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和基本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和基本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

像距:像(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

1.(1)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f<v<2f。

照相机应用此规律成像。

(2)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

(3)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又小于两倍焦距时(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

幻灯机(投影仪)应用此规律成像(4)当物距等于焦距时(u=f),得到平行光,无法成像。

(5)当物距小于焦距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应用此规律成像。

2.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也是成倒立和正立的像的分界点。

两倍焦距处是成放大缩小的像的分界点。

3.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4. 成实像时,物体离透镜越近,像就越大;成虚像时,物体离透镜越近,像就越小。

5.成实像时,物体向前靠近凸透镜,光屏就要相应的向后移动远离透镜,才能成清晰的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口诀:(1)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2)虚则正,实则倒(3)成实像口诀: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课后作业:1.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 上.2.关于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 ;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 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 主光轴.3.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____ 、____ 的____ 像,根据这个道理制成了____ .4. 把物体置于凸透镜主光轴上距透镜40 cm,透镜的焦距为15 cm,则物体通过透镜成的像是____ 立____ 的____ 像.若将物体向透镜方向移动了15 cm,则物体的像将向____ 方向移动,同时像变为____ 立____ 的____ 像.5.幻灯机和电影放映机的镜头是____ 镜,物体应放在____ ,像在____ ,像的性质是____ .____ 些.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 。

7.某凸透镜焦距离为10cm,物体放在到凸透镜距离15cm处,凸透镜成的像是______、的像。

如果将它移向离透镜30cm处,在此过程中,它的像,像到透镜的距离,(填“变大”、“变小”),在30cm处物体通过透镜成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8、给某人拍照,先拍全身像,再拍半身像,应当()A.人离镜头近些B.人离镜头远些,同时暗箱缩短一些C.照相机离人近一些,暗箱缩短一些D.人离镜头近一些,暗箱拉长一些初三物理课时作业4-2-1姓名:班级:作业时间:11 月日1.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2.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3.凸透镜成像时,缩小实像与放大实像的分界点在物距为凸透镜的处;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物距为凸透镜的处。

4、1.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5.某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此时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6㎝,该同学用此透镜观察较小的文字时,看到了正立的较大的字,则较小文字到透镜的距离()A.等于12㎝ B.大于6㎝小于12㎝ C.小于6㎝ D.大小12㎝6.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A.一定是实像 B.一定是虚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D.一定是缩小的像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光屏上成一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烛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A.大于20㎝ B.大于10㎝且小于20㎝ C.小于10㎝ D.等于20㎝8.A1B1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正确的是()9.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_________.(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批阅时间:11月日等级:初三物理课时作业4-2-2姓名:班级:作业时间:11 月日1.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①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cm②分析表中数据: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2.李云和张芳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当u>2f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__________像(选567cm80填“虚”或“实”);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_________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_________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两空都选填“远离”或“靠近”);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蜡烛的像,说明u __________f(选填“>”、“=”或“<”)。

3、如图,在用光具座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凸透镜放在a、b、c、d各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烛焰放在处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烛焰放在处时,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屏距凸透镜最远。

烛焰放在处时,屏上不会出现蜡烛的像。

4.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移动透镜、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若用一不透光物体挡住半个透镜,则在光屏上()A.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B.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变暗C.仍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D.仍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减弱批阅时间:11月日等级:初三物理课时作业4-2-3姓名:班级:作业时间:11 月日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A.所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2 蜡烛从离凸透镜距离为5f的地方向移向凸透镜的过程中,凸透镜所成的像()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3 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A.成倒立、缩小的像B.成倒立、放大的像C.成正立、放大的像D.不能成像4、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则凸透镜的焦距为()A.60厘米B.40厘米C.20厘米D.10厘米5.小强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他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5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20厘米B.30厘米C.40厘米D.50厘米6. 实像与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像和虚像都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B]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的,人眼能看到,虚像没有光线形成是人的幻觉[C] 实像可以用光屏接收到,而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D] 实像和虚像都可以用不透明的挡光板把他们挡住7. 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放大的像都是虚像[B] 倒立的像都是实像[C] 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u=2f处[D] 物距越小时,成像一定越大8. 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以在距离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正立、缩小的实像9. 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沿主光轴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A] 像距逐渐增大,像变大[B] 像距逐渐增大,像变小[C] 像距逐渐变小,像变大[D] 像距逐渐变小,像变小10. 某凸透镜的焦距为f,当一个物体从8f处,沿主光轴向f处移动,在这一过程中,物体与像之间的距离是()[A] 变大[B] 变小[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批阅时间11月日等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