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时练习共价键模型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时练习共价键模型

课时分层作业(六) 共价键模型(建议用时:40分钟)[基础达标练]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双键、叁键都有π键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C.因每个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是一定的,故配对原子个数也一定D.所有原子轨道在空间都有自己的方向性D[s­s σ键无论s轨道从哪个方向重叠都相同,因此这种共价键没有方向性。

]2.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 ) A.H2B.CCl4C.Cl2D.F2A[各分子中的σ键轨道重叠为最外层未成对电子所在轨道进行重叠,情况如下:H2:1s1—1s1,CCl4:2p1—3p1,Cl2:3p1—3p1,F2:2p1—2p1。

]3.下列有关σ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电子云图像是由两个s电子重叠形成的,那么形成s­s σ键B.s电子与p电子形成s­p σ键C.p电子和p电子不能形成σ键D.HCl分子里含有一个s­p σ键C[p电子和p电子“头碰头”时也能形成σ键。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轨道之间以“肩并肩”重叠可形成σ键B.p轨道之间以“头碰头”重叠可形成π键C.s和p轨道以“头碰头”重叠可形成σ键D.共价键是两个原子轨道以“头碰头”重叠形成的C[轨道之间以“肩并肩”重叠形成π键,“头碰头”重叠形成σ键,共价键可分为σ键和π键。

]5.下列分子中,只有σ键没有π键的是( )A.CH4B.N2C.CH2===CH2D.CH≡CHA[两原子间形成共价键,先形成σ键,然后再形成π键,即共价单键全部为σ键,共价双键、共价叁键中一定含有一个σ键,其余为π键。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键能越小,表示化学键越牢固,难以断裂B.两原子核越近,键长越长,化学键越牢固,性质越稳定C.破坏化学键时,消耗能量,而形成新的化学键时,则释放能量D.键能、键长只能定性地分析化学键的特性C[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化学键越牢固。

]7.下列事实不能用键能的大小来解释的是( )A.N元素的电负性较大,但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B.稀有气体一般难发生反应C.HF、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D.F2比O2更容易与H2反应B[由于N2分子中存在N≡N,键能很大,破坏共价键需要很大的能量,所以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稀有气体都为单原子分子,分子内部没有化学键;卤族元素从F到I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其氢化物中的键长逐渐变长,键能逐渐变小,所以稳定性逐渐减弱;由于H—F的键能大于H—O,所以更容易生成HF。

]8.下列有关化学键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部由非金属构成的化合物中肯定不存在离子键B.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C.已知乙炔的结构式为H—C≡C—H,则乙炔中存在2个σ键(C—H)和3个π键(C≡C) D.乙烷分子中只存在σ键,不存在π键D[铵盐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但其全部由非金属构成,A项错;稀有气体的原子本身就达到稳定结构,不存在化学键,B项错;乙炔中存在3个σ键和2个π键,2个C—H σ键和碳碳叁键中的1个键是σ键,而碳碳叁键中的另外2个键是π键,C项错。

] 9.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气态N4分子,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已知断裂1 mol N—N吸收167 kJ 热量,生成1 mol N≡N放出942 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N4分子中存在非极性键C.N4分子中N—N键角为109.5°D.1 mol N4转变成N2将吸收882 kJ热量B[N4是由氮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不是新型的化合物,A错;氮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氮元素与氮元素之间形成的是非极性键,B正确;N4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键角是60°,C错;已知断裂1 mol N—N吸收167 kJ热量,生成1 mol N≡N放出942 kJ热量,则1 mol N4转变成N2时的反应热ΔH=6×167 kJ·mol-1-2×942 kJ·mol-1=-882 kJ·mol-1,即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1 mol N4转变成N2将放出882 kJ热量,D错。

]10.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表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1)C—C键和C—H键较强,所形成的烷烃稳定。

而硅烷中Si—Si键和Si—H键的键能较低,易断裂,导致长链硅烷难以生成。

(2)C—H键的键能大于C—O键,C—H键比C—O键稳定。

而Si—H键的键能却远小于Si—O 键,所以Si—H键不稳定而倾向于形成稳定性更强的Si—O键。

[答案](1)依据图表中键能数据分析,C—C键、C—H键键能大,难断裂;Si—Si键、Si—H键键能较小,易断裂,导致长链硅烷难以生成(2)SiH4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是因为C—H键键能大于C—O键的,C—H键比C—O键稳定。

Si—H键键能远小于Si—O键的,不稳定,倾向于形成稳定性更强的Si—O 键11.回答下列问题:(1)1 mol CO2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________。

(2)已知CO和CN-与N2结构相似,CO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________。

