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线桥施工组织设计

主线桥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㈠河南省新蔡至泌阳高速公路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河南省新蔡至泌阳高速公路土建工程施工招标补遗书》等。

㈡交通部部颁施工技术规范、规程、质量评定标准与验收办法等。

㈢本投标人现场勘查获得的资料。

㈣各级政府、人大发布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和有关规定要求。

㈤初步设计图的设计意图及提供的施工技术方案,结合我单位施工技术力量及施工经验,以及目前的设备、材料等资源,统筹考虑整个工程的施工方案、现场布置。

㈥二、编制原则以满足招标文件及合同条款的要求为指导思想,以确保本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环保为目标,本着优质、高效、经济、合理的原则,按ISO9000标准建立的质量体系要求运作。

①响应招标文件要求,符合业主提出的工程质量及工期、现场组织协调及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各方面要求。

②科学安排施工顺序,对重点突出的控制工期的工程项目,做到保证重点、统筹安排。

③采用流水施工方案和网络计划技术,使施工组织方案最合理。

④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及按设计图纸结构类型给定的施工方案安排冬雨季施工项目,减少施工干扰,降低施工难度,优化资源配置。

⑤根据以往成熟的施工经验、施工方法及工艺,合理配置现有的资源,在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技术创新,开展TQC 活动,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

⑥在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马谷田互通区主线格属于河南省驿阳高速公路工程第10合同段的重点、难点工程,其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全桥下部为为桩基础、柱式墩。

上部结构采用(2³25+28+2³25)+8³28m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共二联,第一联左、右幅桥宽为16.75m,第二联左幅桥宽16.75~17.13m,第二联右幅桥宽29.233~16.75~24.745m,桥长359.58m;采用单箱三室和五室截面,梁高150cm。

在接A匝道处采用桥台连接。

墩台及上部构造均按正交设计。

二、主要技术标准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2、地震基本烈度:Ⅳ度。

三、主要材料3.1混凝土1、上部结构现浇箱梁采用50号混凝土;2、桥面铺装采用10cm厚沥青混凝土;3、调平层采用6cm厚40号混凝土;调平层内设D5间距为10³10cm的带肋钢筋焊网;4、搭板、护栏采用30号混凝土;5、桥墩:桩柱采用30号混凝土;系梁采用25号混凝土;6、桥台:台帽、背墙、耳墙采用30号混凝土;肋板、承台采用25号混凝土;7、桩基础采用25号混凝土。

3.2钢材1、预应力钢绞线采用符合ASTMA416-97标准的270级钢绞线,其公称直径为φj15.24mm,钢绞线面积140mm2。

钢绞线抗拉标准强度R b y=1860Mpa,弹性模量Ey=1.95³105 Mpa,松驰率为2.5%;锚具采用符合交通行业标准JT/T3291-1997《公路桥梁预应钢绞线用YM锚具、连接器规格系列》要求的成套定型产品,本桥纵向预应力锚具采用HVM15-15型、HVM15-13型和BM15-5型,横向预应力锚具采用HVM15-13型。

2、普通钢筋采用Ⅱ级钢筋和Ⅰ级钢筋,技术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GB1499-98、GB13013-91的规定,直径大于或等于12mm者一般采用Ⅱ级螺纹钢筋,直径小于12mm者一般采用Ⅰ级光圆钢筋。

钢板采用符合国家标准GB700-99标准的Q235钢板。

3.3支座支座采用GDP(),所选支认应满足JTJ3132.2《公路桥涵板式橡胶支座成品力学性能检验规则》和有关规定。

3.4伸缩装置桥梁设计所选用伸缩装置是参照毛勒缝D80、D160型进行设计。

3.5护栏桥梁外侧采用钢筋混凝土组合式防撞护栏,内侧采用波形梁护栏。

第三章施工场地布置及施工准备一、施工场地布置㈠施工场地布置原则⒈严格遵守各级政府有关土地资源使用方面的法律、法规,服从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指导。

⒉控制临时设施的数量,以管理及维护简便为原则,在满足施工的前提下,做到投资少、利用率高。

⒊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的运输道路及各种材料堆放场地、加工场棚、仓库的位置,避免二次搬运。

⒋充分考虑卫生防疫、劳动保护、安全和防火要求,符合环保和文明施工要求。

㈡施工场地布置1.拌合站:砼采用集中拌合,设置在K159+800段路基左侧。

场地全部采用C20砼硬化, 750强制式搅拌机两台、砼搅拌运输车3台。

施工队伍居住采用就近原则,除工程施工需要必须设置的临时房屋或场地外,均在附近租用民房。

二、施工便道施工便道沿线路在征地界范围内全线拉通。

派专人养护,保证便道通畅,做到晴天不扬尘,雨天不泥泞。

三、施工用电在马谷田互通式立交桥设1台315KVA变压器。

配1台120KW和1台40KW的发电机备用。

四、施工、生活用水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采集地下水,工点设蓄水池储存。

由水管引至各用水处。

五、施工通讯项目部与施工队之间采用无线电话联系,同时为保证办公条件及办公效率采用网络办公方式管理。

六、施工准备㈠技术准备由项目总工组织各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图纸会审,领会图纸中各部位要点与衔接点,并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准备书面材料在设计交底会上提出。

同时,按排各专业人员进行如下工作:⒈布设施工测量控制网:办理交接桩手续,进行导线及水准基点复测,测后布置施工控制网。

熟悉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审核设计文件,复测路线中线及水平。

⒉进行详细的施工现场技术调查。

⒊技术交底:确保全体人员掌握招标文件及施工规范。

⒋搞好技术管理:编制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项目质量计划、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建立工地中心试验室。

