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地产行业纳税评估指导手册

房地产行业纳税评估指导手册

房地产行业纳税评估指导手册编写说明:为了加强泰和县房地产行业税收征收管理,规范该行业纳税评估流程,我局组织人员编写了此纳税评估模型。

该模型分为:第一篇行业介绍1.1 行业概况房地产业是指通过市场运营机制从事房地产投资、开发、建设、销售、出租、管理、服务、咨询等项目的产业,具体可分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房地产经纪业、房地产管理业(物业管理业)、二手房交易的经营管理等行业,广义而言,还包括建筑业的房地产建设部分。

1.2产品类型普通住宅、非普通住宅、别墅、商铺、车储及其他。

1.3 开发流程取得土地出让信息→参与土地开发招投标→报发改委开发立项→土地勘测→建设规划审批→图纸设计→颁发施工许可证→建筑招投标→办理房地产开发项目登记→筹划房地产销售(预约定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签订商品房销售合同→缴交税费→组织房屋竣工验收和测绘→办理总房产证及总土地证→清理房屋销售欠款→申请土地增值税清算→提交开具不动产发票申请→向房产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分户房产证、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分户土地证。

1.4 行业现状截止2010年底,我县共有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21户,占我县地税征管户数3878户的0.5%,2010年1-12月纳税总额6442万元,占同期我县地方税收总额30243万元的21%,其中营业税纳税总额3728万元,占同期我县地方税收总额的12%。

根据泰和市房地产信息网数据显示,2010年1-12月,我县商品房预售面积总计20万m2,预售金额总计5763万元,预售均价2950元/ m2。

1.5 行业的主要特点一是投入资金量大。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

无论是中短期的房地产开发投资,还是长期的置业投资,都需要极大的资金投入。

房地产企业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是否拥有畅通的融资渠道,决定了一个项目能否顺利动作,一个房地产企业能否不正常。

二是开发周期长。

开发项目的工期一般都是跨年度的,从立项到竣工售出有一个过程,而且这个过程还是相当复杂的。

房地产产品的开发建设,不全是由开发商自主完成的,其中大部分工程是由施工方承包建设的,从而在开发商和施工企业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成本预、决算关系,成本结算受制于施工企业。

三是营销体系复杂。

开发产品的销售包括现售和预售,这是房地产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显著特征之一。

从房地产市场营销的具体方式来看,既有开发商自行销售的方式,也有中介公司代销方式,而其中委托代销的形式又复杂多样。

第二篇评估流程总体思路:房地产行业纳税评估采取多环节、多指标复合评估法,通过对企业销售房款收入、营业利润等涉税指标进行分析,对不同房屋类型、平均单价、建筑成本、已缴税款等方面进行横向、纵向比较,进而对企业收入、成本、费用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纳税人涉及的所有税种进行全面评估。

2.1 数据来源2.1.1 内部信息纳税人提供的信息:税务登记基本情况,房地产商预售商品房时应具备的“五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纳税申报表主表、附表及附属资料,财务会计报表、纳税人申报纳税相关的其他信息。

税收管理员日常管理所掌握的纳税人经营情况:楼盘开发面积、开发周期、开发套数、普通住房非普通住房以及商铺的平均销售单价、销售进度、建筑施工单位、建筑施工成本等各类与税收相关的数据信息。

地税部门征管信息:各项核定、认定、鉴定信息、税收会计统计报表信息、已开《纳税证明单》信息、销售不动产发票开具信息、稽查信息等。

2.1.2 外部信息土地部门:掌握政府与开发商签订土地转让协议的时间、价款和土地面积;建设部门:采集相关楼盘规划的建筑面积,容积率;房产部门:掌握商品房销售合同备案套数、备案时间、备案金额等明细情况,以及已办房产证套数、时间等相关信息;物价部门:按照国家要求明码标价原则,掌握每套商品房的销售单价;银行部门:掌握已售房屋按揭审批情况,按揭款发放金额;2.2 评估指标及预警值2.2.1 案头分析指标及预警值1、销售毛利率。

数据来源:企业损益表。

计算公式:(销售收入-营业成本)/销售收入*100%预警值:20%–30%原理描述:计算销售毛利率,该值小于20%,存在异常,可能存在隐瞒销售收入、多列成本、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销售毛利率越低,疑点越大。

2、销售业务收入变动率。

数据来源:企业损益表。

计算公式:销售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销售业务收入–基期销售业务收入)∕基期销售业务收入×100%。

预警值:10%–15%原理描述:计算销售业务收入变动率,判断纳税人是否存在帐外销售,是否错误使用计价方法,是否人为调整售房收入,是否存在销售未计收入、多列收入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与预警值比较,变动率小于-10%时为疑点,下降幅度越大,疑点越高。

3、销售业务成本变动率。

数据来源:企业利润表。

计算公式:本期销售业务成本∕本期销售业务收入×100%–基期销售业务成本∕基期销售业务收入×100%预警值:5%–10%原理描述。

计算销售业务成本变动率,该值大于10%时,提示异常,反映销售业务收入与销售业务成本增减不同步,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且上升幅度越大,疑点越大。

4、预收账款变动率。

数据来源:财务报表中的“预收账款”科目。

计算公式:(本期期末预收账款-上期期末预收账款)∕上期期末预收账款×100%预警值:10%–20%原理描述:计算预收账款变动率,该指标大于20%时,提示异常,可能存在隐瞒收入问题,且上升幅度越大,疑点越大。

