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村村通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村村通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81村村通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刘鹏飞 苍山县公路局安全科摘 要:当前村村通公路养护存在养护意识淡薄、责任机制不清、养护制度不健全的不足,要实现村村通公路建设目的,必须坚持建养并重,明确养护责任,以制度为引导,推动村村通公路养护。

关键词:村村通;养护;责任机制公路交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旅客、货物周转的重要作用,其便捷、快速特点决定了它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我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20577.5公里,有效改善了农村出行条件,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

然村村通公路在养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制约了村村通公路作用的发挥。

本文通过详致分析村村通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村村通公路养护建议。

1 村村通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我国公路养护是按照“县道县管、乡道乡管”的养护原则进行,对村道的管理和养护缺乏必要的养护机制。

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超过了120万公里,如何有效开展村村通公路养护工作,确保村村通公路有效发挥其作用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当前,我国村村通公路养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村村通公路养护工作仍旧存在养护意识淡薄的特点。

由于我国传统公路养护机制并未涉及村村通公路,基层管理片面的认为采用混凝土修筑的道路养护工作是白费力气。

在这样思想的指导下,村村通公路养护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从百姓角度分析,沿线百姓在公路晾晒粮草、占道堆放甚至毁坏公路路基,严重损害了公路正常作用的发挥,给村村通公路安全运行带来严重隐患。

其次,缺乏公路养护责任机制。

在传统的养护机制下,村村通公路出于无人管养的状态。

大规模的村村通公路建设使通车里程大量增加,出现问题时往往由沿线村委承担修补,囿于资金、劳动力等问题,这些修补大多效果较差。

村村通公路养护尚未建立起专业的、稳定的养护队伍,资金缺口较大。

尽管国家或省级财政对村村通公路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但也仅仅能满足村村通公路养护人员劳务费用和小修小补。

对村村通公路出现的基本病害无法进行有效修补和维护,加之缺少必要的设备,基本养护工作难以开展,直接导致村村通公路状况堪忧。

最后,缺少公路养护管理运行机制。

当前我国公路养护按照逐级负责的原则进行,而这一养护机制并未涉及村村通公路的养护制度。

在管理制度上,缺乏相应的制度引导和激励机制,特别是对农村公路养护考核并未纳入乡镇领导考核体系中,导致公路养护工作政策保障缺乏。

村村通公路养护存在的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村村通公路养护存在众多问题,导致村村通公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出台相应的措施,确保村村通公路安全畅通,切实有效的发挥村村通公路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2 完善村村通公路养护制度建议推动村村通公路养护制度建议必须贯彻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施意见》,严格按照有路必养,养必见效,有路必管,关闭到位的基本原则,明确公路养护职责,规范管理行为,强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确保村村通公路的安全畅通。

针对上文谈到的问题,完善村村通公路养护制度建议必须做好以下工作:2.1 强化养护意识,重视政策宣传养护意识薄弱是当前村村通公路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制定和完善村村通公路养护制度过程中,必须强化养护意识,重视养护政策宣传。

村村通公路工程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建设村村通公路与公路养护工作同样重要。

首先,要端正认识,村村通公路大多采用混凝土结构,这一结构与沥青结构相比较而言对养护工作的要求更高。

公路建成通车后,要积极出台相应的养护知识宣传政策读本,引导基层领导干部和群众重视村村通公路养护工作,强化养护意识。

其次,强化政策宣传,引导广大村民正确使用公路。

针对当前村民不当使用情况,强化交通安全和公路养护意识宣传,坚决杜绝在公路上晾谷打场,堆放物品,确保公路的安全畅通。

对破坏路基。

路面的行为要严格处罚措施,以有效缓解当前养护工作压力。

2.2 明确责任机制,养护责任到人针对当前村村通公路养护责任机制不清的现状,要严格贯彻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施意见》,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明确责任,协调运转的原则,确保村村通公路养护工作责任到人。

具体而言,县级公路交通管理部门应成立相应的公路养护管理办公室,统一负责辖区内的村村通公路养护管理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机制,乡级行政机关应安排专门管理人员具体负责辖区村道的路政管理和路产路权保护工作,并建立相应的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站,有专门人员负责养护工作。

村民自治组织接受公路养护站的统一领导,分段负责公路养护工作。

积极推动责任到人的监督激励考核机制,对养护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体进行嘉奖,严厉处罚怠于履行养护工182作,因怠于履行掩护职责造成公路隐患的由相应集体承担恢复责任。

