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土方开挖与回填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2、土方开挖与回填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基础工程概况及特点分析
1.1 工程名称与地址
1.1.1 工程名称:恒生汇金广场
1.1.2 工程地址:通州区兴东镇解放路西侧,二环路南侧
1.1.3 参建主体
1. 建设单位:南通恒生投资有限公司
2. 设计单位:南通四建集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3. 勘察单位:南通四建集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4. 监理单位:南京新华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江苏省苏通建工项目管理有限
公司
5. 施工单位:南通长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2 设计特点
1.2.1 建筑规模
本工程建筑总面积86541m 2,多层混合1+5+1 结构,底层车库顶层阁楼。

由南通恒生投资有限公司筹建,南通长城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承建。

工期为154天,要求2010年7月6日开工。

该工程由南通四建院设计。

1.2.2 基础结构特点
1.2.2.1 基础类型
A. 基础采用载体桩基础,柱下钢筋混凝土承台;
B. 3#楼基础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天然地基;
C.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人防工程基础采用筏板基础。

1.2.2.2 材料选用
A. 1#楼:基础、地下室及电梯基坑底板、侧板、地梁:C40抗渗砼(垫层:C15
砼);
B. 2#楼:基础、地梁:C35砼(垫层:C10砼);电梯基坑底板、侧板、基坑处地梁:C35抗渗砼(垫层:C15砼);
C. 3#楼:0.000以下部分:C30砼;
D. 人防:垫层(厚100mm C15素混凝土;底板混凝土C30,顶板、墙板、柱
等混凝土均为C35,抗渗等级为P6;混凝土中均掺微膨胀剂,微膨胀剂用量待业主定好品牌后再由设计人员定;外墙墙板中另加12mm聚丙烯合成纤维,用量为
0.8Kg/M 。

1.2.2.3 基础垫层(底板)面标高
A. 1#楼底板顶面标高为:-1.55
B. 2#楼垫层顶面标高为:-1.950
C. 3#楼垫层顶面标高为:-1.100
D. 人防底板顶面标高为:-4.400,局部为:-4.900
第二章基坑土方施工方案
2.1 开挖前准备
2.1.1 现场勘察:摸清工程实地情况,对现场地形、地貌、地质、水文、运输道路、临近建筑、地下埋设物、管线、水电供应等情况,了解地质勘察报告显示的相关情况。

2.1.2 报请相关部门做好定位放线的核验工作,完善各项手续。

2.1.3 进行土方平衡计算,落实余土去向。

2.1.4 办理相关申报手续,落实文明施工措施。

2.1.5 掌握天气情况,准备足够的基坑排水设备及护坡材料,尽可能避免雨天开挖基础。

2.2 土方开挖施工方法
2.2.1 根据土方量和工期要求,并考虑合理利用系数,同时考虑到工程施工特点,本工程每个部分先由一台0.8m3挖土机进行开挖,然后采用人工清理、修整,使之达到施工要求和
设计要求。

2.2.2 土方开挖施工要点
1.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现场开挖灰线的定位。

2. 由于本工程1#、2#楼采用的是载体桩基础,柱下钢筋混凝土承台;3#楼基础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天然地基;人防工程基础采用筏板基础,为防止开挖面坡度过陡,引起土体位移、底面隆起、桩基位移结合工程地下结构的特点,因此1#、
2#采用承台部位由人工挖土修整至基底设计标高。

3. 土方开挖放坡工作面:根据土质勘察报告,结合工程基础埋深要求及现场察看,应按规定进行放坡开挖,基坑内留设工作面im以利于基础砖胎膜及基底
周边排水沟施工,在基坑四角排水沟处设置砖砌集水坑,备用4 台潜水泵在雨天进行抽水,防止基坑积水。

放坡系数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应采取边坡支护,具体另行编制专护方案。

4. 土方开挖方向:从西向东放坡开挖,人防挖至-4.00m 处时进行土钉挂网喷浆施工(详专项施工方案),然后再进行下层土开挖。

5. 为防止超挖,机械挖土深度控制在基底设计标高以上约150伽-200 mm范围
深度,然后采用人工修槽至深度,当遇暗塘或软土时,根据勘察与设计部门要求进行处理。

6. 土方开挖采用分层开挖,在留足施工现场土方回填量外,其余土方采用自卸车运输至甲方指定的地点。

土方开挖过程中应采取可靠的措施控制标高和挖土
深度,施工时现场安设一台水准仪进行动态跟踪测量,采用小木桩(2000X 2000
梅花型布置)控制标高,并随时拉线检查,有多余土方及时铲除。

