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测试--营养与健康【知识要点】1、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也叫碳水化合物,也是人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
2、葡萄糖的特征反应――可用来鉴别葡萄糖的存在。
①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又叫银镜反应;②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与新制Cu(OH)2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该反应可用于检验糖尿病。
3、淀粉是一种重要的多糖,分子式 (C 6H 10O 5)n ,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淀粉的特性:碘能使淀粉溶液变成蓝色。
这是实验室检验淀粉存在的重要原理。
4、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油脂是热值最大的营养物质。
5、氨基酸属于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氨基酸的分子中既含有氨基,又含有羧基。
6、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 、H 、N 、O 。
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蛋白质的基石是氨基酸。
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催化剂。
7、蛋白质的性质 (1)盐析:在鸡蛋白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溶液(如硫酸铵或硫酸钠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盐析是物理变化,可逆,可用来提纯、分离蛋白质。
(2)变性:蛋白质遇到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紫外线、福尔马林(甲醛溶液)等化学物质或加热时发生凝结,这个变化称为变性。
变性是化学变化,不可逆。
8、维生素是参与生物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不提供能量。
维生素A 又称视黄醇,是与视觉系统关系密切的一类物质,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在胡萝卜等蔬菜和鱼肝油中含量较高。
如缺少,人易患夜盲症等。
维生素C 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存在于新鲜水果及蔬菜中,溶液显酸性。
维生素C 能防治坏血病,又称为抗坏血酸。
维生素C 的化学特性是容易失去电子,有较强的还原性,可将Fe 3+、I 2还原。
维生素C 易溶于水,易被氧化,遇热易分解。
【巩固练习】1、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类基本营养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试管中加入0.5g 淀粉和4mL20%的H 2SO 4溶液,加热3~4min ,然后用碱液中和试管中的H 2SO 4溶液。
①淀粉完全水解生成的有机物分子式为C 6H 12O 6。
②若要检验淀粉已经发生了水解,可取少量上述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填试剂的名称),加热后再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若要检验淀粉没有完全水解的,可取少量上述溶液加入几滴碘溶液,应观察到溶液变蓝。
(2)油脂在人体内通过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再氧化 分解,为人体提供能量。
(3)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氨基酸是一种两性 物质。
请在虚线方框内写上适当的化学用语,将氨基酸的通式补充完整。
2、维生素C 的结构简式如右图,它的分子式是C 6H 8O 6。
由于它能防治坏血病,又称为抗坏血酸。
在维生素CR —C — H NH 2 COOH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变红,说明维生素C溶液具有酸性;在维生素C溶液中滴入少量蓝色的含有淀粉的碘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褪色,说明维生素C具还原性。
中学生每天需补充约60mg维生素C,下列物质中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是A。
A.辣椒B.鸡蛋C.米饭D.青霉素3、维生素A(见右图)是一切健康上皮组织必需的物质,缺乏维生素A时会引起儿童发育不良,导致夜盲症、皮肤干燥等多种病症。
(1)一定条件下,维生素A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填“能”或“不能”)。
(2)维生素能使溴水褪色(填“能”或“不能”)。
(3)1mol维生素A分子最多可跟5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4)维生素A属于脂溶性维生素。
【知识要点】1、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
为了防治碘缺乏病,可食用加碘盐,也可食用含碘丰富的海带、海鱼等海产品。
碘在加碘盐中以KIO3的形式存在。
2、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种。
如果体内缺铁,人易患缺铁性贫血;儿童缺铁还可能造成智力发育迟缓。
3、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给食品着色:一是在食品中加入着色剂(色素);二是在食品中加入发色剂。
一般用天然色素或人工合成色素作着色剂。
食品中使用的发色剂本身并不是色素,如肉类腌制加工过程中,加入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使腌制好的肉类制品呈现鲜艳的红色。
但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在肉类腌制过程要严格控制用量。
4、调味剂用于改善或改变食品的口味。
常见的调味剂有咸味剂(如食盐)、酸味剂(如食醋)、鲜味剂(如味精)、甜味剂(如蔗糖)、辣味剂(如辣椒粉)、食用香料(如香精)等。
5、疏松剂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使食品内部形成均匀致密的海绵状多孔组织,使食品酥脆、疏松。
常用的疏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疏松剂等。
6、为了使食品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色香味和口感,人们常在食品或食品包装中加入化学防腐剂。
我国允许使用的的防腐剂有苯甲酸、苯甲酸钠等。
【巩固练习】1、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错误的是(A)A.调味剂——亚硝酸钠B.防腐剂——苯甲酸钠C.疏松剂——碳酸氢钠D.着色剂——叶绿素2、现有下列五种物质A.食盐B.碳酸氢铵C.苹果汁D.葡萄糖E.青霉素,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富含维生素C的是C;可直接进入血液,补充能量的是D;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之一的是E;既可作为调味剂,又可作为防腐剂的是A;可作为食品疏松剂的是B。
3、碘缺乏症遍及全球,为控制该病的发生,较为有效的方法是食用加碘食盐。
