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定纤维素酶活实验方法总结及优化方案

测定纤维素酶活实验方法总结及优化方案

DNS法测定酶活实验方法总结及优化方案
目前纤维素酶没有统一的测定方法,诸多因素影响纤维素酶酶活测定大小的比较。

选择适宜的酶活测定条件,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可根据有关资料中采用的测定条件,以及通过控制变量法对酶活力测定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目前实验室采用测酶活方法:
1、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
530nm比色。

2、酶活测定方法:
考虑到酶液中培养基成分会对吸光值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空白管0还是采用先将酶高温灭活的方法,后面保持实验条件一致,显色时间与标准曲线的显色时间保持一致。

单位酶活的计算:T n k OD ml U 1000
1
)/(⨯⨯⨯=酶活力 n :稀释倍数; K :曲线斜率; T :反应时间,min ; 1000:mg 换算成ug.
以下是近期所做的实验结果:
葡萄糖标准曲线
两种产纤维素酶细菌不同测试结果
测定结果
实验结论:从以上几种对酶液的处理方法来看,183的酶活要比R2高,两种菌都是以胞外酶为主。

目前尚没找到有关于加缓冲溶液并且超声破碎的文献,所得测量结果与前面三种方法均不符,这一步需另外探索。

根据《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条件研究》(夏服宝等,《饲料工业》2005年第26卷第16期)和《影响纤维素酶活力测定的几个因素》(刘妙莲等,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这两篇文献,实验室可先从底物浓度、温度、DNS用量、显色时间以及对菌体的超声破碎时间这几方面进行探索,进而优化实验方法。

刚果红染色法: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
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另一种是在倒平板
时就加入刚果红。

方法一在长出茵落的培养基上,覆盖质量浓度为1 mg
/mI。

的CR溶液,10~15 min后,倒去CR溶液,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l mol/I。

的NaCI溶液,15 min后倒掉NaCl溶液,此时,产生纤维素酶的
茵落周围将会出现透明圈。

方法二配制质量浓度为10 mg/mI。

的CR溶液,灭菌后,按照每200 mI。

培养基加入1 mI。

的比例加入CR溶液,混匀后倒平板。

等培养基上长
出茵落后,产生纤维素酶的菌落周围将会出现明显的透明圈。

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比较刚果红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上的应用已经
有超过20年的历史,课本中给出了两种方法。

方法一是传统的方法,缺点是操作繁琐,加入刚果红溶液会使菌落之间
发生混杂;其优点是这样显示出的颜色反应基本上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

方法二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不存在菌落混杂问题,缺点是由于在纤维素
粉和琼脂、土豆汁中都含有淀粉类物质,可以使能够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出
现假阳性反应。

但这种只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产生的透明圈较为模糊,因为培养基中纤维素占主要地位,因此可以与纤维素酶产生的透明圈相区分。

方法二的另一缺点是:有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色素的能力,它们在长时间培养过程中会降解刚果红而形成明显的透明圈,与纤维素分解菌不易区分。

测酶活的方法主要有这两种刚果红法主要是操作简便,但是准确率不高。

DNS 法操作很烦但是准确率较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