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与风机(思考题答案)绪论3.泵与风机有哪些主要的性能参数?铭牌上标出的是指哪个工况下的参数?答:泵与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流量、扬程(全压)、功率、转速、效率和汽蚀余量。
在铭牌上标出的是:额定工况下的各参数5.离心式泵与风机有哪些主要部件?各有何作用?答:离心泵叶轮:将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流体,使流体获得压力能和动能。
吸入室:以最小的阻力损失引导液体平稳的进入叶轮,并使叶轮进口处的液体流速分布均匀。
压出室:收集从叶轮流出的高速流体,然后以最小的阻力损失引入压水管或次级叶轮进口,同时还将液体的部分动能转变为压力能。
导叶:汇集前一级叶轮流出的液体,并在损失最小的条件下引入次级叶轮的进口或压出室,同时在导叶内把部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
密封装置:密封环:防止高压流体通过叶轮进口与泵壳之间的间隙泄露至吸入口。
轴端密封:防止高压流体从泵内通过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的间隙泄漏到泵外。
离心风机叶轮:将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流体,使流体获得压力能和动能蜗壳:汇集从叶轮流出的气体并引向风机的出口,同时将气体的部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
集流器:以最小的阻力损失引导气流均匀的充满叶轮入口。
进气箱:改善气流的进气条件,减少气流分布不均而引起的阻力损失。
9.试简述活塞泵、齿轮泵及真空泵、喷射泵的作用原理?答:活塞泵:利用工作容积周期性的改变来输送液体,并提高其压力。
齿轮泵:利用一对或几个特殊形状的回转体如齿轮、螺杆或其他形状的转子。
在壳体内作旋转运动来输送流体并提高其压力。
喷射泵:利用高速射流的抽吸作用来输送流体。
真空泵:利用叶轮旋转产生的真空来输送流体。
第一章1.试简述离心式与轴流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
答:离心式:叶轮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使流体获得能量,即流体通过叶轮后,压能和动能都得到提高,从而能够被输送到高处或远处。
流体沿轴向流入叶轮并沿径向流出。
轴流式:利用旋转叶轮、叶片对流体作用的升力来输送流体,并提高其压力。
流体沿轴向流入叶轮并沿轴向流出。
2.流体在旋转的叶轮内是如何运动的?各用什么速度表示?其速度矢量可组成怎样的图形?答:当叶轮旋转时,叶轮中某一流体质点将随叶轮一起做旋转运动。
同时该质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又沿叶轮流道向外缘流出。
因此,流体在叶轮中的运动是一种复合运动。
叶轮带动流体的旋转运动,称牵连运动,其速度用圆周速度u表示;流体相对于叶轮的运动称相对运动,其速度用相对速度w 表示;流体相对于静止机壳的运动称绝对运动,其速度用绝对速度v 表示。
以上三个速度矢量组成的矢量图,称为速度三角形。
3.当流量大于或小于设计流量时,叶轮进、出口速度三角形怎样变化? 答:进口速度三角形的变化:当流量小于设计流量时:轴面速度'1m v <1m v ,'1α<90°,'1β<1β。
(如图a )当流量大于设计流量时:轴面速度'1m v >1m v ,'1α>90°,'1β>1β。