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

(3)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

肼可用作火箭燃料,燃烧时发生的反应:N2O4(l)+2N2H4(l)===3N2(g)+4H2O(g)ΔH=-1 038.7 kJ·mol-1若该反应中有4 mol N—H键断裂,则形成的π键有________mol。

(4)C、H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共有16个电子,该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________。

(5)1 mol乙醛分子中含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个,1个CO(NH2)2分子中含有σ键的个数为________。

(6)CH4、NH3、H2O、HF分子中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CO2分子内含有碳氧双键,双键中一个是σ键,另一个是π键,则1 mol CO2中含有的σ键个数为2N A。

(2)N2的结构式为N≡N,推知CO结构式为C≡O,含有1个σ键、2个π键;CN-结构式为[C≡N]-,HCN分子结构式为H—C≡N,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均为2个。

(3)反应中有4 mol N—H键断裂,即有1 mol N2H4参加反应,生成1.5 mol N2,则形成的π键有3 mol。

(4)设分子式为C m H n,则6m+n=16,解之得m=2,n=4,即C2H4,结构式为。

单键为σ键,双键有1个σ键和1个π键,所以一个C2H4分子中共含有5个σ键和1个π键。

(5)乙醛与CO(NH2)2的结构简式分别为,故1 mol乙醛中含有σ键6N A个,1个CO(NH2)2分子中含有7个σ键。

(6)两个成键原子的电负性差别越大,它们形成共价键的极性就越大(或从非金属性强弱上来判断)。

由于电负性:F>O>N>C,因此四种元素与H形成的共价键的极性:F—H>O—H >N—H>C—H。

[答案](1)2N A(或1.204×1024) (2)1∶21∶1(3)3 (4)5∶1(5)6N A(或3.612×1024) 7 (6)HF>H2O>NH3>CH412.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 s2n p2,B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E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3d64s2。

C、D的电离能数据如下(kJ·mol-1):I1I2I3I4C 738 1 451 7 733 10 540D 577 1 817 2 745 11 578________价。

(2)某气态单质甲与化合物AB分子中电子总数相等,则甲分子中包含1个________键,2个________键。

(3)AB的总键能大于甲的总键能,但AB比甲容易参加化学反应。

根据下表数据,说明AB 比甲活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单键双键叁键AB 键能/(kJ·mol-1) 357.7 798.9 1 071.9甲键能/(kJ·mol-1) 154.8 418.4 941.7数B>A,可知A的价电子排布为2s22p2,A为碳;C元素的I3≫I2,故C最外层有2个电子;D元素的I4≫I3,故D元素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由于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E的价电子排布为3d64s2,为铁元素,故C、D分别为镁和铝元素。

(2)AB分子为CO,共14个电子,与之电子数相等的气态单质应为N2,含1个σ键和2个π键。

(3)CO与N2相对比,CO性质活泼,容易参加化学反应,应是其化学键易断裂的原因。

[答案](1)+2 +3 (2)σπ(3)CO打开第一个键需要1 071.9 kJ·mol-1-798.9 kJ·mol-1=273 kJ·mol-1能量,而N2打开第一个键需要941.7 kJ·mol-1-418.4 kJ·mol-1=523.3 kJ·mol-1能量[能力提升练]13.氰气的化学式为(CN)2,结构式为N≡C—C≡N,性质与卤素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B.分子中N≡C键的键长大于C—C键的键长C.分子中含有2个σ键和4个π键D.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A[分子中N≡C键是极性键,C—C键是非极性键;成键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N原子半径小于C原子半径,故N≡C键比C—C键的键长短;(CN)2分子中含有3个σ键和4个π键;由于与卤素性质相似,故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4.三硫化四磷(P4S3)是黄绿色针状晶体,易燃、有毒,分子结构之一如图所示,已知其燃烧热ΔH=-3 677 kJ·mol-1(磷元素被氧化为P4O10),下列有关P4S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B.P4S3中硫元素为-2价,磷元素为+3价C.热化学方程式为P4S3(s)+8O2(g)===P4O10(s)+3SO2(g) ΔH=-3 677 kJ·mol-1D.分子中存在极性键与非极性键B[因P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由图可知,每个P形成3个共价键,每个S形成2个共价键,5+3=8,6+2=8,即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A项正确;由图可知,有1个P与3个S形成3个共价键,其他3个P分别与1个S形成1个共价键,则P4S3中P有+3、+1两种化合价,S为-2价,B项错误;1 mol可燃物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则P4S3(s)+8O2(g)===P4O10(s)+3SO2(g) ΔH =-3 677 kJ·mol-1,C项正确;由图可知,P—P键为非极性键,D项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