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识图培训课件
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指引线和基准线的基本规定 机械制图 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
现行标准名称
机械制图 轴测图 机械制图 尺寸注法
二、标准动态
1985年 起 实 施 的 国 家 标 准 现行标准编号 分类 标准编号 *GB/T 4459.1-1984 *GB/T 4459.2-1984 特 殊 表 示 法 *GB/T 4459.3-1984 *GB/T 4459.4-1984 *GB/T 4459.5-1984 图形 符号 GB/T 4460-1984 GB/T 4459.1-1995 GB/T 4459.2-2003 GB/T 4459.3-2000 GB/T 4459.4-2003 GB/T 4459.5-1999 GB/T 4459.6-1996 GB/T 4459.7-1998 GB/T 19096-2003 GB/T 4460-1984 机械制图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 机械制图 齿轮表示法 机械制图 花键表示法 机械制图 弹簧表示法 机械制图 中心孔表示法 机械制图 动密封圈表示法 机械制图 滚动轴承表示法 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未定义形状边的术语和注法 机械制图 机构运动简图符号 现行标准名称
二、标准动态
1985年 起 实 施 的 国 家 标 准 现行标准编号 分类 标准编号 GB/T 17451-1998 GB/T 4458.1-2002 *GB/T 4458.1-1984 GB/T 17452-1998 GB/T 4458.6-2002 基 本 表 示 法 *GB/T 4458.2-1984 GB/T 4458.3-1984 *GB/T 4458.4-1984 GB/T 4656-2008 GB/T 16675.2-1996 *GB/T 4458.5-1984 *GB/T 131-1983 GB/T 4458.5-2003 GB/T 15754-1995 GB/T 131-2006 技术制图 型材及其断面的简化表示法 技 术 制 图 简 化 表 示 法 第 2部 分 : 尺 寸 注 法 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 技术制图 圆锥的尺寸和公差注法 机械制图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GB/T 16675.1-1996 GB/T 4457.2-2003 GB/T 4458.2-2003 GB/T 4458.3-1984 GB/T 4458.4-2003 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视图 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视图 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剖视图和断面图 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剖视图和断面图 技 术 制 图 简 化 表 示 法 第 1部 分 : 图 样 画 法
(单位名称) (材料标记) 标记处数 设计 分区
更改文重量 比例 (图样代号)
( 签 名 )( 年 月 日 )标
( 准 化( 签 名 ) 年 月 日 ) 阶 段 标 记
审核 工艺 批准 共 张 第 张
三、图面常识
4、比例(GB/T14690-1993 等效采用ISO 5455) 比例——图样中机件要素的线性尺寸与实际机件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 之比。 图样不论放大或缩小,图样上标注的尺寸均为机件的实际大小,而与 采用的比例无关。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 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表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除非另 有说明。 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一般以毫米(mm)为单位 。以毫米为单位时,不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一般情况下,一个图样应选用一种比例。根据专业制图的需要,同一 图样可选用两种比例,即某个视图或某一部分可采用不同的比例(例 如局部放大图),但必须另行标注。
三、图面常识
7、尺寸标注( GB/T4458.4-2003 )
7.1、基本原则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所使用的 比例及绘图的准确程度无关。 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它说明)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计 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若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 或名称。例如:角度为30度10分5秒,则在图样上应标注成“30º10´5″” 图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机件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视图上。 零件上的重要尺寸必须直接注出 避免出现封闭尺寸链 标注尺寸要便于加工与测量 7.2、尺寸的组成 图样上的尺寸包括四个要素: 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线终 端和尺寸数字、符号,如图所 示。
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
不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
三、图面常识
3、标题栏(GB/T14689-2008 等效采用ISO 5457) 标题栏包含更改区、签字区、名称代号区和其他区。其中更改区包括 标记、处数、分区、更改文件号、签名和日期,签字区包括设计、制图、 审核、工艺、标准化和批准等,名称代号包括材料名称、单位名称、图样 名称和图样代号,其他区包括阶段标记、重量、比例、张数等。
