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撰写教学案例

如何撰写教学案例

如何撰写案例及教学叙事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辛苦了,今天我又在这儿班门弄斧了,提到教学案例和教学叙事,我想在座的各位可能比我了解的更深刻和透彻。

真心的希望我今天的能够或多或少的给大家带来一点点思考和启示。

我觉得:作为教师应该常常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站在自己的角度反思和挖掘自我,即使再忙碌,再累,再辛苦,也不能把自己变成一部教学的机器,我们一定要有思考,思考什么?思考我们自己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遇到这个问题的?我们采取何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在某个教育问题或事件中遭遇困难时,也需要思考和谋划如何去解决问题、同时寻找走出困境的出路,那么刚刚我说这些,如果把它们都能完整地叙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们能静下心来写一些东西,记录一些发生的故事。

现在我们很多老师在遇到问题、困惑时其实有很多好的做法和想法,但是没有及时把内容进行提炼和升华,所以到交成果或评比的时候就会在网上当或找相关的材料,七拼八凑,渐渐地失去了这种积累的能力和失去了体会撰写文章的乐趣,然后发现语言越来略匮乏!学校让写点什么就会觉得力不从心!所以我们要让老师们能真正发自内心的觉得经验的积累对平时的工作,对自身的教育教学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莎士比亚曾这样说:“世界就是一个舞台”。

在教育这个舞台上发生着许许多多平凡的和不平凡的故事,这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发生、出现、遭遇、处理过的各种事件,不是瞬间即逝、无足轻重、淡无痕迹的,它会长久地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生活。

从这些事件中,我们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得到很多启发,甚至会产生心灵的震撼。

因此,对真实的教育世界进行研究,无论对学生、教师、教育研究者来说,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所以,我的老师们从现在开始,拿出我们手中的笔,试着记录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当有一天回首,慢慢回味的时候,你会感受到无尽的欣喜和快乐的。

希望各位能支持我的想法,因为,我们真的需要给自己留下一个教书的轨迹。

好,现在我们就来聊聊——教学案例教学案例:它不同与论文、随笔,案例是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

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

案例是教师梳理、记录自己教学生涯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在学校和课堂里,有许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

有些事情或思考并不适合写成论文,也不想记成流水帐,那么撰写案例不失为一种选择。

案例不仅叙述了教学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

它是个人的教学档案和教学史,有独特的保存和研究价值。

撰写案例有很多好处的:比如,教师们如果能善于梳理和撰写教学案例就可以彼此分享实际的教学经验,教师之间也可以提供某种教学研究的资源。

比如说:同一年级或同一学科总会遇到类似的一系列问题,教师们针对一个问题进行交流,这样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就可以在工作少走一些弯路。

有这样一个案例:老师是这样写的【现象一】爆笑的男孩在《普罗米修斯》的课堂上,我引领孩子读书。

好难受啊!我们的孩子,不论读什么,怎么会都是一个表情!一种节奏!一种语调!当读到“三万年来,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那个高高的悬崖上”时,课堂的一角居然传来忍俊不禁的笑声,我循声望去——一个男孩已经笑得难以支撑了。

更可怕的是,这个男孩足足笑了一分多钟——唉,这是公开课啊!幸亏,他坐在舞台的最里侧,我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只能这样选择!我品尝到了无奈的滋味!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无能!课后我问他,他说:“读书时,我不小心把‘三万’读成‘三八’了,我忍不住,就笑了。

”天哪!如此简单的理由!上帝啊!这是可爱吗?这是自得其乐吗?这是自我欣赏吗?这是自寻开心吗?这是自我调节吗?不能这样啊,孩子们!然后他得出了【结论】我们的孩子太幸福,太自由,太没有规矩。

从而缺少同情心,缺少入情入境的能力,缺少一种“定力”,缺少会感动的心灵。

最后他写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策】请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朗读训练,尤其是“悲情”色彩的文章的朗读训练,收集一些描写汶川地震的感人文章,好好地读,认真地读,看看有多少孩子会眼眶湿润,泣不成声;请语文老师一定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除了音乐、画面的渲染,能否凭借自身动情的教学语言,将孩子们引入文本情境,从而与主人公一起开心,一起激动,一起伤悲,一起愤恨……针对这个问题,可能我们都遇到过,课堂上,孩子们表现得过于随心随遇,或者是学习态度及其散漫,亦或是你批评他时,跟你唱反调。

我们教师就只能一味的训斥、批评吗?有时候自己把自己气的够呛,如果我们能从其他角度进行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更轻松愉悦。

何乐二不为呢?我们如果把不同的案例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师之间有沟通和学习机会,这样引起共鸣,给人以更多启发。

我觉得:撰写教学案例,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真切的回顾,就像“照镜子”,“过电影”,把自己的教学再现,客观的评价,反复的分析。

