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智能建筑
介绍了智能建筑的诞生以及国内外的定义,探讨了国内外智能建筑的发展,分析了我国智能建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
标签:智能建筑智能技术发展趋势
21世纪的到来使人们从工业时代转入到了信息时代,有建筑业的权威曾说过:21世纪的高消费就是回归大自然,回归乡土。
.现代社会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已经成为一个高信息量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信息。
尤其在工作中,人们更需要高效率地处理所接收到的信息,然后应用到工作中去。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及办公环境的安全、舒适及方便都有了更高的追求。
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掌握了电子控制技术,在这些基础上,为了适应人们的要求智能建筑应运而生。
1 关于智能建筑的定义
目前国际上大都参考美国“智能大厦专业学会”1986年对智能大厦的定义,作为建设的依据,即:所谓智能建筑,就是由建筑结构、建筑设备(机电系统)、供应和服务、管理水平4个系统组成,并实现它们之间关系的完善和优化的现代化建筑物。
智能建筑按美国智能建筑学会的定义,它是一种将结构、系统、服务、运营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并达到最佳组合,以获得高效率、高功能与高舒适性的建筑。
一般来讲,智能建筑应具备五个自动化,即所谓的5A。
5A包括楼宇自动化系统BA,办公自动化系统OA,信息自动化系统CA,消防自动化系统FA 和保安自动化系统SA这五部分。
具体来讲,楼宇自动化系统BA主要包括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配电系统、电梯及照明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OA主要包括计算机办公系统、数据库共享系统、用户信息处理系统。
信息自动化系统CA包括传输语音的电话网系统、传输图像的有线电视系统,传输数据的Internet系统。
消防自动化系统FA包括人工报警器、智能探测器、灭火喷淋系统、紧急广播及照明系统。
保安自动化系统S A包括巡更系统、防盗系统、紧急求助系统和闭路电视监视系统。
2 智能建筑的发展
2.1 国外的智能建筑①美国是智能建筑的发源地,始终保持着技术领先的势头。
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经过6年努力,于1991年形成了第一版《(ANSI/TIA/EIA586A)商业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和《(ASI/TIA/EIA569)商业建筑物电信布线通道及空间标准》。
另外,还于1986年成立了智能建筑学会。
②日本于1985年首先在东京建成了箱崎大厦,随后又建成了大阪世界贸易中心等多栋智能建筑。
日本成立了“建设省国家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和“日本智能建筑研究会”。
日本一些专家还提出了“千年塔计划”、“海洋城计划”、“母亲计划”等。
③英国、法国、德国、新加坡、韩国、泰国、印度等国家的智能建筑发展也很快。
新加坡用12亿美元,将全岛建设成光纤智能花园;韩国用47亿美元将半岛建成
“智能半岛”;泰国在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大厦中有60 %是智能建筑;印度自1995年起,就开始在加尔各答的盐湖建筑“智能城”。
2.2 我国的智能建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智能建筑开始于20世纪80年后期与90年代初。
从1991年开始,我国建成不少智能建筑,但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已建成的智能建筑有80%以上运行不正常,根据工作中接触的情况看,至今见到的运行正常,真正达到智能建筑标准的确实不多。
造成投资浪费现象惊人。
国家成立了智能建筑专家委员会,开始着手编制有关标准与设计规定,对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商进行资质审定工作。
智能建筑运行不正常,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最严重的是系统处于停运状态,这种项目大都建于90年代初期,通过代理商订货,调试、验收及培训工作不完善,后期服务无法保证,出现问题找不到原订货商,找到了费用也很高;另一种情况是系统仍在运行,但只能进行显示与手动控制,这种情况比较多,部分自动控制能正常投入的项目并不多,只有在近几年来人们注意了对供货商或代理商资质的审查,并对设计、调试、验收、培训及后期服务在合同中都作了明确规定之后,情况才大有好转。
造成大量智能建筑不能正常运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对智能建筑定义认识不正确,有些是设计上的原因,有些是供货商的原因,有些是施工单位的原因等等。
需要进行认真分析,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由于人们对智能建筑的定义认识不正确,把看似而实际上不是智能建筑的也称为智能建筑去宣传。
人们到现场参观以后,当然就会对智能建筑产生误解,这不仅有损于智能建筑,更会对智能建筑运行情况是否发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调查形成误导。
电气施工图设计不完善也是智能建筑不能正常投入运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智能建筑中所涉及到的办公自动化系统(O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与楼宇自动化系线(BAS)都是当前世界上的先进技术,设计单位很难一下掌握,熟悉起来要有一个过程,设计单位对选用系统不熟悉,施工图设计就相当困难。
因此3A之后,又出现5A,把本来己经包括在楼宇自动化系统(BAS)中的消防自动化系统(FAS)与保安自动化系统(SAS)单独分出来。
在国外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当然应包括消防自动化系统(SAS)与保安自动化系统(FAS)。
国内由于消防部门的要求,消防自动化系统(SAS)要单独设计,否则有关部门无法审批通过。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与通信自动化系统(CAS)也要求由设计单位来完成设计。
供货商及其产品质量也是影响智能建筑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运行不正常,不能发挥其经济效益,造成投资浪费。
因为楼宁自动化系统(BAS)运行不正常往往无法保证自动控制正常投入运行,或者无法实现工况自动转换,以有效利用室外新风来节约能源。
但显示部分一般都能保证正常运行,由于不直接影响工作,就引不起业主的高度重视。
现场调试及后期服务问题最近几年也引起了国外公司的重视,他们有的在国内寻找代理商或合作伙伴,有的办事处也开始配备这方面的人员,开始承接工程
并负责现场调试与后期服务。
所以最近几年智能建筑的楼宇自动化系统(BAS)正常投运率提高了很多。
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以及对国外产品的熟悉程度,也直接影响到楼宇自动化系统(BAS)的正常运行。
接线错误,特别是因电源线与信号线接错,或地线接错引起设备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
施工质量保证不了,接线混乱给现场调试及系统投运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有些供货商在签订合同时往往希望从工程安装开始承包,事实证明这种办法能够有效保证现场调试与系统的正常投运。
但甲方能否接受,施工单位能否同意又很难保证。
3 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
3.1 智能建筑应用范围扩大智能住宅(Smart Home)使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设备、电器、安保装置连接到一个智能系统上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保持这些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
智能住宅具备高度的安全性、完备的通信设施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提高了生活质量。
智能小区是以智能住宅为基本单位建立起的沟通小区内部之间、小区与外部社会的综合信息交互系统。
它在智能住宅的基础上提供小区的安全防卫、公共设施的集中监视与控制、小区电子查询系统、小区通信服务与管理等。
3.2 建造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建筑可持续发展智能建筑的开发内涵包括:①高功能建筑:是知识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的高效场所,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能力建设“基地。
②绿色建筑:节能、无垃圾、无污水、无废气、无电磁污染的“立体绿色”。
③健康建筑:安全、无隐患、无信息病毒、自我健康、无废无污、高效和谐。
④生态建筑:人工生态环境、回归自然生态、温馨舒适、良性循环、资源可持续利用。
4 结语
总之,智能建筑是建筑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随着科技及社会的不断进步,智能建筑必定以“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为发展趋势,促进人和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瑞武.智能建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61-64.
[2]林贤光.智能建筑———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进步的标志[J].智能建筑,1997(11):24-28.
[3]徐兴声.WTO与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对策的思考[J].城市·建筑智能系统,2004(4):34-38.
[4]王尧,陈鹏,王婷.智能建筑的现状及分析[J].山西建筑,2006,32(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