三、图面常识
1、图幅(GB/T14689-1998 ) 1.1、图纸幅面是指图纸宽度与长度组成的大小。为了方便图样的绘制、 使用和管理,图样均应绘制在标准的图纸幅面上。应优先选用表1-2所规 定的基本幅面尺寸(B为图纸短边,L为长边,而且L=B,有(A0、A1、 A2、A3、A4五种常用幅面)
三、图面常识
≥ A3
A4
三、图面常识
1.2.3、现新标准又新增一个投影符号,分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投影 识别符号,投影符号一般放臵在标题栏及代号区的下方。
三、图面常识
2、图框(GB/T14689-2008 等效采用ISO 5457) 图框是图纸上限定绘图范围的线框。图样均应绘制在用粗实线画出的 图框内。其格式分为不留装订边和留有装订边两种,但同一产品的图样只 能采用一种格式。
三、图面常识
三、图面常识
6、字体(GB/T14691-1993,等效采用ISO 3098/1及3098/2) 工程图纸上的字体均应做到笔画清晰、字体工整、排列整齐,间隔均匀 ,标点符号应清楚正确。汉字、数字、字母等字体的大小以字号来表示, 字号就是字体的高度,用h来表示。图纸中字体的大小应依据图纸幅面、 比例等情况从国标规定的公称尺寸系列中选用:1.8、2.5、3.5、5、7、 10、14、20(单位)㎜。
三、图面常识
7.3、常见尺寸标注案例
三、图面常识
三、图面常识
三、图面常识
三、图面常识
8、表面粗糙度( GB/T131-2006)
8.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及参数 零件加工表面较小间距的峰和谷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称为表面粗糙度。 国家标准中规定了三个评定表面粗糙度的高度参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微观不平十点高度Rz,轮廓最大高度Ry。 8.2、表面粗糙度符号
机械识图培训教材
苏州瑞波机械有限公司
糜红卫 二○一二年八月十日
目
录
一、培训目的 二、标准解读 三、图面常识 四、投影视图 五、图形分析 六、总结心得
一、培训目的
1、明确图纸是一种标准工程语言,是设计意图和实物制造 保持同一的主要交流载体。 2、提高设计和技术人员制图水平,完整正确表达产品的设 计意图。 3、生产人员要读懂图纸,掌握图形、符号和文字要传递的 信息,按图加工、装配和检验产品,提高成品率。
三、图面常识
三、图面常识
5、图线(GB/T17450-1998 GB/T 4457.4-2002 )
国家标准规定的基本线型共有15种型式,绘图时常用到其中的一小部分 ,如粗实线、细实线、虚线、点画线、双点画线、波浪线、双折线、粗点画 线等,各类线型、宽度、用途如表所示,各种线型的应用示例如图1-20。
三、图面常识
必要时长边可以加长,以利于图纸的折叠和保管,但加长的尺寸必须 按照国标GB/T50001-2001的规定,由基本幅面的短边成整数倍增加得 到,短边不得加长,如表1-3和表1-4及图1-12。
三、图面常识
1.2、其他: 1.2.1、基本图纸幅面:A0-A4,图幅A5已不再使用。 1.2.2、旧标准中附加符号有:对中符号,方向符号,剪切符号。新标准 规定只允许逆时针旋转图幅,(未旋转)按标题栏文字方向看图,(旋转后) 按方向符号看图。
三、图面常识
8.3、表面粗糙度的代号 表面粗糙度符号上注写所要求的表面特征参数后即构成表面粗糙度代号。
代号 意义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 糙度,Ra的上限值为 3.2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 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 3.2μm 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 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 为3.2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 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 3.2μm,Ra的下限值为 1.6μm 代号 意义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 糙度,Ra的最大值为 3.2μm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 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 为3.2μm 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 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 值为3.2μm 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 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 值为3.2μm, Ra的最小 值为1.6μm
尺寸界线要超出 尺 寸 线 至 少 2mm 尺寸线间距 不 少 于 7mm
尺寸界线
尺寸数字
尺寸线
尺寸线终端
三、图面常识
7.2.1、尺寸界线用来表示所注尺寸的范围界限,用细实线绘制,一般应与被标注 长度垂直,必要时才允许与尺寸线倾斜,如光滑过渡处的标注,但两尺寸界线仍 相互平行。其一端应从图样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引出,另一端应超出尺 寸线2~5mm。必要时可直接利用图样轮廓线、中心线及轴线作为尺寸界线。 7.2.2、尺寸线应用细实线绘制,标注线性尺寸时,应与被注长度平行,与尺寸界 线垂直相交,但不应超出尺寸界线外。互相平行的尺寸线,应从被注的图样轮廓 线由近向远整齐排列,小尺寸离轮廓线近。轮廓线以外的尺寸线,距最外轮廓线 间距不宜小于7mm,平行排列的尺寸线的间距为5~10mm,并应保持一致。图 样上任何图线都不得用作为尺寸线。 7.2.3、尺寸线终端一般用箭头或细斜线绘制,并画在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的相交处 ,如图,长度应为2~3mm。在机械图样中一般采用箭头的形式,在土建图样中 使用细斜线的形式。不好的箭头形式如右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