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趣味数学课程纲要
6、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
程
内
容
及
课
时
安
排
第一周
数学广角 2课时
第二周
火眼金睛-------观察家 2课时
第三周
变形金刚 2课时
第四周
数 螃 蟹 2课时
第五周
我长高了 2课时
第六周
小小故事会 2课时
第七周
除 法 应 用 2课时
第八周
剪 一 剪 2课时
课程
实施
1、以新课程的理念和新课程纲要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知识水平为依据,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敢于质疑,乐于讨论、探究各种现象,喜欢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评价的方法很多,内容也很广。也可以由学生自我评价,觉得自己对这种学习是否有兴趣,有没有一种成就感;可以学生互评,特别是实践操作方面,学生互评,其实也就是一个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还可以由家长来评价,评价自己的子女、评价训练的方式,方法和取得的成绩;当然辅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辅导教师可以通过考勤、考核、课内外的表现,学习的兴趣,多层次多方位地给予评价。
课程
目标
(4—6条)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
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5、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
教学难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学情
分析
(包括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这学期担任二年级趣味数学的教学,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方面能够做到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基本掌握老师所讲的基础知识;课下,能够按时、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趣味数学的开设,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好数学,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阔学生思路和视野。在本学期活动课的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本学期的努力,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应有所提高。
审议
意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时家庄小学趣味数学课程纲要
科目名称
小学趣味数学
课程类型
校本课程
适用年级
二年级
设计教师
时亨存
需要课时
18课时
编制时间
2016年10月
教材
分析
(包括本册教材在本门课程和年级段的地位与作用,及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
《趣味数学》课程就是要把“数学有趣,数学有用,数学不难”的理念放在第一位,故名“趣味数学”。本课程让孩子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把数学与儿童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学生学起来也亲切、自然,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活动,实现数学观念的构建,促进知识结构的优化。学习内容以数学游戏、数学故事、数学实践活动为主。
2、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和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课前让学生准备好学具,课上组织好每一个教学活动,把每一个教学设计都落实下去。
课程
评价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学习经验,不能单纯地以知识点的掌握来评价一个学生。要让学生终身受益,就要使他们获得思想方法的指导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养成一种科学精神及态度。评价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是首要的。当然,操作能力、实践活动、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的评价也十分必要的,总之是不能单纯以一张试题来评价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