能使教师把某些教学问题认识得比较深刻,解决得比较恰当。

利于教师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看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就是重新认识教学事实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总结的过程,提高的过程。

因此,教学案例的撰写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显得非常重要。

也会给老师们带来很多学习的机会,要把案例分析透彻,需要有足够的教学理论支撑。

教师往往感到教学理论修养不够,这就促使教师带着教学案例的实际问题,深入地学习有关的教学理论。

教师这时的学习,是为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学习,有着明确的目的和强烈的愿望,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凡有经验的教师谈起自己的教学经历,都有不少成功的事例和体会,但往往局限于具体的做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案例撰写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从实践中选择适当的实例进行描述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有些做法为什么取得了成功,有些为什么效果不够理想。

通过反思,提炼并明确有效的教学行为及其理论依据,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今后的实践。

同时对教师提高分析能力和业务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我们每学期如果进行一次案例的交流,给老师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提升教师能力的有效渠道。

并体现了科研工作的一个亮点,要想效果好,教师们就要学习教学案例的相关内容,学习、写作有机的结合,一举两得。

我还想强调一点:撰写教学案例,撰写教学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三个方面,密不可分。

撰写教学案例是撰写教学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材料的基础,撰写教学论文是撰写教学案例的提高,撰写课题研究材料则是撰写教学案例的升华。

三个方面结合,能够促使教师做到教学行动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教学经验与教学科学紧密结合。

这三个方面,撰写教学案例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基础打得牢,教学研究才有可能达到较高水平,因此,撰写教学案例在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充分重视。

有了撰写教学案例的基础,就为撰写教学论文,开展课题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就能使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就要找出很有典型意义的事例。

因此,撰写教学案例,能够促使教师注意观察教学现象,发现教学问题,持之以恒,就会养成观察的习惯,提高观察的能力。

运用教学理论的观点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能力。

关于案例的基本构成及步骤等,百度百科都已经介绍的很全面了,我们何以去上网看一看。

接下来再说说教学叙事: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

“叙”就是叙述,“事”就是事件(故事)。

叙事就是写故事,由亲身经历的人-------教师写亲身经历的教育孩子的故事。

既然是故事,就要有五个要素,即五个“W”--什么人(who),什么事(what),什么地方(where),什么时间(when),为什么(why).写教育叙事的要求1、“教育叙事”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

对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可以做某种技术性调整或修补,但不能虚构。

2、每个“教育叙事”必须蕴涵一个或几个教学事件,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一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或发生的某一种意外的”教学冲突”。

3、由于它是对具体的教学事件的叙述,因此要有一定的情节性和可读性。

叙述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突出戏剧性冲突,有人物的语言、内心活动,要揭示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不是记流水账。

叙述要具体、生动,讲究文笔的清新优美。

不应该是对活动的笼统描述,也不是抽象化、概括化说明,应具体。

它不同于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或“教案”),也不同于教学之后的“教学实录”(或“课堂实录”)。

没有人物的内心活动。

4、每个“教育叙事”所叙述的教学事件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蕴含一定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5、要有问题性,不是简单地把一天的事情原原本本记录下来,这样做没有意义。

而应该是捕捉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如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教学冲突,反映以自己的方式化解教学事件之后获得的某种教学效果,也可以反映教师忽视了教学事件之后导致的某种教学遗憾。

要有解决问题的过程、采取的方法措施与效果。

(可以和我们的小课题联系起来)6、“教育叙事”的写作方式以“叙述”为主,夹述夹议。

这种”叙述”可以是上课的教师本人在反思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第一人称的语气撰写的”教学事件”。

要尽可能地”描写”教师自己在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常常用“我想……”、“我当时想……”、”事后想起来……”、“我估计……”、“我猜想……”、“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事件,我会……”等等句子。

此类心理描写实际上是将教师的个人教育理念、个人教育思想渗透在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上,体现了教师在“反思”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时显露出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个人教育思想。

7、一份完整的教育叙事必须有一个照亮整个文章的“问题”。

这个“问题”常常是一个教学理论中已经在谈起、讨论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所叙述的教学事件中产生、蕴含着的,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三、如何写好教育叙事1、经常有意识地随时收集让你感到有趣或震撼的教育教学事件资料或存在新问题的教育事件资料。

收集的资料可以是你个人经历或别人经历的;可以是课堂上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对学生教育方面的,也可以是在学校活动、学习工作中自己发展中遇到的事。

2、采取多种方法收集教育教学事件资料。

如记日记、写教学日志、做听课观察记录、与观察对象开放式的访谈。

日记可提供个人对即时事件的描写、感受。

日志可提供对事件的回顾,如发生的过程、处理的方法、反思和评价。

事件观察记录既可以由研究者自己进行观察时撰写或拍摄录相,也可以由研究者草拟思路,由参与者撰写或拍摄录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