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课程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06 /2007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组织行为学考试性质:考试试卷类型:A 考试班级:工商0401、人力0401—04 考试方法:闭卷命题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C
2.D
3.B
4.B
5.C
6.A
7.B
8.A
9.B 10.C 11.C 12.B 13.A
14.D 15.C 16. B 17.B 18.B 19.D 20.D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3×;4√;5√;6×;7×;8√;9×;10×;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答题要点: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和创造力
一般能力是指任一活动都要具备的能力,通常指智力;(2分)
特殊能力是指某一具体活动要求具备的能力,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美术能力等;(2分)
创造力是指个体产生独特的新思想、新产品的能力。
(2分)
2.答题要点:⑴报酬结构。
公平、合理的报酬制度是员工满意的关键因素。
⑵工作内容。
一般来说,员工喜欢具有挑战性的、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⑶人际关系。
友好、合作的同事关系是员工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
⑷事业发展。
员工喜欢有机会晋升与发展的组织和工作。
⑸工作条件。
良好的工作条件是影响员工满意的重要因素。
⑹管理状况。
组织的管理状况也是员工满意与否的关键因素。
⑺人格特征。
个体的人格特征如果与职位、组织文化不匹配,也容易滋生不满。
(答出一项因素得2分,答出3项及3项以上以上得6分。
)
3.答题要点:⑴晕轮效应。
当知觉者对个人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
(2分)
⑵首因效应。
是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
(2分)
⑶宽大效应。
是指个体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更多地对他人作出积极的、肯定的评价,即评价他人时总是有一种特别宽大的倾向。
(2分)
4.答题要点:强化的程序有连续强化和间断强化。
(3分)
连续强化是指行为每次都被强化;间断强化是指有些行为被强化,有些行为没有被强化,又叫部分强化。
(2分)部分强化可分为固定间隔强化、固定比率强化、可变间隔强化和可变比率强化。
(1分)
5.答题要点:⑴领导者——成员关系,是指下属和领导者的个人关系是否亲密,例如是否相互信任、尊敬与关心;(2分)
⑵任务结构。
有结构是指任务简单、常规、清晰;无结构是指任务复杂、非常规、模糊。
(2分)
⑶职务权力。
是指领导者无分派工作、决定惩罚、推荐晋升等权力。
(2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答题要点:人格是个体独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与他人的差异。
人格的知识可用于组织管理的各个方面。
能力是个体完成某一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和创造力。
分析、把握每位员工的能力结构对于管理者来说极为关键。
管理学家要用人所长、不用人所短,但前提是应该首先了解每个人的能力。
选拔员工、安置员工应当以能力为依据,或者说应当以员工的能力是否与职位相匹配为唯一依据。
如果员工的能力无法适应职业要求,就必须进行培训和开发。
2.答题要点:对转变型领导的理解可选择以下的要点展开论述:
⑴领导魅力。
是指领导者所具有的能对跟随者产生巨大、超凡影响的个人吸引力;
⑵鼓舞动机。
是指领导者对追随者表达很高的期望,利用口号等鼓舞下属付出更大的努力去实现组织的远大目标。
⑶个体体贴。
是指领导者公平而有区别地对待下属,关注每位下属的特殊需要;
⑷智力刺激。
鼓励下属尝试用专心的、创造性的方法和途径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