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窦娥冤》分析

《窦娥冤》分析

1、这折戏可分为几个场面?
三个场面,即:
押赴刑场——婆媳诀别——三桩誓愿
2、本文篇名“窦娥冤”,其冤在何处,又 是如何造成的?
冤,即无辜受屈。窦娥怕连累婆婆而屈招,可恨的 是官府竟偏听偏信,毫不作调查研究,更不作情理剖析, 严刑逼供,草草结案。
造成窦娥冤案的是官府的昏庸和残暴、社会的黑暗 和腐败。
3、曲词中,除了叙述窦娥的冤情外,还表露出了窦 娥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具体曲词进行分析。
套数:即套曲,由同一宫调的至 少两个曲牌联成的组曲。
我国元代兴起的一种将歌曲、宾 白、舞蹈诸要素结合起来的戏曲 形式,它有自身的的特点和较严 格的体制 ,并形成了韵散结合的、 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结构——四折一楔子

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分别是开端、
杂 发展、高潮和结局。之外可以加一到两个
剧 楔子。
的 剧本构成——曲词,宾白,科介


曲词:剧中人物的唱词 对白、旁白 独白、带白

宾白:剧中人物的说白 散白、韵白

科介:关于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的
舞台指示。
音乐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
杂 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
剧 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
的 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
故事情节:
第二折:
张驴儿为达目的,心生恶意,找赛卢医讨了 毒药欲毒死蔡婆,却阴差阳错被他父亲喝了, 张驴儿顺势栽赃窦娥,逼她私了,嫁与自己为 妻,被刚烈的窦娥断然拒绝。于是,两人对簿 公堂,却不料碰上桃杌这个昏官,偏听张驴儿一 面之词,窦娥为保蔡婆被屈打成招判了死刑。
故事情节:
第三折:
在被押往刑场的路上,窦娥激愤之下指天骂 地,并在行刑前许下三桩誓愿 血溅白练、六 月飞雪、亢旱三年,以示冤屈,窦娥死后誓言 一一应验。
代表作品
关汉卿最杰出的杂剧首推《窦娥冤》,其 他代表代表作《救风尘》《望江亭》《单刀 会》《西蜀梦》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评价
❖ “六月飞雪”的神奇想象:惊天动地, 惊世骇俗。
❖ 仅此一项就可以列在世界十大悲剧中而 不失颜色。
❖ 美学大师王国维:曲尽人情,字字本色。
元曲
散曲 元曲
杂剧
小令:独立的只曲,相当于单调 的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 思》。
体 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就好比词有词牌子。
裁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
特 他角色有白无唱),分别称为“末本”或
点 “旦本”。
元曲四大家(一)
❖ 关汉卿 代表作《窦娥冤》 ❖ 马致远 代表作《汉宫秋》 ❖ 白朴 代表作《墙头马上》
《梧桐雨》 ❖ 郑光祖 代表作《倩女离魂》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
第二部分中,以宾白为主,通过婆媳对话,交代了窦娥孤苦无 依的身世和她屈招的无奈,实在令人悲从中来。 〔快活三〕 〔鲍 老儿〕二曲,一字一泪,泪中含血。即使如此,她还劝婆婆不要烦 恼哭啼,则更令人悲不自胜。
这部剧共有四折,课文节选了前 三折,请大家简要概括每一折的故事 情节。
故事情节:
楔子:
书生窦天章因连本带利欠蔡婆四十两 银子被迫把七岁的女儿抵她做童养媳,然 后进京赶考去了。
故事情节:
第一折:
庸医赛卢医欠蔡婆本利二十两银子, 心生
歹意要勒死蔡婆却被张驴儿父子俩搭救,张驴 儿乘机逼蔡婆婆媳俩分别嫁给他们父子俩,蔡 婆无奈之下答应了, 回家后遭到生性刚烈的 窦娥的责怪与反对, 只好先让张驴儿父子在 家中住下。
《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是 元杂剧中悲剧的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序 幕),第一折为故事的开端,第二折是故事 的发展,第三折是情节的高潮,第四折是故 事的结局。
本文选的是前三折。第三折是戏剧矛盾 冲突的高潮,也是窦娥性格发展到顶点的部 分。
整体感知课文
❖ 《窦娥冤》--关汉卿 ❖ 《汉宫秋》--马致远 ❖ 《梧桐雨》--白朴 ❖ 《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杂剧的角色

元杂剧角色大致可分为末、旦、净、杂四类。

末是男角,男主角叫正末,还有副末、冲末、大末、
剧 二末等。

旦是女角,女主角叫正旦,还有贴旦、花旦、老旦、
小旦等。

净多扮刚勇人物或喜剧角色,有净、副净、二净之别。
曲词中除了“冤”贯穿全篇外,还有“怨”、“悲”、“恨” 的思想感情。
第一部分中,尤其是 〔滚绣球〕一曲,指斥天地、怒斥鬼神, 是她绝望中的呼号,是她用生命换来的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是对 正义得不到伸张的现实社会的控诉、抗议,是对封建法制、封建 秩序的否定,是对人世间不公 的揭露。可以说,在这一曲中,窦 娥的冤是由“怨”来体现的。
每折戏得内容概要
❖ 楔 子:父将窦娥来抵债
❖ 第一折:蔡婆讨债赛卢医、恶人赖债害人命

张驴父子救蔡婆、父子逼人成婚配
❖ 第二折:张驴设计害蔡婆、张父食毒归西天

张驴逼婚挟窦娥、张驴诬陷告州官、

昏官不察定死罪
❖ 第三折:窦娥刑场发誓愿、三桩誓愿皆应验
❖ 第四折:窦天章考中做官、窦娥有价值的东西毁灭 给人看。
——鲁迅
窦 娥 冤
作者简介
关汉卿,号一斋,老年又号已斋叟, 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杂剧代表作家, “元曲四大家”之首,生活于1210左 右--1300左右年间, 我国最早的也是古 代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 被誉为“梨园领袖”、“杂剧班头”, 还被称为是“中国的莎士比亚”。 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他精通音律,会 吟诗,会吹箫、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 关汉卿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一生“不屑仕进”。他一生主要从 事戏剧活动,不仅写剧本,而且登台演唱,借助元杂剧艺术来揭 露现实黑暗,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杂是杂角,如孤(官员)、祗从(侍从)、孛老(老
特 头)、卜儿(老妇)、徕儿(小孩)、细酸(书生)、邦 老(盗贼流氓)等。

时代背景

❖ 元王朝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把全国人民划分为 四个等级: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叫色目人,也 就是西域各族和西夏人;第三等叫汉人,就是原来 在金朝统治下的汉人、契丹、女真等族人;第四等 叫南人,汉人和南人受到百般歧视。在残酷的阶级 压迫和民族压迫下,各族劳动人民都过着悲惨的日 子。贪污横行,冤案多得数也数不清。元世祖死后, 元成宗时期,这种贪赃枉法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