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化时代档案资源共享研究

信息化时代档案资源共享研究

信息化时代档案资源共享研究
摘要:目前社会发展的趋势已经变为信息化,在档案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技
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如今,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现代化档案管理方式日益普及,业务建设工作的中心逐渐转为现代化和信息化。

出路取决于思路,动力在于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

传统
的档案管理模式无法对档案信息资源做到合理利用,也无法满足社会的各种多元
化需求,因而急需创新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档案资源;共享
引言
档案是重要的社会公共信息资源,记录人类活动的原始信息,具有延续人类文化的功能。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档案信息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参考和凭证,如
何有效地让档案资源融入数据开放的大环境,充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提升档案信息
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公众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已经成为当今档案部门普遍关注的新课题。

1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1.1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和方法已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

人们置身于
信息环境中,用户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更直接,希望通过互联网更加快捷地实现档案的查阅和
检索。

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托档案信息网络,对档案进行开放式的管理,共
享档案信息资源已成为社会的需要。

1.2档案工作发展的内在需求
档案是积累信息的需要,同时档案也能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对档案信息资源有效地处理加工后,向公众共享档案信息,是未来档案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目前,档案服务能力与社会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要提升档案信息服务能力就要实现档案信
息资源共享,这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内在需求。

1.3社会公众对信息知情权的需要
国家的政府机关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档案机关是信息资源的管理者。

档案管理部门作
为公民档案的托管者,有责任和义务向社会公开档案信息资源,使人民群众在档案信息资源
的使用中了解政府的工作。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不受时间
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直接面对信息源获取档案信息。

2档案资源数据共享模式的优化路径探索
2.1树立科学的档案资源数据共享理念
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是时代潮流和趋势,要在档案资源管理中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科学发展理念,突破档案资源数据共享的屏障,在数据开放环境下深化档
案资源共享的服务理念,引入新技术拓宽用户的档案资源数据共享体验,提高档案数据资源
共享的社会、经济价值。

同时,还要深化档案资源数据共享模式的安全理念,加强数据开放
环境下的档案资源数据共享安全意识,加强档案安全检查和信息管理,完善档案与信息安全
信息通报机制和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避免档案丢失、篡改的问题。

2.2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平台
共享网络平台是以网站为外部表现形式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网站的搜索界面检索到相
关的档案信息资源,以此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

档案馆可以在省、市档案局的全面
领导下,先建立档案信息内网,搭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区、县档案馆积极参与。

网络
共享平台主要通过数据专线将省、市、区档案资源联系起来,建立档案信息内网。

档案馆可
通过专用数据线上传档案数据库,在省、市档案馆网站查询档案信息,或通过共享网站设置
口令加密钥访问模式,实现馆际共享。

通过馆际共享平台,实现异地跨馆利用,给档案利用
者提供了便利,提升了档案服务的效率。

2.3优化档案资源数据共享内容
(1)注重档案资源数据共享内容的可信度。

档案资源是个人或群体活动的真实记载,
体现出不可替代的凭证和参考价值,要建立并完善基于数据共享网络的可信管理机制、应急
处置机制和恢复机制,加强档案数据共享的可信服务认证和内容质量监督,通过动态化监管
保证共享档案资源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2)加强共享档案资源的联通性。

要对档案资源数
据共享用户信息进行联通,形成超级档案,通过不断获取并链接用户的数据,进行模糊数据
和精准数据的匹配,实现对用户的“终身记录、终身分析和终身服务”,体现出清晰、精细、
个性、智能化的联通效果。

(3)提升档案资源共享内容的多元性。

档案资源数据共享嵌入
到各个领域,如:政府机械档案数据共享、企业档案数据共享、科研档案数据共享等,并体
现出“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趋势。

2.4拓展档案资源数据共享方式
(1)加强公众参与。

在档案资源数据共享的过程中,要通过公众参与共享的方式,深
化档案资源数据共享的群众基础,提升公众共享档案资源的能力,以全社会的力量推动档案
资源数据创新,突显档案资源数据共享价值。

(2)档案资源数据共享与公共管理无缝链接。

可以将档案资源数据共享融入到公共管理领域,突显档案资源数据公共服务的价值,鼓励大
数据开源社区、数据科学家协会等组织参与到档案资源共享,促进档案资源数据共享创新,
通过档案制衡企业,利用资源共享作为公共管理的支持,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创造就业、
驱动创新。

2.5建立档案信息集成系统
在新时期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建成共享服务集成系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而且在进行
此项任务时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需要较高的技术条件作为支撑。

对于各档案服务机构而言,
共享服务集成系统即在各机构的实践管理中运用集成理念,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完成。

集成理论的优势就在于互利互补、动态开放、创造性融合以及过程管理。

2.6培养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
档案工作要开创新局面,就要抓好人才培养工作。

《国家档案局关于开展档案业务人员
全员培训工作的意见》指出,培养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是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的重要保证。

档案信息建设的成败受到档案从业人员信
息素养的制约。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档案信息化和数字档案建设是档案局(室)重点开展
的工作,对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除具备档案专业的综合理论基础、知识
结构以外,更要具备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能。

档案资源共享中,涉及网络技术、信息
安全、数据库建设、平台维护等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他们是网络共享基层力量。

人才培养
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档案部门要重视人才培养,加强档案业务人员培训,提高档案业务人
员综合素质,逐步提高专业技能,顺应现代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结束语
总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是档案信息资源最有效的利用形式,对国家、社会、政府而言,档案资源共享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开放数据环境下,档案资源共享的广度和
深度需要进一步扩大,这需要政府、各级档案机关、高校、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共同努力,建
立健全组织机构和档案信息管理规范体系,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最终实现档案信息资源
共享。

参考文献:
[1]张静.资源共享视域下的档案管理模式研究[J].兰台世界,2019(S2):87-88.
[2]梁营.电子政务环境下地震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以历史地震图为例[J].城建档案,2019(10):18-21.
[3]王长伟.档案信息化建设问题分析[J].城建档案,2019(09):10-11.
[4]孙泉.互联网背景下档案信息共享途径探究[J].管理观察,2019(23):59-60.
[5]李文.资源共享环境下的城建档案电子化建设研究[J].智库时代,2019(34):258-259.
[6]唐燕红.事业单位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智库时代,2019(29):
21+2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