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共9篇)导读:本文是关于呼兰河传读后感(共9篇),希望能帮助到您!我阅读完了《呼兰河传》这本书,就被这本书的魅力吸引。
《呼兰河传》这本书出自于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之手。
萧红,现代女作家。
因为她的作品具有独特艺术魅力,被称为“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萧红以抒情的笔调、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直率朴拙的情趣共同构成了令人痴迷的“萧红体”。
《呼兰河传》这本书主要分成八章,作者一步步的介绍那个叫做“呼兰河”的小城,从呼兰河城的十字街一直介绍到呼兰河城的一个人物——冯歪嘴子。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章,这一章,小说中的第一个人物正式出场了,就是“我”的祖父。
本章主要讲了“我”的祖父和“我”在一起的快乐、温馨、美好的时光。
我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到了无穷无尽的魅力,诉说不完的美丽,回味不尽的艺术气息,忘不了的故事情节……这本书用它的朴素清丽、真挚感人打动了我那幼小的心灵。
这本书犹如一把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为我打开了这个智慧的天地。
《呼兰河传》,一本让人读了回味无穷的书;《呼兰河传》,一本让人忘不了的书;《呼兰河传》,一本“可遇不可求”的绝世好书!早听妈妈说过,读完《呼兰河传》就像看了一部悲剧结尾的电视剧一样让人难以释怀,总想找人说说,总想找人分担分担。
暑假来临之际,我就迫不及待地阅读了这本书。
文章一开始就写“严冬封锁了大地”,在这样的季节里,地皮冻裂了,人手冻裂了,就连小狗也冻得整夜整夜地叫,最直接的景物描写,一下就带我走进了寒冷的呼兰河小城,在这个小城里生活着一群平凡而又无知的人,他们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
跳大神,唱大戏,放河灯,他们总是把希望寄托在鬼神身上,一年四季他们老老实实地接受苦难加注在身上的考验,风霜雨地,受的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着自然的结果。
尽管每个人的人生都在禁受着一年四季的考验,但至少也该有奋斗和抗争吧,又怎么可能逆来顺受呢?可见呼兰河小城它就是一座没有思想和精神的死城,即使天上的太阳有时显得特别大,那也是没有温暖的。
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依然是祖父和祖父的园子,祖父就像那仅剩的一缕阳光,温暖着作者幼小的心灵,在这个园子里,作者就像那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成长;在这个园子里作者的世界绝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世界,而是宽广的;在这个园子里作者的笑声不知有多大,自己都会感到震耳了。
在这里,“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
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童年永远是最纯真,最美好的岁月,即便是作者后来有悲凉凄苦的人生,但这些美好的回忆依然温暖着她,支撑着她。
小说最让我心情低沉的是小团圆媳妇之死,作者虽没有具体写她挨打的过程,可是那“不分昼夜,一直哭很久……”可见她禁受了怎样的摧残和毒打。
到后来不哭了,愚昧而又迷信的婆家人左次右番地请胡仙,跳大神,闹神闹鬼,周围的人也说长道短,说死说活的,只到把十二岁的小团圆媳妇整死。
小说中另一个让我佩服的人物就是冯歪嘴子,他是个敢于追求又敢于抗争的勇敢者,当不幸降临,他失去了最爱的妻子还要抚养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左邻右舍都说他这回可非完不可时,他却照常地活在世界上,照常地负起他那份责任。
他就像是注入呼兰河小城的一股新鲜血液,让人振奋,让人改变,让人不向命运低头。
“从前那后花园的,而今不见了。
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物是人非,人去楼空,好一派荒凉凄惨的景象。
这让我想去李清照词中的那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记忆中那无人过问的往事已积满了灰尘,尽管回忆充满了苦涩,但也充满了温暖,所以作者忘却不了,难以忘记。
这两天读了《呼兰河传》。
一开始读,觉得味道怪怪的,老有一种调侃味道流露于字里行间;再往后读,心情逐渐变得沉重起来,感觉作者的平实的叙述中似乎在揭示国民的劣根性,再后来,感觉就更复杂了,一时间觉得说不清楚。
于是,去了解作者萧红,了解此书的创作背景。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笔锋犀利,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
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
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
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
作者在写完《呼兰河传》两年后去世,葬于香港的浅水湾。
《呼兰河传》是萧红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的。
作者写了她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北方小城镇的单调的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
它在艺术形式上是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
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