㈡物资材料准备材料采购选择信誉高、质量好的供应商。

在自检合格、监理工程师抽捡合格并批准后进场。

㈢临时设施准备⒈修建施工便道及施工人员驻地。

⒉架设输电线路、供水管线及通讯线路。

⒊平整施工场地、修建生产设施。

㈣现场准备⒈调试安装机械设备。

⒉编制材料采购供应计划。

⒊组织人员进场,协助业主进行征地拆迁工作,按照监理工程师和有关部门的要求进行线路范围内管线改移及保护。

⒋清理施工现场,永临结合修建排水设施。

㈤其它准备⒈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联系,了解相关信息,取得支持。

⒉调查当地自然资源、施工条件、社会环境等状况。

⒊了解当地有关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规定。

⒋积极与业主、监理及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办理公路施工各项手续。

⒌做好防疫工作,保证施工人员无一例传染病病例。

第四章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一、施工组织机构概述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按投标书的承诺建立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项目书记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组成领导层,选派身体好、能力强、经验丰富者担任;下设功能齐全、保障有力的八个职能部门:工程部、安质监察部、设备物资部、计划统计部、财务部、环保部、试验室、综合办公室,共计30人。

其职能见表4-1。

二、职责分工及岗位责任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第一管理者,负责本标段工程从施工准备、工程施工直至竣工交付全过程的管理、协调和控制,代表本集团公司法人履行合同及对业主的各项承诺。

项目副经理:负责施工生产、物资设备供应及管理、施工组织与协调、进度管理和施工安全工作。

项目总工程师:负责本标段工程的全面技术工作和质量管理工作,参与制订和落实各项措施及施工组织管理工作。

项目副总工程师负责本标段工程的全面质量工作及质量监控工作,参与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制订并协助项目经理运行之。

三、资源配置㈠施工任务划分及劳动力配置施工任务划分给桥梁施工一队施工,下分10个工班完成主线桥之所有施工任务。

具体人员配置见表。

劳动力配置及动态详见表4-2。

表4-1 项目经理部部门设置及岗位责任表4-2 劳动力配置表第五章工期计划安排一、工期安排原则㈠根据现场自然条件,工程特点及工程总量,结合招标文件及招标图纸及我集团公司的企业定额、施工机具设备及施工能力,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科学计划安排,均衡生产,精心组织施工,在确保安全、质量和防洪渡汛的前提下,满足业主对工期和环保的要求。

㈡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优势,采用先进充足的设备,成熟的技术、工艺,合理安排各施工工序和施工进度计划、精心布置施工总平面。

㈢采用网络计划技术,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工期,组织均衡生产,提高设备、器材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确保分项工程工期及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㈣施工安排避开雨季、冬季、抢抓旱季。

做到施工强度峰谷交错,力求均衡生产。

二、总体工期安排(主线桥)主线桥:2005年7月25日开始施工,计划到2006年4月底完成所有上部和桥面系。

本标段跨线桥为马谷田互通区主线桥,全桥为桩基基础、现浇预应力箱梁结构,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

计划今年完成全部的桩基与立柱,完成上部结构的50%,全年完成全桥工作量的80%。

第六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一、桩基础施工㈠钻孔灌注桩施工本桥梁钻孔桩孔径分别为1.2m、1.5m,桩长15~25m不等,针对桥址地质情况选用冲击反循环钻机。

⒈施工准备平整桩孔位置场地,形成钻孔工作平台,对桩孔位置精确放样。

⒉护筒制作与埋设本标段的桥址地表覆盖层多为粘性土,采用厚为5~8mm钢板焊接成整节式钢护筒,钢护筒的直径比桩径大30cm,焊接牢固不漏水,整个桩基护筒长度埋设时顶部高出地表0.3m,采用人工挖土并配合自制桩锤打入的方法埋设钢护筒,护筒四周用粘土填筑,分层夯实处理。

泌阳河大桥地表覆盖层为粗砂,护筒要不小于4m。

护筒埋设前做好桩基测量工作,控制护筒平面位置偏差在5cm以内,倾斜度偏差不大于1%。

⒊钻孔钻机就位前,对钻孔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

钻机就位后,底座和顶端平稳,不产生位移或沉陷。

钻机架顶部的起重滑轮槽缘、固定钻杆的卡孔和护筒中心三者在同一铅垂线上。

钻孔时,只有邻孔砼灌注完毕,并达到2.5Mpa抗压强度后,才能开钻。

开始时用小冲程冲击钻进,低锤勤打,少抽渣,使开口圆顺。

当冲击钻至护筒底时,加入小于15厘米的片石和粘土,反复冲击,挤密护筒底部周围土层。

钻进至护筒底2.0~3.0米后以正常冲程钻进。

正常钻孔过程中,遇土层时,适当减少冲程,并加入适量片石;遇到砂层时,适当增加粘土用量,以提高泥浆比重增大悬浮力;遇到岩石层时适当加大冲程,以增加冲击力。

钻进过程中经常注意土层变化,每进尺2m或在土层变化处捞取渣样,判断土层,记入钻孔记录表并与地质柱状图核对。

每进尺5.0~8.0米,用检孔器检查一次钻孔的直径。

操作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岗位责任制,随时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详细交待本班钻进情况及下一班需注意的事项。

钻孔过程中要保持孔内有1.5m~2.0m的水头高度。

钻进作业必须保持连续性,升降钻头时平稳,不得碰撞护筒和孔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