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巧安排》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导入:问卷调查,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们,课前老师让你们完成了一份关于周末安排的问卷调查,老师把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
你们看。
(课件出示)
2.师:看完之后,大家有什么感受?
预设:我发现我们班有好多小朋友都喜欢过周末。
师:是的,周末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多开心啊。
谁还想说。
预设:我发现,有好多小朋友周末都有兴趣组。
他们有的不喜欢上。
师:是呀,好不容易有个周末,多想好好休息一下呀。
3.师:看来对于周末,我们都有不同的感受。
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揭示课题:《周末巧安排》。
设计意图
导入环节用了课前的问卷来进行,问卷内容涉及对周末安排是否满意;周末是否有兴趣班;是否喜欢上兴趣班;父母是否陪伴等多个问题。
通过问卷让教师对全班学生周末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为下面活动的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活动一:周末生活大家聊——唤醒回忆
1.介绍小云的周末
师:你们看,有一个叫小云的小朋友,他很喜欢周末,有一个周末她是这样过的。
【结合书上P6插图介绍:上周末,妈妈带我去了书店。
书店里的人真多,大家都很安静。
书店里的书也很多。
我读到了一本很有趣的书。
妈妈叫我回家时,我真舍不得放下。
下周,我还要去书店看书。
】
师:小云周末做了些什么?她过周末时心情如何?
预设:小云周末去书店看书,他很开心。
师:说得真好,小云的周末过得很开心。
(板书:快乐)
2.其他小朋友的周末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小朋友他在周末做些什么呀?
录音:大家好,我叫曹欣怡,我在周末会上很多的兴趣班,有舞蹈、英语、书法、乒乓等。
每个周末我都能学到很多的新本领。
我特别喜欢过周末。
预设:她上了很多的兴趣班。
学到了很多本领。
3.聊聊我的周末
师:听了他们的周末,我们也来聊聊我们的周末。
(1)师:课前老师已经让你们完成了书本P6的“我的周末活动卡”,现在,请大家打开书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填写的内容。
开始吧。
我的周末
什么时候我做了什么我有什么收获
(2)可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师:好,谁来说一说。
请你。
预设:上周六,我和妈妈一起去看望外婆,外婆给我做了很多好吃的,我特别开心。
师:谁再来说说?
预设:上周日,我去上了绘画班,老师教我画卡通人物,我都学会了。
4.师:看来同学们的周末过得真是各具特色啊。
(板书:各具特色)
设计意图
本活动作为第一个活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周末生活。
通过小云和其他小朋友的周末介绍为学生交流提供了范例。
接着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周末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不仅讲过程,更要谈体验和感受。
此活动和前面的导入环节中的周末调查进行了很好的衔接。
另一方面也为后面活动选择打下基础。
活动二:周末生活“不可以”——明理辨析
(一)绘本故事《小宝,不可以》
1.师:周末我们可以开开心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可是最近,有个叫小宝的小朋友却有了烦恼,让我们一起走进绘本故事《小宝,不可以》
谁愿意和我一起合作讲这个故事,邀请到的小朋友分别读不同情境中小宝的话。
师生合作读绘本故事。
2.师:小朋友,你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事情?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你曾遇到的“不可以”。
师:当时你不想做的原因什么?什么情况下你特别不想做。
你说。
预设:好不容易有个周末,我多想享受下自由的时光啊!
(板书:自由)
3.师:是啊,我们都想过自由的周末,小宝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可以”。
(二)事例引入,理解父母
1.师:有个小朋友,她的周末很自由,可她也烦恼。
我们来听一下:
录音:大家好!我叫小琴。
我的爸爸妈妈工作很忙,周末常常让我自己安排。
所以我的周末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一开始我觉得很自由,常常睡到中午起来,早饭中饭一起吃,吃完中饭就开始玩游戏,看电视,作业一直到周日晚上才想到做,有时做到半夜才做好。
哎,现在我很后悔,没有爸爸妈妈的提醒和督促,我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因为晚睡,第二天上课没精神,所以成绩也下降了。
小朋友们,你们可千万别学我呀!
2.师:小朋友们,小琴的烦恼是什么?
预设:没有家长的督促,她没有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3.其实,我们的爸爸妈妈也有烦恼。
视频:我们家这个孩子一到周末就是玩,叫他做作业、看会书,他都不高兴,还嫌我烦,有时还会和我顶嘴。
学习成绩也一直在下降。
哎,看到人家孩子周末学那么多本领,可急死我了。
什么时候他才能懂事啊!
4.现在,你能回答小宝的问题吗?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不可以”,这么多“不可以”意味着什么?包含了什么?
预设:爸爸妈妈给我们提出这么多不可以,是为我们好,希望我们养成好的习惯!
5.师:这么多的“不可以”其实包含了家人的期待和关爱。
当然,如果你有不想做的,可以与家人沟通,共同商量对策。
约定好以后就要说到做到,坚持去做。
(板书:学会沟通)
6.现在再遇到上面的这些场景,你会如何去处理呢?你可以选择刚才的一个场景来说一说。
预设:当我特别不想练琴的时候,可以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能不能过会再练。
预设:如果我不想做作业,爸妈说不可以,我就想爸爸妈妈也是为我好,我要先完成作业再玩。
师:看来我们都是懂事的好孩子,能理解父母的用心,以后再遇到“不可以”相信你一
定会处理好。
设计意图
生活是德育课程学习的基础。
教师邀请学生一起读绘本故事,通过学生的朗读,走进文本中的小宝,通过感同深受,来反思生活中自己的行为。
活动三:这样可以吗——判断导行
1.师:下面就来考考你,这样可以吗?
2.师:先来看书上第7页中的几幅插图,观察一下图中小朋友的言行。
仔细看哦。
3.那你是属于哪一种情况呢?
请拿出这张表,自己填一填。
在后面打钩。
状态
符合的打钩
周末睡懒觉
周末早起做事情
先做作业,然后玩
先玩,然后做作业
先做完自己想做的事情再玩
想玩的时候就玩
4.师:下面进入观点对对碰:你赞同早起还是晚起?你觉得什么事情应该先做,什么事情可以后做?理由是什么?小组讨论,选择代表发言。
师:好,哪一小组先来说,请你们。
预设:我们小组认为周末要早起,要先做完作业再玩。
因为,我们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只有完成好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再去做其他的事情。
师:其他组有不同意见吗?请你们说。
预设:我们小组觉得周末适当睡一会懒觉也是可以的。
因为,难得有个周末,适当睡晚点,只要不影响作业的完成,比如睡到八点左右。
总结:小朋友们,其实早起还是晚起,先做和后做还是要根据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如果前一天晚上因为参加活动而晚睡了,今天没有什么安排,是可以适当晚起的。
即使前一天没有任何活动,到周末了,我们也可以适度多休息一下。
当然我们还是要多听听爸爸妈妈的意见,让我们的周末过得充实、愉快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