茅盾曾这样评价她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有讽刺,也有幽默。
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
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呼兰河传》前四章,作者以画家的笔墨描绘出呼兰河的风俗人情画面,可谓多姿多彩,生动自然,又创造出一种散文诗的意境,纯朴清新,一种别样的美。
“天空是灰色的……而且整天飞着清雪。
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嘴里边的呼吸,一遇着严寒好像冒着烟似的,七匹马拉着辆大车,在旷野上成串的一辆挨着一辆地跑,打着灯笼,甩着大鞭子,……这批人马在冰天雪地里边竟热气腾腾的了。
”多么典型的东北小镇,多么有意境!那卖馒头的老者,脚踏有圆滚滚的鸡蛋大冻掌子的鞋子,背着箱子颤颤惊惊地往前走,眼睛晴挂着霜,胡子的冰溜沉甸甸的……大泥坑子、卖麻花的、卖豆腐的、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逛庙会、祖父的后园、玫瑰花、狗尾草、火烧云……读吧,小镇的童年生活皆历历在目。
“拉大锯,拉大锯,老爷(外公)门口唱大戏。
接姑娘、唤女婿,小外孙也要去。
”……听吧,有趣的童年歌谣亦声声入耳。
作者信笔写去,自然而洒脱,毫不娇柔造作。
小说的后几章写了漏粉的生活,虽贫苦却能苦中作乐,让人感到一种凄凉和悲哀。
写小团圆媳妇被折磨死,周围邻居评头品足,使人既为他们的愚昧狠毒而痛恨,也为他们被毒害不觉悟而痛心。
最后写王大姑娘同磨官冯歪嘴子的爱情,让人不禁为他们的勇敢,为他们顽强的生命力而赞叹。
特别欣赏作者的语言风格。
读文章,感受作者娓娓道来,感受语言中透出的机智的幽默。
你绝不会因为一个个情景的有趣而欢笑,即使有笑也是沉重的,凄凉的,含着眼泪的。
让我们既同情呼兰河镇老百姓的的不幸,又原谅他们的麻木。
最喜欢“祖父的后园子”,有诗一般的意境,童话般的情调,有祖父的庇护、娇惯、溺爱中那种悠然恣意的任性的成长快乐。
真好!合上书,觉着茅盾先生的评价真是太到位了,《呼兰河传》——如诗、如画、如歌!《呼兰河传》读后感500字范文1“它是一篇叙事诗,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是一串凄婉的歌谣。
”着名的文学家矛盾这样评价过《呼兰河传》这本书。
最近,我也认真地品味了这本书,不由得啧啧赞叹。
《呼兰河传》是作者萧红的回忆录。
她用孩子的角度记叙了她自由的童年,以及呼兰河这个小镇的各种事。
这本书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写,但是,都能看出作者对祖父和菜园子的喜爱及对当时封建社会的绝望。
《呼兰河传》里写的最大的是祖父的菜园子。
这里,用了许多拟人的手法把动物、植物都写得栩栩如生,同时也特别突出“自由”的意思。
看着“祖父种菜,我就种菜……”“玉米想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到天上去,也没人管……”等句子,心里不觉“看”到了一些场景“菜园子很大很大,到处种满了植物,青一大片,黄一大片……哇,真令人大开眼界呀!院子里的昆虫也不少,东边几只蝴蝶,西边几个蚂蚱,整个园子都活了。
”看到那些句子,联想到那些画面,我不禁羡慕起萧红来了。
但是,可怕的封建社会,很少有像萧红那样拥有幸福的生活,更多的是可怕与凄凉。
《呼兰河传》中也写了不少可怕的生活及对封建时代的痛恨,主要写了:“有一家人娶了小团圆媳妇,然后把她折磨死了。
我看后,一下子觉得可怕,毕竟,一个人被活生生地折磨而死,是多么的可伶、可悲的。
我想,封建社会中,这样的事情举不胜数吧。
《呼兰河传》是一本好书,是一本值得后人去研究的书,希望大家有机会都能好好地读一读。
呼兰河传读后感500字范文2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我百感交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真为被残忍的宗法社会折磨死的人们而感到愤愤不平!20世纪20年代,中国东北呼兰河畔一个小县城里的故事。
生活犹如河水一样平静地流淌,但是宗法社会本质是残忍的。
这不,书中的老胡家小团圆媳妇被愚昧的人们折磨死了。
当然不止小团圆媳妇,还有王大姐,也在愚昧的冷眼中难免一死。
这大约又是宗法社会的波澜吧。
书中还记叙了冯歪嘴子的一些生活经历,使我悟出了平静是坚韧的生活。
作者的童年是寂寞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但却让作者难以忘怀。
是呀,童年的美好时光谁能忘却得了呢?它是我们成长的背影,我们应该牢记这些童年的美好时光。
不知不觉,我陷入了沉思……在记忆的心扉中,童年时代的生活好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
在我很小的时候,十分地快乐。
在春天,我可以无忧无虑地在公园里玩耍;在夏天,我可以在树下快乐地乘凉;在秋天,我可以在田地里自由自在地嬉戏;在冬天,我可以尽情地打雪仗、堆雪人。
确实,童年生活十分的无拘无束、快乐。
但是,作者的童年是寂寞的,而且那时的宗法社会是残酷的,为此许多人被折磨死了,这是多么不公平!现在,我们的童年时代是幸福的。
童年是一本好书,你要去阅读,去发现,这样,你就会发现童年的无穷乐趣。
《呼兰河传读》后感200字范文1这本书是萧红所写的一本侧面感谢祖父的书,她以轻松自然的笔调写了自己童年的事情。
萧红小的时候家里有重男轻女的习惯,所有的亲人当中,只有祖父一个人疼她,她童年的玩伴也只有祖父一个人。
所以,萧红在书中用了大量的笔墨写了她和祖父之间发生的事,而对其它事情几乎只是一笔带过,在萧红心中,也许永远记住这些事,就是对祖父表达感恩的最好行动吧。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也要学会如何感恩父母,感恩亲情。
有时,一件很小的事情也能表达感激之情,也能让父母欣慰,因为他们需要的回报很小,就是要让我们从小学会感恩。
呼兰河传读后感200字范文2《呼兰河传》是一部萧红回忆童年的自传体小说。
小说回忆了“我”和外祖父游玩时、“我”家的后院、大泥坑、看庙、小团圆媳妇、和冯歪嘴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