(如图b )出口速度三角形小于设计流量大于设计流量5.为了提高流体从叶轮获得的能量,一般有哪几种方法?最常采用哪种方法?为什么?答:1)径向进入,即 901=α;2)提高转速n ;3)加大叶轮外径2D ;4)增大叶片出口安装角a 2β。
提高转速最有利,因为加大叶轮外径将使损失增加,降低泵的效率;提高转速则受汽蚀的限制,对风机则受噪声的限制。
增大叶片出口安装角a 2β将使动能头显著增加,降低泵与风机的效率。
比较之下,用提高转速n 来提高理论能头,仍是当前普遍采用的主要方法。
6.泵与风机的能量方程式有哪几种形式?并分析影响理论扬程(全压)的因素有哪些?答:泵: T H ∞=1g2211()u u u v u v ∞∞- 风机:)(∞∞∞-=u u v u v u 1122T p ρ因素:转速n ;叶轮外径2D ;密度(影响全压)、叶片出口安装角a 2β;进口绝对速度角1α。
7.离心式泵与风机有哪几种叶片形式?各对性能有何影响?为什么离心泵均采用后弯式叶片?答:后弯式、径向式、前弯式后弯式:2a β<90°时,cot 2a β为正值,2a β越小,cot 2a β越大,T H ∞则越小。
即随2a β不断减小,∞T H 亦不断下降。
当a 2β减小到等于最小角min ,2a β时,0=∞T H 。
径向式:2a β=90°时,cot 2a β =0,2u v ∞=2u 。
gu H T 22=∞。
前弯式:2a β>90°时,cot 2a β为负值,2a β越大,cot 2a β越小,T H ∞则越大即随2a β不断增大,T H ∞亦不断增大。
当a 2β增加到等于最大角max ,2a β时,gu H T 222=∞。
以上分析表明,随叶片出口安装角a 2β的增加,流体从叶轮获得的能量越大。
因此,前弯式叶片所产生的扬程最大,径向式叶片次之,后弯式叶片最小。
当三种不同的叶片在进、出口流道面积相等,叶片进口几何角相等时,后弯式叶片流道较长,弯曲度较小,且流体在叶轮出口绝对速度小。
因此,当流体流经叶轮及转能装置(导叶或蜗壳)时,能量损失小,效率高,噪声低。
但后弯式叶片产生的总扬程较低,所以在产生相同的扬程(风压)时,需要较大的叶轮外径或较高的转速。
为了高效率的要求,离心泵均采用后弯式叶片,通常a 2β为20°~30°。
第二章 思考题1.在泵与风机内有哪几种机械能损失?试分析损失的原因以及如何减小这些损失。
答:(1)机械损失:主要包括轴端密封与轴承的摩擦损失及叶轮前后盖板外表面与流体之间的圆盘摩擦损失两部分。
轴端密封和轴承的摩擦损失与轴端密封和轴承的结构形式以及输送流体的密度有关。
这项损失的功率P ∆约为轴功率的1%—5%,大中型泵多采用机械密封、浮动密封等结构,轴端密封的摩擦损失就更小。
圆盘摩擦损失是因为叶轮在壳体内的流体中旋转,叶轮两侧的流体,由于受离心力的作用,形成回流运动,此时流体和旋转的叶轮发生摩擦而产生能量损失。
这项损失的功率约为轴功率的2%-10%,是机械损失的主要部分。
提高转速,叶轮外径可以相应减小,则圆盘摩擦损失增加较小,甚至不增加,从而可提高叶轮机械效率。
(2)容积损失:泵与风机由于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存在间隙,当叶轮转动时,在间隙两侧产生压力差,因而时部分由叶轮获得能量的流体从高压侧通过间隙向低压侧泄露,这种损失称容积损失或泄露损失。
容积损失主要发生在叶轮人口与外壳密封环之间及平衡装置与外壳之间。
如何减小:为了减少进口的容积损失,一般在进口都装有密封环(承磨环或口环),在间隙两侧压差相同的情况下,如间隙宽度b 减小,间隙长度l 增加,或弯曲次数较多,则密封效果较好,容积损失也较小。
(3)流动损失:流动损失发生在吸入室、叶轮流道、导叶与壳体中。
流体和各部分流道壁面摩擦会产生摩擦损失;流道断面变化、转弯等会使边界层分离、产生二次流而引起扩散损失;由于工况改变,流量偏离设计流量时,入口流动角与叶片安装角不一致,会引起冲击损失。
如何减小:减小流量可减小摩擦及扩散损失,当流体相对速度沿叶片切线流入,则没有冲击损失,总之,流动损失最小的点在设计流量的左边。