7. 为防止基坑被浸泡,基坑四周设排水沟,集水井,同时准备足够的水泵抽水,具体另行编制专项降水方案。

8. 施工中经常检查边坡,必要部位加钢管,木板进行护坡,雨季准备充足的
雨布遮盖边坡,防止因雨水的浸泡造成滑坡。

边坡3m范围内严禁堆放材料。

9.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危险地段应有明显标志及防护栏。

10. 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挖土时不得碰撞。

在基础底板施工前,应对现场控制网进行一次复核,纠正其过大的误差,确保轴线准确。

在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将各轴线及标高引测到砼上,采用红油漆做好明显标记,划出墙体、柱内外控制线。

2.2.3 土方开挖后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槽,验收合格后即进行垫层的施工。

基础垫层的模板采用70 X 100做侧模板,钢筋打入土中固定。

2.3 基础土方回填
2.3.1 土方回填必须在基础工程施工完毕且验收合格后进行。

2.3.2 基坑回填前需清除基坑内杂物,抽除基坑内积水。

基坑回填采用素土回填,确保回填质量。

2.3.3 选择良好的回填土源:
1.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选择回填土,回填土不得含有有机物、杂质等。

2. 回填土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夯实的质量,在夯实前应先试验,以得到符合密度要求小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少夯实遍数。

含水量过少,夯压不实;含水量过大,则易成橡皮土。

3. 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

当含水量过大,应采用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入干土或其它吸水性材料等措施,如土料过干,则应预先洒水润湿,当含水量小时,也可以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能压实机械等措施。

在气候干燥时,须采取加速挖土、运土、平土和碾压过程,以减少土的水分散失。

4. 安排专职材料员对运入场地的回填用土做到车车检查,检查并做好记录。

对发现的不合格土料予以清退。

2.3.4 提高回填土的密实度:
1. 回填土施工前对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使操作人员做到目标准确、要求明确。

2. 基础开挖时即将回填面与原状土交接处挖成台阶式或锯齿式,以增加回填土与原状土的结合程度。

3. 回填土应对称进行,分层夯实。

人工夯实厚度w 250伽,机械夯实分层厚度<300伽。

本工程先采用蛙式打夯机进行机械夯实,一般每层压实6-8遍,确保填土均匀密实,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4. 已填好的土如遭水浸,应把稀泥铲除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第三章安全与文明控制
3.1 土方开挖的环境管理与控制
3.1.1 在土方开挖施工阶段的重要环境因素为:扬尘与泥浆或泥块的遗洒、基坑污水的处理、夜间作业噪音的控制。

3.1.2 夜间作业时应向环保部门申请,取得夜间施工许可证后方可施工,项目部委派专人与周围单位、居委会协调,以取得周边群众的谅解。

3.1.3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润滑,确保机况良好,有效降低、减少设备非正常噪音。

3.1.4 严禁带有泥浆滴漏、轮胎不干净的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在工地大门口安放一台高压冲洗设备,用于运输车辆的清洗。

当泥土较为干燥时采用油布覆盖。

3.1.5 所有施工现场的污水,包括基坑积水,均经施工现场污水沉淀池处理后方可排入环保部门允许的污水管网。

3.2 土方开挖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控制
3.2.1 在基坑施工阶段,重要危险源为:交通安全、机械作业安全、基坑边坡安全、雨天施工安全控制。

3.2.2 交通安全控制:工地内外设专人负责临时交通监控、指挥,并遵守南通市有关交通安全规则。

3.2.3 挖掘机安全操作要求:
1. 挖掘机作业时,禁止铲斗从运土车辆驾驶室顶越过;
2. 挖掘机履带到工作面边缘,最少保持1m以上的安全距离;
3. 夜间施工时布置足够数量的临时照明及安全警示灯,做好边坡的安全监测工作。

3.2.4 雨天进行土方开挖时,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段分期完成。

如为软土地基,进入基坑行走应铺设钢板。

坑面坑底排水系统应保持良好。

3.3 基础工程施工应急措施
3.3.1 施工现场成立基坑工程应急指挥部,遵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预见可能发生潜在或紧急的情况,在发生紧急事件时迅速采取有效的应急行动,
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质量事故
3.3.2 准备好应急措施所需材料。

3.3.3 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具有发生异常情况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3.3.4 导致应急险情的因素:
1. 在边坡地面上堆置弃土或砂石、钢筋,超过放坡设计所能承受的施工荷载;
2. 施工期间因下雨,排水不畅,地面积水沿基坑边坡或地面向土层内渗透;
3. 边坡护坡不好,导致流砂现象;
4. 边坡放坡未针对土质层放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