2.3 构建公路养护管理运行管理制度健全村村通公路养护管理制度,以制度为先导,推动农村公路建养并重,切实保障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

构建公路养护制度应该着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首先,构建公路养护激励机制,通过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相关责任主体重视公路养护,对在养护中表现突出,成果卓著的要给予重奖,切实保障公路养护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得到激励。

把公路养护工作纳入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之中,乡镇领导和基层自治组织负责人考核指标予以对待。

其次,构建资金保障制度。

多渠道筹措养护和管理资金,建立稳定的养护资金保障体系,规范养护资金的管理使用,严格专项资金的申请、拨付和使用,做到专款专用,建立纪检、财政、审计多重的监督检查和监督制度。

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确保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安全。

最后,构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培训制度。

积极推动专业、相对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队伍建设,以养护站为中心,组建涉及技术、审计、预算等专业性较强的养护小组负责公路养护和管理。

对专业人员进行定情培训,以推动其符合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1]王志华.村村通公路应加强养护和管理[J].乡音 ,2007,8.[2]徐锋.山东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万公里[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0,7.及时发现并消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纠正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排查处理重大安全隐患。

掌握安全生产状态和寻找改进需求的方法、手段。

工程不尊重科学,靠长官意志来决定工程工期时间长短,大搞违反客观规律盲目赶工期的献礼工程,总认为安全是短期行为,弄虚作假。

诸如,不按规范投资永久性的安全设施建设,为了“经济效益“,能省则省,目光短浅,总以为做一个工程,几个月或年把时间就完工了,即使有此安全不到位,拖一拖也就过去了,最终酿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1.3 监理人员安全监理职责不到位监理人员安全监理职责不到位。

起不到安全管理的“第二道防线”的作用。

在施工管理中,部分监理、企业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分工不明确,有的监理项目部未设专职安全监理人员,人员执业资格不符合规定,有的工作人员无证上岗,部分项目总监兼职项目多,达不到在岗在位的要求;有的监理人员只注重对施工质量、速度和投资的监控,不编制安全监理方案,监理实施细则中不编制安全监理细则,旁站不到位,对一此管理混乱、安全隐患严重的工地,不提出书面安全监理意见,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隐患整改通知书,不履行法定的安全监理责任监督整改,也不向相关单位和建设行政主管报告,致使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无人过问。

2 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为从根本上改变影响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不利因素,保障安全生产,笔者认为应在实际施工中走出一条规范化的建筑安全管理之路。

2.1 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充分利用职工夜校、农民工业余学校和各类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工学校等有关培训单位或机构,对新录用的职工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46条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37条的要求,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岗前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必须通过培训让他们了解安全施工操作知识和机械设备操作规程,未经培训教育合格人员,一律不得上岗。

2.2 推行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巩固和开展好建筑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地方建设主管部门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知识与业务专业技能大提高”“安全生产月进工地”“安全生产大检查”等系列活动,使得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由抽象变具体、由无形变有形、由“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及“我能安全”。

2.3 提高全员安全素质,保障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全面提高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岗位操作人员的安全素质,自觉地遵章守纪,履行自己的安全职责,才能真正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使施工管理人员和工程施工人员清楚地认识到建筑安全生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树立安全就是形象,安全就是发展,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

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个,承担着安全生产的法律责任。

2.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a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

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培训。

b )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规章制度,上班前严禁喝酒,工作时间不准嘻戏打闹,现场内不准光脚、穿拖鞋(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带小孩进入施工观场)。

c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d )作业人员不得朝下抛扔材料、工具、废弃物等。

e )随时清理现场,做到活完脚下清,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f )施工现场所有的通道口、预留洞口等危险处所,设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按规定应有防护措施,请注意安全。

g )使用中小型电动工具,必须有可靠的防电保护措施。

电线不得随意乱接、乱拉。

使用照明灯必须是低压照明,不得使用高压照明。

所有临时电必须现场专设人员进行操作,其他人员不得私自拆装。

h )及时检查机械各部件的状况,发现隐患,立即报告负责人进行修理和完善,确保机械安全运转。

i )严禁带电作业和冒险作业,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决不准发现隐患不整改作业等。

3 结语总之,防范工伤事故的发生贵在坚持走规范化的安全管理之路。

贵在提高全员安全素质,保障建筑施工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1]王德轩,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福建建筑2008(08).[2]潘炎棠,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个问题[J]建筑安全2011(02).(上接第180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