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然地基钎探施工技术交底

天然地基钎探施工技术交底

(1)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上,遇有特殊地质情况,注明过硬或过软孔号的位置,把枯井或坟墓等尺寸画上,以便勘察设计人员或有关部门验槽时分析处理。
(2)在记录表上用有色铅笔或符号将不同(锤击数)的孔位分开。
6)严格按照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的布孔位置打钎,所增加的钎孔应及时将钎孔标识在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纸上。
7)将钎探点平面布置图上的钎孔与记录表上的钎孔先行对照,发现错误及时修补或补打。
中国建筑项目管理表格
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卡
表格编号
CSCEC-PM-0803
项目名称及编码
濮阳市工人文化宫
第页
共页
楼栋号
办公会议中心
分项工程名称
天然地基钎探
工程量
分包公司
负责人
交底内容
一、作业时间安排、施工准备
1、基土已挖至设计基坑底标高,表面应平整;即可进行钎探作业。
2、施工准备:
1)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附后)。
要求钎探前,将所有轴线及基础的定位尺寸线放出,放出后再进行钎孔布置放线。
2)对于独立基础要求在有独立基础的部位钎探,其他无基础部位无需钎探。3)源自据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放线并撒白灰点。
4)钎杆自下而上每隔300mm做一刻痕,0刻度从钎头算起。
5)钎探孔的排列方式采用梅花型排列方式,间距1.5米,孔深2.1米。
5)移位:将触探杆搬到下一个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6)灌砂:打完得钎孔,首先经过质检人员和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然后经过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灌砂。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须用钢筋捣实一次。
7)整理记录:按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清楚,经过监理单位、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打钎人员签字后归档。钎探中若有异常情况,要填写在备注栏内。归档钎探记录表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字迹要工整,不可有改动迹象。
6)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地安排钎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
7)钎探点布置到位后,相关栋号负责人或工长、质量检查人员验收合格;报监理单位现场查验后,即可进行钎探作业。
二、材料、机具
1、材料要求:
砂:中砂,含泥量≤3%
2、主要机具:
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
穿心锤重10Kg、尖锥头、触探器钎杆Φ25的钢钎,有效长度至少2.1m。其他有铅丝、手推车、夹具、撬棍(拔钢钎用)、钢卷尺等。
三、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绘制钎点平面布置图——确定打钎顺序(放钎点线)――就位打钎――记录锤击数――整理记录――拔钎盖孔――验收孔深(合格后)――灌砂
2、施工方法:
1)按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要撒上白灰点,用蒸压灰砂砖压在点位上作好覆盖保护。每块盖块上面必须用铅笔写明钎点编号。
2)就位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使穿心锤自由下落,锤落距50cm,把钎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钎探点详细布置图
大样尺寸示意图
会签栏
质量
安全
环保
时间
时间
时间
编制
审核
签发
时间
时间
时间
注:交底卡由现场管理工程师负责拟定,与施工计划安排相配套,交底卡中的安全、质量要求应分别经项目部质量、安全负责人会签,项目部生产经理对技术交底进行审核,再由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签发。
2)为防止钎孔的位置、打钎的力度、钎孔的深度产生错乱,要求打钎人员应尽量保持稳定,轻易不要临时抽点人员或频繁换人。
3)打钎工作进行前,一定要对打钎人员进行交底,提出打钎质量和生产安全的具体要求。
4)如打钎进行不下去时,应请示有关工长,适当移位打钎,不得不打钎而任意填写锤击数。
5)记录和平面布置图的整理:
3)记录锤击数: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打钎记录人员在《地基钎探记录》记录一次锤击数。在现场认真记录每步击打的锤数。在地层较硬、锤击数较多时,采用分段记录,以每贯入10cm记录一次相应的锤击数,整理资料时按30cm所需的击数作为指标计算。
4)拔钎:机械将钎杆拔出,注意拔钎时防止钎杆变形。拔出后用免烧砖盖孔,并用粉笔在砖上注明编号(编号与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中一致,并注意做好成品保护),以备验槽时使用。
3)现场施工人员严禁在施工过程中抽烟、嬉闹,不能光膀子施工。
六、成品保护
1)打钎时,注意保护已经挖好的基槽,机械下槽挪动时注意对基底原土及基坑边坡进行防护,不得破坏已经成型的基槽边坡。
2)钎探完毕后,应做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质量检查人员及相关部门验收,不得堵塞或灌砂。
七、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1)雨期施工:基土受雨后,不得进行钎探。
四、质量标准及验收
1、保证项目
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规定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钎。
2、基本项目
⑴钎位要准确,钎孔不得遗漏
⑵钎孔灌砂应密实。
五、安全生产及环保措施
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佩戴安全帽,严禁吸烟,提高职业健康安全意识。
2)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上下基槽使用专用马道,不得随意攀爬边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