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西安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实习地点:陕西目录1.引言 (3)1.1实习的背景1.2实习时间及流程安排1.3实习的目的及意义2.正文……………………………4—102.1陕西的区位与环境2.2陕西实习区自然地理各要素描述3.总结……………………………10—111.引言陕西,犹如镶嵌在中国西部腹地的一颗明珠,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约160~490公里。

全省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是新亚欧大陆桥亚洲段和中国西北、西南、华北、华中之间的门户。

在这里,地质地貌特色明显,适宜学习自然地理的人来此实习考察。

1.1实习的背景对学习自然地理的学生来说,野外实习是非常必要的,自然地理现象和成因复杂多变,课堂上所学的自然地理知识是前人研究和实践总结得到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原理,高度概括归纳的结果。

实际自然地理现象往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非常错综复杂。

通过野外实习可以把抽象的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

1.2实习时间及流程安排2012.7.18 咸阳师范学院内,学习使用罗盘2012.7.19 咸阳师范学院→泾阳县口镇→咸阳师范学院2012.7.20 咸阳师范学院→乾县大北沟(漠谷)→杨凌水土保持研究所→咸阳师范学院2012.7.21 咸阳师范学院→张家山→泾惠渠→咸阳师范学院2012.7.22 咸阳师范学院→咸阳博物馆→咸阳湖→咸阳师范学院2012.7.23 咸阳师范学院→南五台→咸阳师范学院2012.7.24 咸阳师范学院→西安博物馆→西安大雁塔→西安兵马俑1.3实习的目的及意义通过对陕西各知名旅游景点的游览及风土人情了解,熟悉当地的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状况,并结合所学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培养并提高同学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观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是书本上的知识为同学们所掌握。

2.正文2.1陕西的区位与环境2.1.1位置陕西是中国大西北的门户, 地处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 是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交通枢纽,随着西安一包头、西安一安康、西安一南京铁路干线的相继建成,将进一步加强陕西承东启西。

联贯南北的经济地理位置。

东起我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跨亚欧的国际经济大通道“新亚欧大陆桥”横贯陕西中部。

2.1.2 气候陕西省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

陕南具有北亚热带气候特色,关中及陕北大部具有暖温带气候特色,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具有中温带气候特色。

其总特点是:春暖干燥,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多风沙天气;夏季炎热多雨,间有伏旱;秋季凉爽较湿润,气温下降快;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雨雪稀少。

2.1.3 地形陕西省地域狭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很明显。

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形。

南北长约870公里,东西宽200至500公里。

从北到南可以分为陕北高原、关中盆地、秦巴盆地三个地貌区。

主要山脉有秦岭、大巴山等。

秦岭在陕西境内有许多全国著名的峰岭,如华山、太白山、终南山、骊山。

2.2陕西实习区自然地理各要素描述2.2.1综述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闻名遐迩。

这里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名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也是现代中国革命的圣地,为炎黄子孙的生存、繁衍和人类历史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2.2.2实习内容一. 2012.7.18 咸阳师范学院晴实习任务:(1)、咸阳师范学院教学楼听实习报告(2)、熟悉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实习过程:(一)罗盘简介:地质罗盘由反光镜,瞄准觇板,水平刻度盘,垂直刻度盘,测斜指针(或悬锤),长方形水准器,圆形水准器,磁针制动器,顶针,杠杆,玻璃盖,罗盘底盘各部分组成。

其原理是:地质罗盘上有一个指针,用它指明次子午线的方向,可以粗略确定目标相对于磁子午线的方位角,并利用水准器装置测其垂直角(俯角或仰角)以确定被测物体所处的位置。

(二)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1.定向和基准地面上某一点的经纬度知道时,那么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如果要测定另一点相对于某点的方位,则要以某点为基准点,其基准方向为磁北极或地理北极方向(N)。

从某点测得方位即指在水平面内测出与基准方向间的夹角,若夹角为350,即另一点位于某点的北东350方向上。

采用的方法是以真正北极为基准的,而用地质罗盘测得的方位为磁方位,故要进行换算或事先对罗盘进行校正。

因为磁极和地理极不是重合在一点上,之间有一夹角的缘故。

2.测量方位的方法(1)把罗盘的N端指向目的地(2)放松制动螺丝,使磁针自由摆动(3)把罗盘端平,使圆水准气泡居中(4)待磁针稳定后,读指北针所指的度数,即为要测目的物对测量者的方位角。

如测者读出北针所指为300,即目的物在测者的北东300方向上,若S端指向目的物,则读南针数值。

3.测量岩层产状要素的方法岩层状要素包括岩层走向,倾向及倾角。

利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就是测量岩层走向、倾向的方位和倾斜的角度大小,其测量方法是:(1)测量走向测量前选择好要测的层面,测量时,把地质罗盘打开成一平面,松开制动螺丝,使磁针自由摆动,把罗盘上边靠在层面上,并沿层面移动罗盘,使水准气泡居中,读出指北或指南针所指的刻度,即为岩层的走向。

走向是代表一条直线两端延伸的方向,故读指北针或指南针均可。

只要读出一端的方位,另一端也就知道了,即一端的读数加减1800即为另一端走向的方位。

(2)测量倾向测量时,把罗盘S端的一端(短边)紧贴层面,然后沿层面移动罗盘,使水准水泡居中,读指北针刻度,即为岩层倾向。

测量岩层倾角时,将罗盘长边平行岩层倾向,使罗盘直立并紧贴在岩层面上,沿层面左右移动罗盘,用手指拔动罗盘底部活动扳手,使长水准气泡居中,读出此时刻度的最大读数,即为岩层的真倾角。

