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节油技术测量方法

汽车节油技术测量方法

汽车节油技术测量方法
一、测量条件
(一)设备与场地
1.发动机性能相关的测量条件应满足 GB/T 18297 的要求。

2.道路性能相关的测量条件应满足 GB/T 12534 及相应引用标准的
要求。

3.底盘测功机性能相关的测量条件应满足 GB 18352.6—
2016 附件 CD 或GB 17691—2018 附录 L 的要求。

(二)检验用车辆
1.车辆状况应正常,无故障码,无机械故障,无行驶跑偏,无异响,
无液体滴漏。

2.刹车片和轮胎的磨损应正常。

3.防冻液、制动液、润滑油、转向油等液位应正常。

4.排气系统应无异常漏气。

5.柴油车应无冒黑烟现象。

(三)发动机预运转
对润滑油、润滑油添加剂类节油技术,发动机应进行不少于4
个循环的预运转。

对其他类型节油技术,可参照本条进行发动机预运
转。

预运转结束后,发动机技术状况应正常。

发动机预运转按照表
1的循环进行。

(四)汽车预行驶
对润滑油、润滑油添加剂类节油技术,汽车应进行不少于
1000km的预行驶。

对其他类型节油技术,可参照本条进行汽车预行驶。

1
预行驶结束后,车辆技术状况应正常。

汽车预行驶的车速范围:——轻型汽车:80km/h~120km/h;
——重型汽车:40km/h~70km/h。

二、发动机性能
1.负荷特性测量
发动机负荷特性按照GB/T 18297的规定测量,控制参数见表
2。

对应的发动机转速,在汽车行驶时测量或按式(1)计算:
式中:M i= i o×i k×v i
0.377×r
(1)
M i——发动机转速,单位为转每分钟(r/min);
M o——主传动比;
M k——变速器传动比;
M——车轮滚动半径,单位为米(m);
M i——车速,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2.根据负荷特性燃料消耗量曲线计算积分均值
将负荷特性下的发动机燃料消耗量曲线按公式(2)计算出燃料消耗量积分均值:
M¯=1∫P i2 M MM (2)
t P
i2–P i1P i1
fi
式中:
2
3
M ¯t ——转速M i 下发动机燃料消耗积分均值,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 M f i ——转速M i 下发动机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 M i 1——转速M i 下发动机最大功率的 30%,单位为千瓦(kW ); M i 2——转速M i 下发动机最大功率的 90%,单位为千瓦(kW )。

3. 燃料消耗量的换算
将发动机燃料消耗量积分均值M ¯t 按公式(3)换算为汽车运行燃料消耗量:
式中:
M i =
G ¯t × 100 (3)
v i ×q f
M i ——转速M i 下相当汽车运行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公里(L/100km );
¯M ¯f
¯——转速M i 下发动机燃料消耗积分均值,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 M i ——转速M i 对应的车速,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 M f ——15℃下燃料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升(kg/L )。

4. 不同运行模式时的燃料消耗量换算
将汽车运行燃料消耗量M i 按公式(4)换算成不同运行模式时的燃料消耗量M :
M = ∑ M i × M i (4)
式中:
M ——不同运行模式时的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公里(L/100km ); M i ——不同运行模式下的加权系数,见表 3。

表3 不同运行模式下的加权系数 Ri
5. 总功率
发动机总功率按照GB/T 17692的规定测量。

在发动机额定转速范围内,适当分布8个转速点,应包含最大功率转速和最大扭矩转速。

测量时,发动机节气门全开,转速从高到低依次测量。

扭矩之和按公式(5)计算:
式中:
M ∑ = ∑ M i (5)
M ∑——扭矩之和,单位为牛•米(N •m );
M i ——各转速点校正扭矩,单位为牛•米(N •m)。

