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强度设计原则
1)承受拉伸、弯曲和扭转的构件应采用长而圆滑的过渡结构以减少刚度的突然变化。
2)优先选用对接焊缝、单边V形焊缝和K形焊缝,尽可能不用角焊缝。
3)采用角焊缝时最好用双面焊缝,避免使用单面焊缝。
4)采用带有搭接板(盖板)的搭接接头和弯搭接接头,尽可能不用偏心搭接。
5)使焊缝位于低应力区,使缺口效应分散而避免其叠加。
6)在焊趾缺口、焊缝根部缺口和焊缝端面缺口之前或之后设置一些缓冲缺口以消除或降低上述缺口部位的应力。
7)承受横向弯曲的构件应缩短支撑间距以减小弯矩。
8)横向力应作用于剪切中心之上以减小扭矩。
9)承受拉伸与弯曲的构件如需加强,则加强长度应小,以减小加强对于构件变形的约束。
10)承受扭转的构件,为避免横截面翘曲受阻可采用切除翼缘端部、翼缘端部斜接等形式以及采用横截面不产生翘曲的型材。
11)使焊缝能包围较大面积或局部增加构件壁厚以减轻外力作用于薄壁构件上时引起的局部弯曲。
12)在薄壁范围内合理布置焊缝以减轻弯曲变形。
13)避免能扰乱力流的开口,但与力流垂直的加劲肋板角部应切除。
14)在特别危险的部位以螺栓接头或铆接接头、锻造连接件或铸造连接件代替焊接接头。
15)消除能引起腐蚀的根部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