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参考答案:
一、单选:(1*20=20)
A B D B C B D A A B B D A D A C C A D B
二、简答:(6*5=30)
21、群体决策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群体决策的方法有:(1)头脑风暴法(BS法),是为了克服障碍产生创造性方案的群体压力所采用的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
(2)名义群体法,指决策制定过程中主张独立思考的一种决策方法。
(3)德尔菲法,不允许群体成员列席,不允许群体成员面对面在一起开会。
(4)质量圈法。
是员工参与决策的一种形式,指由8-10个员工和监管者组成的一个共同承担责任的工作群体。
(5)电子会议方法。
将名义群体法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22、举例说明什么是连续强化
答:连续强化是指每一次理想行为出现时,都给予强化。
比如,对于一个有不准时上班习惯的员工,每次他准时上班,主管都会表扬他这种好行为。
2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将人类需要分为哪几个层次
答:需要的5层次为:(1)生理需要:指个人生存的需要;(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和物质上的安全;(3)社交需要:友谊、群体归属感、人际交往的需要;(4)尊重需要:包括受别人尊重和自尊心;(5)自我实现需要:成长、发挥潜能、取得成就。
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是较低层次的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
24、企业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有哪些
答:(1)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是影响组织设计的重要因素。
(2)组织规模。
组织规模的大小,对组织结构的选择也将带来影响。
(3)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的不同对组织结构形式的选择也有重要影响。
(4)环境因素。
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所以环境对组织结构形式也会带来重要影响。
25、简述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答:正式组织是依照有关管理部门的决定、命令、指示,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建立的组织。
正式组织有明确的职权划分和等级结构,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决策建立的。
非正式组织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等自发建立的组织。
往往没有明确的等级结构和职权划分,又称非正式群体。
26、简述从众行为
答:从众行为指与群体多数成员的言行保持一致性的行为。
群体规范能够给群体成员形成压力,使他们的反应趋向一致。
个体都渴望成为群体的一员,而不愿与众不同。
如个体对某见事情的看法与群体中其他人的看法很不一致,就会感到有很大的压力,驱使他与其他人一致。
27、指出弗伦奇和雷文提出的五种权力来源
答:弗伦奇和雷文指出五种权力来源或基础:(1)强制权。
建立在下属的恐惧感上。
(2)奖赏权。
一人(影响者)对另一人(被影响者)因执行命令而可以被奖励的权力。
(3)法定权。
(正式职权)因领导者担任某种职务而得到的权力。
(4)专长权。
领导者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和特殊技能而赢得同事和下级的尊重和服从,是在专业方面的权威。
(5)仿效权。
因领导者具有好的思想品质、作风、个人魅力等,受到同事和下级的敬佩。
三、论述:(10*3=30)
28、举例说明冲突发生后可能产生的五种行为意向
答:行为意向,是介于一个人的认知、情感和外显行为之间,指从事某种特定行为的决策。
冲突发生后可能产生5种行为意向:
(1)竞争,指一个人在冲突中寻找自我利益的满足而不考虑他人的影响。
这方面的例子有:试图以牺牲他人的目标为代价而达到自己的目标;试图向别人证实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而他人的结论则是错误的;出现问题时试图让别人承担责任。
(2)回避,指一个人可能意识到冲突的存在但希望逃避或抑止它。
这方面的例子有:
试图忽略冲突;回避其他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等;
(3)协作,指冲突双方均希望满足两方利益,并寻求相互收益的结果。
这方面的例子有:试图找到双赢的解决办法,使双方目标均得以实现;寻求综合双方见解的最终结论。
(4)迁就,指一方为抚慰对方,愿意把对方的利益放在自己的位置之上。
这方面的例子有:愿意牺牲自己的目标使对方达到目标;尽管自己不同意,但还是支持他人的意见;原谅某人的违规行为并允许他继续这样做。
(5)折中,即妥协,当冲突双方都放弃某些东西,共同分享利益时,会带来折中的结果。
这方面的例子有:愿意接受每小时1美元的加薪,而不是自己提出的2美元加薪;承认在某些看法上是共同的,试图求同存异;对于违规问题承担部门责任。
29、联系实际谈谈变革阻力的表现形式
答:变革阻力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使公开的和直接的阻力,也可能是潜在的或延后的阻力。
(1)直接和公开的阻力。
比较容易发现。
例如,当提议实施变革时,员工会很快做出反应,他们怨声载道,消极怠工,并声称要进行罢工或做出其他类似举动。
这样一种阻力是公开和直接的阻力,可以采取相应对策。
(2)潜在或延后的阻力。
处理潜在或延后的阻力会面临更大挑战。
潜在的阻力十分微妙,它可能会降低对组织的忠诚感,丧失工作积极性,增加错误率,因“病”请假使缺勤率上升,因此也更以识别。
30、试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1)通过制定工作定额提高劳动生产率。
方法是选择合适而技术熟练的工人,把他们的每一项动作、每一道工序所用的时间记录下来,加上必要的休息时间和其他延误时间,就得出完成该项工作所需要的工时间,据此定出一个工人“合理的日工作量”,这就是所谓的工作定额原理;
(2)为每项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所谓第一流的工人是指适合于他的工作而又有进取心的工人,而不是什么“超人”;
(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原理。
(4)采用鼓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
内容包括,通过工时研究和分析,制定一个有科学依据的的定额或标准,同时采用“差别计件制”的刺激性付酬制度。
(5)工人和雇主双方必须都认识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两者都有益,都要来一次“精神革命”,互相协作,共同努力。
(6)把计划职能(管理职能)同执行职能(实际操作)分开。
计划只能有专门的计划部门承担。
(7)推行职能制和直线职能制。
所谓职能制,就是职能工长制,在生产、安全、技术、设备等环节均设技术权威做为工长,该工长可以向车间的有关岗位或者方面发号施令。
所谓直线职能制是一种既发挥专家特长,又有集中管理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
(8)组织机构上的管理控制原则。
规模较大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必须应用例外原则。
即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例行的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重大事项)的决定和监督权。
四、案例分析题:(5*4=20)
31、答:职位界定就是确定组织中职位类型与数目的活动,是对组织中执行一定职务的位置所进行的分析和设计。
进行职位界定是合理分工和明确权责的基础,对于搞好企业的组织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的各项工作都是有不同职位的人员来完成的,只有科学的设置职位,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职位界定的基础是只能分析,是对企业组织的个个部分应有的功能、应起的作用、应承担的人物和责任的分析研究。
基本步骤包括:(1)明确组织
活动的内容和范围;(2)对确定下来的活动进行分解;(3)确定分解后的活动单元的承担单位;(4)明确各个职能块之间的关系;(5)为职能块确定适当的名称。
工作团队是指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而组成的团队,它通过其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协同作用,其团队成员努力的结果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
为了设计一个有效的工作团队,大致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工作。
管理者应当确定出应完成的任务和相应的工作目标。
(2)创造工作条件。
管理者应当为工作团队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这将涉及完成该项工作所必需的各项资源。
(3)组建团队。
有三个关键步骤:一是形成边界,即阐明群体成员的资格条件;二是界定所期望的行为,即管理者要明确那类成员将负责哪类工作;三是使成员致力于完成自身的任务。
(4)“在线”帮助。
管理者要随时关注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帮助群体克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取得良好的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