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考试结束还有:000天00小时50分23秒
婚姻与家人关系y 过程性评测
判断题:6道,每道5分,总分30
1.婚姻家庭咨询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对求助者进行指导,可以使用“你应该……”的言行,这是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
正确
错误
2.亲本投资理论认为择偶是根据投资来选择的过程。
正确
错误
3.事实婚姻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但是欠缺结婚的形式要件。
正确
错误
4.爱情、婚姻和性生活三者之间,存在着实质的不同。
正确
错误
5.一般认为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5-29岁,男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5-35岁。
正确
错误
6.夫妻平等包括夫妻财产关系、人身关系、在家庭中的权利义务的平等等方面。
正确
错误
1.根据研究发现,促成外遇的主要原因是()。
孤独感
单调的生活
猜忌和误会
追求刺激的心理
2.关于“相似性或一致性”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完全先赋的因素指的是宗教、文化对人的影响和塑造。
价值观指的是个人的择偶观念、行为,强调个人的社会属性
个人层面主要是指个人受种族和民族的影响
该理论包括三个层面:完全先赋、价值观、个人层面
3.以下关于婚礼的说法,正确的是()。
婚礼必须有两个以上见证人
举行婚礼是结婚的必经程序
婚礼只是一种民间习俗,并不具有法律意义
办理结婚登记或举行婚礼都可以缔结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
4.以下关于结婚年龄的表述,正确的是()。
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1周岁
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19周岁
男性不得早于25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
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
5.以下对一夫一妻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任何人都不得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偶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不违反一夫一妻制,只能受到道德谴责
以缔结合法婚姻关系的男女在其配偶死亡或离婚前再行结婚,构成重婚
申请结婚的双方当事人须为未婚者、丧偶者或离婚者
6.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后,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起诉到法院要求离婚的,凡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
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
在案件受理后补办结婚登记
在案件受理后开庭前补办结婚登记
在案件判决为事实婚姻后补办结婚登记。
1.夫妻关系中的平等意识反映在()。
在法律地位和人格意义上男女一律平等
双方都要承担家庭责任
保持家庭稳定,相互忠诚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2.重婚是违反一夫一妻制的行为,它包括()等情形。
已缔结合法婚姻关系者在理论判决生效前与他人再行结婚
已与人婚前同居者与他人登记结婚
已缔结合法婚姻关系者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
已缔结合法婚姻关系者在配偶被宣告死亡之后与他人再行结婚
3.王斌和范华自2003年开始同居生活,2005年,王斌的父亲去世,留下一套价值20万元的房屋。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双方相互负有扶养义务
双方相互不负有扶养义务
如果双方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则王斌继承的遗产归双方共同共有
王斌继承的遗产归双方共同共有
4.婚恋心理匹配度的测量,主要是()。
对与婚恋有关的心理维度进行测量
匹配度是基于一定的匹配规则,匹配度越高,未来婚姻幸福的可能性就越大
婚恋心理测量工具的维度与婚姻质量和婚姻满意度有关
这类工具一般运用多种匹配规则
5.男女性沟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方面。
沟通目的
价值观
处理冲突的方式
对待压力的解决方式
6.一下关于婚前健康检查的说法,正确的有()。
婚前健康检查是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心理健康状况的检查
婚前健康检查是准备结婚男女双方对可能患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患进行医学检查
2003年10月1日以前,申请结婚登记的当事人必须到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婚前健康检查
2003年10月1日以后,当事人结婚时无需提交医疗保健机构出具的婚前健康检查证明
7.郑某与陈某大学毕业后经人介绍相识,不久相爱,并从1991年1月起开始同居。
在共同生活期间,两人先后购置了家具、家电等日用品,并相互以夫妻相称,双方亲友均以为二人已结婚。
1995年郑某遭遇车祸身亡。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双方共同共有其同居期间购置的日用品
陈某有权继承郑某遗产
陈某虽不是郑某的继承人,但是可以依法分得适当遗产
若果郑某或陈某在1994年2月1日前不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则双方为同居关系
8.恐惧型和多虑型的区别是()。
恐惧型的人对人对己持有消极看法
恐惧型的人对亲密关系多疑而羞怯
多虑型的人对自己持消极态度,对他人评价较高
多虑型的人对亲密关系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