5、销售收入变动率与销售成本变动率差异。

数据来源:来源于《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

计算公式:(本期销售收入净额–基期销售收入净额)∕基期销售收入净额×100%–(本期销售成本–基期销售成本)∕基期销售成本×100%预警值:-1%–-2%原理描述:计算销售收入变动率与销售成本变动率的差额,差额小于-2%时,可能存在少计收入、多转成本等问题,或原材料价格上涨、商品售价下调等现象,差额幅度越大,疑点越大。

6、销售收入变动率与销售利润变动率差异。

数据来源:来源于《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

计算公式:(本期销售收入–基期销售收入)∕基期销售收入×100%–(本期销售利润–基期销售利润)∕基期销售利润×100% 预警值:1%–2%原理描述:适用于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纳税人,计算销售收入变动率与销售利润变动率差额,差额大于2%时为疑点,可能存在未配比结转成本或销售税金及附加等问题,差距幅度越大,疑点度越高。

2.2.2 实地核查指标及预警值1、土地使用税申报差异率。

数据来源:通过到企业及相关部门调查核实登记应税面积,实际占用面积,已出售建筑面积,预计可售面积。

计算公式:{本期登记应税面积–∑〔本期分项目登记应税面积×(本期已出售建筑面积∕本期预计可售面积)〕–本期实际占用面积}∕本期实际占用面积×100%预警值:-10%原理描述:适用于征收土地使用税纳税人,用于房地产开发公司出售商品房计征土地使用税时应剔除的土地使用面积,该公司小于0时,即要减除已售房分摊的土地使用面积。

房地产开发公司土地使用税申报差异率小于-10%时,反映纳税人在计征土地使用税时应剔除已售房分摊的土地使用面积,比例越小,扣除的土地使用面积越多。

2、土地增值税计税收入申报差异率。

数据来源:到企业调查不同类型房屋收入额、预收账款、销售收入。

计税公式:本期转让房地产收入额–(本期预收账款期末数–基期预收账款期末数–基期预收账款期末数+本期销售收入)预警值:原理描述:适用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按收入乘以预征率预征土地增值税。

计算纳税户本期申报土地增值税计税收入与纳税户应申报的土地增值税计税收入的差额,纳税户应申报的土地增值税计税收入=本期预收账款期末数–基期预收账款期末数+本期销售收入。

基期预收账款期末数=本期上期的预收账款期末数。

该指标小于0时,提示异常,可能存在纳税人少申报土地增值税计税收入。

2.3 评估方法第三篇泰和县房地产行业税收征收管理办法第四篇行业评估案例赏析泰和县地税局房地产行业专项评估分析一、内容提要(一)行业基本情况我县目前共有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企业21户,主要集中在县城和工业园区,主要以开发普通住宅和商铺为主,占我县地税征管企业户数1071户的2%,2010年1-12月纳税总额6442万元,占同期我县地方税收总额30243万元的21%,其中营业税纳税总额3728万元,占同期我县地方税收总额的12%。

自2009年以来,泰和县因为开发土地面积储备急剧减少,导致可售面积也随之骤减,虽然房价不断走高,但短期内已经出现有市无房的状态。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至2009年县城可开发的土地储备量为800亩,但至2010年底县城储备的可开发土地不足300亩,老城区更是不足100亩;2010年经济危机后泰和房市的井喷态势,导致量价齐升,全年共完成销售面积30万平米,平均单价由2009年的1600上涨到2800元/平米,销售收入达到7.2亿元。

2011年上半年泰和县房地产行业共实现地方税收收入4300万元,我们分析既有市场波动的原因,也可能存在企业申报缴纳不到位的因素。

综合近几年来税收管理信息反映,目前我县房地产开发企业实现的税收虽然较大,但很多项目开发是挂靠外来开发企业资质开发,企业财务管理方面除少数几个大型楼盘开发企业帐务较健全外,绝大多数企业的帐务上预收收入、成本都核算都不是很到位,税务部门在税收征管上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控,该行业的征管一直也是我县地税系统急待破解的征管难题。

为此,市局在6、7月两个月在全市抽调了6名房地产管理专业人员对我县具有代表性的5个正在开发的项目进行了专项评估。

通过评估分析,科学合理地构建出我县房地产行业评估模型并据此修订和完善我县房地产行业税收管理办法。

(二)评估工作简介从近几年泰和县房地产企业自行申报的各项数据来看,该行业反映的利润率并不高,与外界对房地产业的暴利认同度和近几年泰和县房价大幅上涨有很大的偏差。

为进一步优化纳税评估工作职能,持续改进和完善纳税评估方法,堵塞行业税收征管漏洞。

我们筛选了五户具有代表性的正在开发销售的项目进行综合性评估,全面了解房地产企业在开发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核算情况,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业的税收管理,规范房地产业的核算和税收申报缴纳行为。

(三)评估初步成效经过一个多月对这五个项目的评估实践,发现了房地产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企业为了迎合炒房行为对已售房源不进行备案对预收账款不在帐面上反映;为了延迟纳税,对以工程款抵顶房款、不需办证的车库储藏间收入不入帐或人为设置两套帐;对土地使用税不按期如实申报;对预征的土地增值税人为按低税率进行申报等等,针对这些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评估人员及时督促指导企业进行整改,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纳税人自觉、如实、正确申报纳税,全面提高了该行业的税收管理水平,评估效果明显,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