(1)合成下列哪种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是碘的是B。
(填序号)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2)长期生活在缺碘山区,又得不到碘盐的供应,易患C。
(填序号)A.甲状腺机能亢进B.佝偻病C.地方性甲状腺肿【知识要点】1、抗酸药主要用于治疗胃酸分泌过多的疾病,其主要成分为能中和盐酸的化学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等。
2、解热镇痛药能使发热病人的体温降至正常,并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阿司匹林是第一种人工合成药物,属于解热镇痛药。
3、磺胺类药物是最早用于治疗全身性感染的人工合成抗菌药。
磺胺类药物的发明,使原来死亡率很高的肺炎、脑膜炎等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4、抗生素能抑制某些微生物(细菌、真菌等)生长或能杀灭某些微生物的一类物质,又叫消炎药。
青霉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种天然抗生素,可从青霉菌的培养液中提取得到。
青霉素对人体细胞的毒性很低,但如果使用不当,容易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在用药前一定要进行皮肤试验。
【巩固练习】1、抗酸药物的种类很多,某品牌抗酸药的主要成分有糖衣、碳酸镁、氢氧化铝、淀粉。
①写出该抗酸药发挥功效时的离子方程式:MgCO3 + 2H+ = Mg2+ + H2O + CO2↑、Al(OH)3 + 3H+ = Al3+ + 3H2O。
②淀粉在抗酸药中作填充剂、粘合剂,淀粉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转化为(写分子式)C6H12O6。
2、生活中常用药品很多,如:①碘酒、②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淀粉等)、③青霉素、④阿司匹林、⑤葡萄糖注射液。
(1)上述物质中属于抗生素的是③(填写序号);(2)上述物质中属于解热镇痛药的是④(填写序号);(3)低血糖病症发作时,喝葡萄糖水可快速见效。
葡萄糖作为营养剂供给人体能量,在体内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氧化反应。
(4)下列关于药物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常用于外敷消毒B.长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可预防疾病,没有毒副作用C.使用青霉素可直接静脉注射,不需进行皮肤敏感试验D.随着平价药房的开设,生病了都可以到药店自己买药服用医治,不用到医院就诊主题2 生活中的材料【知识要点】1、金属的腐蚀是指金属或合金与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化学反应而腐蚀损耗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2、生活中最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有玻璃、陶瓷和水泥,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又称为传统的硅酸盐材料。
3、从高纯度的二氧化硅熔融体中,拉出直径约为100μm的细丝,就得到光导纤维,其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
4、有机高分子材料按性能和用途一般可分为塑料、橡胶、纤维以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等。
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5、天然纤维中植物纤维属于多糖,动物纤维属于蛋白质。
【巩固练习】1、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化学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基础。
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正确是(B)A.生活中的玻璃、陶瓷、水泥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其生产原料都需要使用石灰石B.合金材料钢铁里的铁和碳在潮湿的空气中因构成许多原电池而易发生电化学腐蚀C.居室装修材料如化纤地毯、三合板、花岗岩等均会释放出污染空气的甲醛气体D.造成“白色污染”的聚氯乙烯塑料在日常生活中可用来进行食品包装2、(1)由光导纤维组成的光缆可以代替通讯电缆,用于光纤通信,传送高强度的激光。
光导纤维主要成份的化学式是SiO2。
(2)生活中的玻璃、陶瓷、水泥属于的硅酸盐,其生产原料不需要使用石灰石的是陶瓷。
塑料制品给人类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请你提出一项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研制可降解塑料等。
(3)金属腐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更容易被腐蚀,主要原因是钢铁里的铁和碳构成许多微小的原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
(4)明矾溶于水形成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质生成较大颗粒而发生凝聚,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主题3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基础知识】1、人们常用空气污染指数API来表示空气的质量。
空气质量指数是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
空气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好,对人类健康越有利。
2、臭氧层受损:臭氧层受损的原因是氟氯烃的使用和排放。
氟氯烃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分解出氯原子,促进臭氧的分解。
3、温室效应:产生温室效应的物质主要有CO2等。
4、酸雨: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5.6,这是因为CO2溶解在水中的缘故。
酸雨是指pH<5.6的降水,主要是人为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
5、汽车等机动车尾气净化装置里含有钯等过渡金属元素作催化剂,尾气通过净化装置后,高温其中的有害气体NO、CO转化为无害气体,反应方程式为:2CO + 2NO === 2CO2 + N2。
6、重金属离子有毒,它们能在生物体内积累不易排出体外,危害很大。
7、所谓“白色污染”指的是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废塑料制品造成的污染。
防治“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减少利用、回收利用、研制可降解塑料等。
【巩固练习】1、我国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石油和煤,其中硫燃烧生成的SO2是形成硫酸型酸雨的主要因素。
因此,我们需要对石油和煤等燃料进行脱硫处理。
例如向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反应高温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CaO + CO2↑、CaO + SO2 = CaSO3、2CaSO3+O2=2Ca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