6. 排气污染物
汽油发动机按照GB 18285的规定测量双怠速排放。

柴油发动机按照附录B 的规定测量全负荷稳定转速烟度排放。

排气污染物测量点应位于排气后处理装置之前。

三、道路性能
(一)燃料消耗量
轻型汽车按照 GB/T 12545.1 规定的方法测量等速燃料消耗量,按照 5.2.1.4 换算成不同运行模式下的燃料消耗量。

等速燃料消耗量测量的车速点分布见表 2。

重型汽车按照 JT/T 711 或 JT/T 719 规定的方法测量综合燃料消耗量。

(二)全油门超越加速时间
全油门超越加速时间按照GB/T 12543的规定进行。

手动变速器使用合适档位,自动变速器仅用“D”挡模式。

测量应往返进行,每个往返为一组,重复测量三组,计算三组行驶时间的平均值。


油门超越加速的车速范围为:
——轻型汽车:30km/h~110km/h;
——重型汽车:30km/h~80km/h。

(三)挂挡滑行距离
挂挡滑行距离应按照GB/T 12536的规定控制测量条件。

手动变速器使用与汽车全油门超越加速相同的挡位,自动变速器仅用“D”挡模式。

测量时,以M1<M≤M1+2M M/ℎ的车速匀速行驶至少2s,然后迅速松开加速踏板开始滑行,当车速达到M1时自动触发测量装置,开始测量,记录初始滑行距离;当车速降至M2时,再次自动触发测量装置,停止测量,记录终了滑行距离。

测量应往返进行,每个往返为一组,重复测量三组,计算三组滑行距离的平均值。


挡滑行的车速范围为:
——轻型汽车:M1=100k m/h,M2=50k m/h。

——重型汽车:M1=70k m/h,M2=30k m/h。

(四)排气污染物
汽油车按照GB 18285的规定测量双怠速排放。

柴油车按照GB 3847的规定测量自由加速烟度排放。

四、底盘测功机性能
(一)排气污染物
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按照GB 18352.6—2016附录C的规定在底盘测功机上测量。

轻型汽车采用GB 18352.6—2016附件CA规定的WLTC循环或GB/T 38146.1规定的CLTC行驶工况。

轻型汽车道路行驶阻力按照GB 18352.6—2016附件CC的规定测量或基于车辆参数计算。

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按照GB 17691—2018附录L的规定在底盘测功机上测量。

重型汽车采用GB/T 27840规定的C-WTVC循环或GB/T 38146.2规定的CHTC行驶工况。

重型汽车道路行驶阻力按照GB/T 27840的规定测量或基于车辆参数计算。

排气污染物测量成分为:CO、THC、NMHC、NO X、PN和PM。

4
重复测量3次,采用与燃料消耗量对应的排气污染物测量结果。

(二)燃料消耗量
1.燃料消耗量计算
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按照GB/T 19233的规定利用排气污染物测量结果计算得出。

重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按照GB/T 27840规定的碳平衡法利用排气污染物测量结果计算得出。

2.燃料消耗量的确定
计算3次综合燃料消耗量计算结果的第95百分位分布的标准差σ,并将3次综合燃料消耗量计算结果中最大燃料消耗量和最小燃料消耗量之差∆M max与σ值进行比较:
——如∆M max不大于σ,则通过重复性验证,采用3次计算结果的平均值。

——如∆M max大于σ,则不通过重复性验证,采用综合燃料消耗量较高的两个完整循环的各阶段平均值。

3次综合燃料消耗量计算结果的第95百分位分布的标准差σ按公式(6)计算:
σ=0.063M¯ (6)
式中:
σ——第95百分位分布的标准差,单位为升每百公里(L/100km);
M¯——3次综合燃料消耗量的算数平均值,单位为升每百公里(L/100km)。

3.爬坡车速
车辆载荷状态应确保车辆在测量过程中不打滑。

采用5.4.1确定的道路行驶阻力设置底盘测功机,根据车辆最大设计总质量调整底盘测功机的当量惯量,并增加一个固定的坡度。

爬坡车速的坡度设置为:
——轻型汽车:12%。

——重型汽车:4%。

手动变速器使用合适档位,自动变速器使用“D”挡模式。

控制加速踏板将车辆加速到最高车速并持续行驶,记录持续行驶1km的时间t。


复测量3次,计算3次持续行驶时间的平均值。

最高爬坡车速按公式(6)计算:
M = 3.6 ×1000式中: (7)
t
V——最高爬坡车速,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t̅——3次速持续行驶时间的平均值,单位为秒(s)。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