最大读数表明测量时倾向是真正垂直走向的,若不是垂直,所测得的角度要比真倾角小,越靠近走向线,角度越小。

(3)岩层产状读数的记录和表示方法在野外测得产状要素要及时记录下来,同时要用专用符号标记在野外手图上,作为地质资料保存。

记录方法,通常采用方位角数值记录,如测得岩层走向为3000,倾向2100,倾角350,记录时应为2100∠350,“∠”代表倾角的符号。

记录只记倾向和倾角数字即可,因为知道倾向,走向可作倾向加或减900求得。

岩层产状在图上用符号表示方法,是按所得的走向方位角画一直线,再按倾向在走向线上作垂直结,其中长线代表队走向,短线为倾向,最后在倾向短线端记上倾角数值,线的长短视图的大小或按相应的地质规范要求而定。

(4)测量岩层产状应注意的问题测量岩层产状要素,要特别注意在生根的露头上进行,决不能在转石上测量。

因为只有生根的岩层露头才能代表岩层的真实产状,也就是代表岩层真正的“原始”的空间位态。

岩层层面从宏观上来看是明显和平整的,但在具体测量时,往往又找不到一个理想的平整面。

此时,应离开一定距离,观察整个岩层的产状趋势,确定一处有代表性的平整面进行测量,这样可测得得能代表岩层产状趋势较为真实的数值。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岩层层面凹凸不平,很难找到安放罗盘进行测量的位置。

在此情况下,为测量方便,可把记录本或图放在层面上,以此为层面进行测量,可以达到测量的目的。

二. 2012.7.19 泾阳县口镇阴实习任务:(1)、进行口镇断裂带相关地质地貌观测(2)、对自然地理相关现象进行观察实习过程: (1)实习点位置概述:口镇位于咸阳市泾阳县北部,地处陕甘宁盆地的南缘,属景福山-永寿断褶段,位于鄂尔多斯地块与渭河地堑之间。

陕甘宁盆地是印支期形成的内陆坳陷盆地。

(2)实习内容观察描述:1.口镇-关山大断裂:在西安以北80多km的北山冶峪河出山口,该断裂西起泾阳口镇以西,向东经鲁桥、关山等地后隐伏于阶地之下,全长约百余千米,断面向南倾、倾角陡,是渭河盆地中北部一条显著的东西向大断裂,断层面发育典型、完好,断裂为一条断面向南倾的正断层,笔直的断层线错断了西部山区、中部黄土塬区和东部阶地区,地貌标志极为清楚,表现为一黄土陡坎(崖),陡坎高度由西向东逐渐变小,近几年来沿断裂出现大量的地裂缝,跨断层水准测量资料也表明该断层现今仍在活动中。

2.冶峪河河谷:a.位于北山的南侧边缘,北山为黄土高原的边缘。

处于鄂尔多斯台向斜部位,从翼部到核部岩层越来越新,依次为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当然在某些部位会存在层位缺失或次序混乱)。

沿冶峪河谷向北溯源而上,依次出现奥陶系海相碳酸岩,石炭系海陆交互相砂岩、泥岩夹透镜状灰岩及薄煤层,二叠系和和三叠系陆相碎屑岩偶夹海泛层泥岩、泥灰岩。

b. 冶峪河河谷地貌发育:河床、河漫滩发育,河谷谷坡陡峻,从北向南河谷发育依次为隘谷、V形谷、U形谷。

U形谷谷底开阔。

三. 2012.7.20 乾县大北沟,杨凌水土保持研究所阴实习任务:(1)、观察北山山前洪积扇沉积物特征(2)、观察漠谷河谷地貌特征(3)、参观降雨大厅,水土保持研究所实习过程:观察点一:观察北山山前冲积扇,山前洪积扇。

北山山前洪积扇形成主因是雨季发大水,土层岩石被冲击。

河谷发育之前,沉积物大量堆积。

沉积物经过新生代的氧化,经过湿热干冷交替变换,使其反映出不同的颜色。

黄土堆积中有偏红的,有偏黄的,这颜色不同反映了古气候。

红色条带是第四季气候,沙子堆积慢,地表形成土壤层。

山前洪积扇形成沟谷,断面陡,出现滑坡、崩塌现象。

观测点2:漠谷大桥南侧150-170米主要观察漠谷的河谷地貌、高河漫滩。

流水经河流巷道。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坡面陡峭,土里石头分布杂乱,没有分层,大小不一。

发现黄土堆积中有古气候,气候有短时间的波动,(冰期、间冰期),反映了7个气候旋回,干冷、湿热交替。

观测点3:漠谷大桥西南侧观察河漫滩阶地堆积物,画出河谷的横断面。

上离石期黄土呈现出棕黄色,是松散质的沉积,多空隙。

马兰黄土为淡灰黄色,疏松、无层理。

底部有基岩碎屑。

其生成期较山西离石---午城黄土为晚,属上更新世沉积物。

马兰黄土与下伏离石黄土的差别是更加疏松,多虫孔和植物残体。

黄土中有埋藏古土壤,呈现红色,有几公分到二三十公分厚。

杨凌水土保持研究所:针对水土流失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为国家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配套技术和实体样板;形成了以水土保持为主导学科,以土壤学、生态学和农业工程学有关领域为支撑的总体学科框架;确立了在国家水土保持科技方面的中心地位,发挥了在水土保持科技发展方面的引领作用。

设有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流域生态与管理研究室、区域水土保持与环境研究室、林草生态研究室等6个研究单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