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课件
2004)
1 总则 2 术语与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目录
3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
4 养护安全设施
5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5.1 基本要求
5.2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6 二、三级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6.1 基本要求 6.2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在布置
7 特大桥桥面和隧道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7.1 基本要求 7.2 特大桥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60
40
40
600
450
300
40
50
30
30
警告区
上游过渡区 缓冲区
作业区
下游过 渡区
终止区
① 警告区
从作业控制区起点设置施工标志到上游过 渡区之间的路段,用以警告车辆驾驶员已经进入养护 维修作业路段,按交通标志调整行车状态。
警告区最小长度
位置
公路等级
设计速度(km/h) 警告区最小长度(m)
路段
7.3 隧道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8 平面交叉口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9 收费广场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10 养护维修安全作业 10.1 公路养护维修安全作业 10.2 桥梁、隧道养护维修安全作业 10.3 冬季除雪安全作业 10.4 雨季安全作业
10.5 雾天养护维修安全作业 10.6 山区养护维修安全作业 10.7 清扫、绿化养护及道路检测安全作业 10.8 养护维修机具安全操作
规程基本要求
1)在进行养护作业前,应进行施工交通组织设计,制定安全和通 畅保障方案,并报有关部门批准。
2)作业控制区布置应考虑养护作业的内容与要求、时间和周期、 交通量、经济效益等因素,安全设施布设必须合理、前后协调, 起到引导车流平稳变化的作用。
3)公路养护作业单位应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 人员,实施对养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GB5768—2009; 行业标准,《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技术规范
按效力等级:
强制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 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 的标准。
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2009和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 2004。
高速的交通流和复杂的现场作业环境容易造成公 路养护作业的高风险性
同时由于养护作业必须占用部分车道,容易形成 道路瓶颈,造成交通不畅和堵塞,
一旦养护作业安全管理不力,交通标志、安全设 施摆放不完善,或驾驶、施工人员稍有疏忽,极 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
高速公路、一级公 路
二、三级公路
各类平面交叉口 --
120,100 80,60 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0 40 30
1600 1000 1000 800 600 400 200
② 上游过渡区
1. 目的:是保证车辆平稳地从封闭车道的上游横 向过渡到缓冲区旁边非封闭车道的路段。
2. 作用:要通过设置于警告区内的交通标志告诉 车辆驾驶员前方将要发生什么,行车状态按照 沿路所设的交通标志牌的指示而随时改变。
图例 二 养护维修作业设施图例
三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图 四 养护维修作业交通标志设置图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养护安全作业控制区规定
养护安全作业规定
目的: ⑴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⑵车辆的安全运行。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技术规范
标准的分类
按适用范围: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举例: 国家标准,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
附录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条文说明 1 总则
3 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 4 养护安全设施 5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6 二、三级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7 特大桥桥面和隧道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8 平面交叉口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9 收费广场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布置 10 养护维修安全作业
长度:缓冲区H的最小长度宜取50m。对交通量特别 大的路段 H≥100m,弯道陡坡路段视情况加长,最 大限度的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缓冲区域只留一个 车道供车辆通行。
设置:在缓冲区不准养护维修人员在其内活动,不 准堆放东西;缓冲区可设置防冲撞装置,以加强防 护作用。
二、公路养护作业控 制区
1. 作业控制区定义作用 2. 作业控制区设置规定
二、养护作业控制区
养护作业区共分为6个区域组成: 1. 警告区S 2. 上游过渡区Ls 3. 缓冲区H 4. 工作区G 5. 下游过渡区LX 6. 终止区Z
公路养护作业施工控制区布置
超车道
中间带
行车道
施工作业区
100
80
封闭车道宽度(m)
限制车速(km/h)
3.0
3.5
3.75
60
70
90
40
30
40
20
10
路肩封闭宽度(m)
限制车速(km/h)
1.5
1.75
2.5
90 40
3.0 3.5
60
20
20
30
40
50
40
20
20
10
③ 缓冲区
定义:是上游过渡区到工作区之间的路段。
目的:防止驾驶员判断失误,从上游过渡区闯入工 作区,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的损坏。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主要内容
1. 《规程》概况说明 2. 养护作业控制区 3. 养护作业安全设施 4. 养护作业控制区的布置 5. 养护维修安全作业规定 6. 养护作业工作流程 7. 新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修订内容
一、规程概况说明
规程基本内容 规程基本要求
公路养护作业的安全风险
公路路面养护施工作业通常是在不封闭交通的情 况下进行
4)公路养护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教育,遵守各项安全技术 操作规程。
5)应加强养护安全作业的管理,明确有关各方职责: 公路管理单位或经营单位——加强安全作业管理,公路管理机
构——监督、检查; 6)公路养护作业的安全设施应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在未完
成养护作业之前,任何人不得随意撤除或改变安全设施的位置、 扩大或缩小养护作业控制区的范围,以保证养护作业控制区安全 控制的有效性。
3. 分类:包括车道封闭和路肩封闭两种情况;在 隧道内时,车道封闭上游过渡区Ls的最小长度 为正常路段的1.5倍。
4. 上游过渡区长度设置的是否合理:可以在现场 观察出来。若车辆在通过过渡区时经常经济刹 车或过渡区附近拥挤严重,则有可能前方的交 通标志设置不当或过渡区长度过短。
车道、路肩封闭上游过渡区的最小长度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