2.为什么圆盘摩擦损失属于机械损失?答:因为叶轮在壳体内的流体中旋转,叶轮两侧的流体,由于受离心力的作用,形成回流运动,此时流体和旋转的叶轮发生摩擦而产生能量损失。
由于这种损失直接损失了泵与风机的轴功率,因此归属于机械损失。
3.功率分为哪几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答:常用功率分为原动机功率g P 、轴功率P 和有效功率e Pg P =g η,g in PP =tm ηg Pe P =ηP6.离心式和轴流式泵与风机在启动方式上有何不同?答:离心式泵与风机,在空载时,所需轴功率(空载功率)最小,一般为设计轴功率的30%左右。
在这种状态下启动,可避免启动电流过大,原动机过载。
所以离心式泵与风机要在阀门全关的状态下启动。
轴流式泵与风机,功率P 在空转状态(V q =0)时最大,随流量增加而减小,为避免原动机过载,对轴流式泵与风机要在阀门全开状态下启动。
第三章1.两台几何相似的泵与风机,在相似条件下,其性能参数如何按比例关系变化? 答:流量相似定律指出:几何相似的泵与风机,在相似工况下运行时,其流量之比与几何尺寸之比的三次方成正比、与转速比的一次方成正比,与容积效率比的一次方成正比。
扬程相似定律指出:几何相似的泵与风机,在相似工况下运行时,其扬程之比与几何尺寸比的平方成正比,与转速比的平方成正比,与流动效率比的一次方成正比。
功率相似定律指出:几何相似的泵与风机,在相似工况下运行时,其功率之比与几何尺寸比的五次方成正比,与转速比的三次方成正比,与密度比的一次方成正比,与机械效率比的一次方成正比。
2.当一台泵的转速发生改变时,其扬程、流量、功率将如何变化?答:根据比例定律可知:流量Vp q =Vm q p m n n 扬程p H =m H 2()p m n n 功率p P =m P 3()pm n n3.当某台风机所输送空气的温度变化时其全压、流量、功率将如何变化? 答:温度变化导致密度变化,流量与密度无关,因而流量不变。
全压 m P m pp p ρρ= 功率 m P m p P P ρρ= 4.为什么说比转数是一个相似特征数?无因次比转数较有因次有何优点? 答:比转数是由相似定律推导而得,因而它是一个相似准则数。
优点:有因次比转数需要进行单位换算。
5.为什么可以用比转数对泵与风机进行分类?答:比转数反映了泵与风机性能上及结构上的特点。
如当转数不变,对于扬程(全压)高、流量小的泵与风机,其比转数小。
反之,在流量增加,扬程(全压)减小时,比转数随之增加,此时,叶轮的外缘直径2D 及叶轮进出口直径的比值02D D 随之减小,而叶轮出口宽度2b 则随之增加。
当叶轮外径2D 和02D D 减小到某一数值时,为了避免引起二次回流,致使能量损失增加,为此,叶轮出口边需作成倾斜的。
此时,流动形态从离心式过渡到混流式。
当2D 减小到极限02D D =1时,则从混流式过渡到轴流式。
由此可见,叶轮形式引起性能参数改变,从而导致比转数的改变。
所以,可用比转数对泵与风机进行分类。
第四章1.何谓汽蚀现象?它对泵的工作有何危害?答:汽泡的形成、发展和破裂以致材料受到破坏的全部过程,称为汽蚀现象。
危害:(1)材料破坏 (2)噪声和振动(3)性能下降2.为什么泵要求有一定的几何安装高度?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倒灌高度? 答:提高吸水性能,使泵在设计工况下工作时不发生汽蚀。
当吸水池液面压力等于该温度下液体所对应的饱和压力Pv 时,出现倒灌高度。
4.何谓有效汽蚀余量a h ∆和必需汽蚀余量r h ∆,二者有何关系?答:有效汽蚀余量a h ∆:指泵在吸入口处,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超过汽化压力(饱和蒸汽压力)的富余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