析



几只蚂蚁、几只蝴蝶,甚至几声鸟叫,都可以作 为教具。这大自然迷人的教具,教会了乡村孩子天 真烂漫。乡村是贫瘠的,低矮破旧的教室,窗户上 没有玻璃,然而,贫瘠中又蕴含无限博大的丰富。
“然而,贫瘠中又蕴含无限博大的丰富”,这 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请简要表述你的理 解。
乡村是贫瘠的,教室是破旧的,教具是简陋的, 但学习天地是博大宽广的,教学活动室丰富多彩 的,师生情感是淳朴和谐的,这是物质不能取代 的。表现了作者对顺应孩子天性的教学的赞美。 深化文章的中心。
(2)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 味、触觉)。 方法:本句从听(视、嗅、味、触觉)的 角度+具体内容的分析
完成练习P103 《精通中考》《曾经,生活 和花朵隔开一线》 院里春天有玉兰,秋天桂花飘一室幽郁的 香,冬来腊梅一朵朵如雕出,引得我每天都要 摘一朵带回家,放床头。
完成练习P103 《精通中考》《曾经,生活和 花朵隔开一线》 院里春天有玉兰,秋天桂花飘一室幽郁的香, 冬来腊梅一朵朵如雕出,引得我每天都要摘 一朵带回家,放床头。
第五从描写的角度
(1)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方法:本句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刻画了人物的某种性格特征。(描写+对象+特征 (性格)
顿时,孩子们黝黑的脸上像涂上重重的油 彩,虚张声势地喊,蚂蚁!蚂蚁! 神态描写,贬词褒用,表现了孩子见到新 教具夸张、惊喜、得意的神情,也反映出师 生关系的和谐融洽。
现代文阅读专题 ——语言赏析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 的意义和作用。”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什么是“赏析”?
“赏”就是品赏体现描写对象特
点的重点字词。
“析”就是分析其特点。
语句赏析的方法
1.角度(修辞、词语、句式、表现手法、描写 方法等)
2.内容(析关键词、看上下文、具体化)
这是个
句,
,表达了……

可是在姐姐们眼里,就对母亲有些瞧不 起,这个大娘不是买她长果少过斤秤吗?那 个婶子还留下过咱家的鸡崽呢?东洼的棒子 谁掰的?赵坟的山药谁刨的?这些事你怎么 全都忘了呢? 运用反问的句式,写出了姐姐们对那些人 的气愤和不满,以及对母亲做法的不理解, (内容)突出了母亲的宽容和内心的纯净。 (作用)

参考: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
动地写出了花的轻盈、繁茂和艳丽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花的喜爱赞美之情。
方法分析:a.扣内容,分析关键词,使之具体化。
这又 多么神奇啊!孩子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象一 条条在快乐时光中游弋的鱼。
运用比,表现出孩子们沉浸在课堂的自 由与快乐之中,也表达作者的肯定之态、欣慰 之情。
第二: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 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如果出现在篇首 或段尾,则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反问句:加强语气。 感叹句:抒情强烈。 排比句:层层深入,增强语势(气势磅礴)。 品味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理 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答题句式:
语句赏析的方法
1.角度(词语、修辞、描写手法等) 2.内容(析关键词、看上下文、具体化)
3.作用(主旨、情感、表达作用等)
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 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 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通过华安“不断回头”的动作描写,并用 夸张的手法,让这一段路幻化成无边无际的 时空长河,写出了儿子初次和母亲分别的不 舍之情。“交会”也突出了我对儿子的牵挂。

运用比喻,将“腊梅”比作“玉雕”,通 过视觉描写写兰花、腊梅,用“幽郁”的嗅 觉描写桂花的香,“每天都要摘”,表达了 我对花儿的热爱、快乐和单纯活泼的性格。
如何赏析记叙文中所喜欢的句子
1.从该句在文中的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 题、 前后照应、画龙点睛 2.从修辞手法上分析(修辞的作用) 3.从用语、遣词准确传神巧妙 4.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 觉)。 5.从蕴含的哲理,给你的启示。
第四:从用词的角度。
动词、形容词、叠词、成语…… 常见答题形式:
① “ ”一词(等词), 写出了 的特点或
内容,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②“ ”一词(等词),形象地表现了 (人物) 的性格特点,体现了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
例如: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朱自清《春》) “偷偷地”和“钻”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破土 而出的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句子的含义﹢表达的感情 化含蓄为直白
抓关键词
把作者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再说一遍 (偷梁换柱法)
(2)蒲公英在自己阴翳的心坎上引进阳光,在灰白 的生命里添上亮色,而人却制造出桎梏,把自己牢牢 地禁锢在狭小的世界里。
分析:“在自己阴翳的心坎上引进阳光”表 现了蒲公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制 造出桎梏”、“禁锢在狭小的世界”表现了 人“的自我束缚、胸襟狭窄的心态”
3.作用(主旨、情感、结构等)
欣赏句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如果句子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 有哲理的,要抓住中心词,挖掘出词语的深层含义和
双关意义,也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这个角度体会。
(所谓有哲理,就是指那些有关珍惜生命,感悟人生,感悟
生活,有关亲情、友情、做人道理等的感悟。)
答题思路:
将蒲公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人的自我束缚、 胸襟狭窄的心态对比, 引发读者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作用)
1.请分别指出文中加点的词语“不会太多” 和“不会太少”的具体含义。 不会太多:山村孩子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 (或城镇孩子相对缺失自然的教具) 不会太少:山村孩子拥有蚂蚁、瓢虫等生动 的教学工具及天真烂漫的个性。(城镇孩子 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
第三:从修辞的角度
常见答题形式:
运用
表达了作者
的修辞手法, 写出了
的思想感情。
的特点,
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
1、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选自《丁香赋》)

学生: 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美丽。
失分原因分析: 1、角度不准 2、内容不全 3、情感偏失
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节选自《丁香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