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拟试卷(一)带答案讲解

模拟试卷(一)带答案讲解

模拟试卷(一)理论部分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查询的数据源可以是表或查询。

2.SELECT语句格式中,“WHERE条件”子句的功能是指定查询的筛选条件。

3.Access提供六种基本类型的窗体,分别是表格式窗体、纵栏式窗体、数据表式窗体、主/子式窗体、图表式窗体和数据透视窗体。

4.当通过字段列表向窗体中添加一个字段时,会在窗体中同时出现标签控件和文本框控件。

5.要制作多个客户的信封上收件人的通信信息,可以创建标签报表。

6.数据模型分为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三种。

7.Access数据库对象中,表对象用来存储数据的唯一对象,是Access数据库最基本的对象。

8.表之间的关系是指通过两个表之间的同名字段所创建的表的关联性。

9.宏是一个或多个操作的集合。

10.报表设计中,可以通过在组页眉或组页脚中创建文本框或计算控件来显示记录的分组汇总数据。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创建参数查询时,在条件栏中应将参数提示文本放置在( C )中。

A.{} B.()C.[] D.《》2.以下叙述中,( A )是错误的。

A.查询是从数据库的表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记录,构成—个新的数据集合。

B.查询的种类有:选择查询、参数查询、交叉查询、操作查询和SQL查询。

C.创建复杂的查询不能使用查询向导。

D.可以使用函数、逻辑运算符、关系运算符创建复杂的查询3.利用对话框提示用户输入参数的查询过程称为( B )。

A.选择查询B.参数查询C.操作查询D.SQL查询4.建立查询时可以设置筛选条件,应在( B )栏中输入筛选条件。

A.总计B.条件C.排序D.字段5.( B )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表中删除一组记录。

A.选择查询B.删除查询C.交叉表查询D.更新查询6.若要查询成绩为60-80分之间(包括60分,不包括80分)的学生的信息,成绩字段的查询条件应设置为( B )。

A.>60 or <80 B.>=60 And <80C.>60 and <80 D.IN(60,80)7.查询2000年出生的学生信息,限定查询时间范围的条件是( B )。

A.Between 2000-01-01 And 2000-12-31B.Between #2000-01-01# And #2000-12-31#C.<#2000-12-31#D.>#2000-01-01#8.创建窗体的数据源不能是( D )。

A.一个表B.一个单表创建的查询C.一个多表创建的查询D.报表9.无论是自动创建窗体还是报表,都必须选定要创建该窗体或报表基于的( A )。

A.数据来源B.查询C.表D.记录10.窗体有3种视图,用于创建窗体或修改窗体的窗口是窗体的( A )。

A.设计视图B.窗体视图C.数据表视图D.透视表视图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纵栏式窗体一次只显示一条记录B.表格式窗体一次可以显示多条记录C.数据表式窗体运行时显示界面与表或查询打开时的显示界面相同D.以上结论都正确12.下列关于设置属性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先在窗体设计器中选择控件,再在属性对话框中设置属性值B.在属性对话框中的“对象”列表框中选择控件,并在属性对话框设置属性值C.先在窗体设计器中选择多个控件,则设置的属性值对选定的所有控件有效D.在属性对话框中设置属性值的操作只对一个控件有效13.下列关于控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标签控件常用于显示描述性文字B.文本框控件常用于输入和显示数据C.按钮常用于完成一些操作D.复选框控件常用于一组选项只可以选择一个的情形14.在Access中,在窗体中的一个窗体称为( B )。

A.主窗体B.子窗体C.数据表窗体D.表格式窗体15.在( B )报表中,通常一行显示一条记录,一页显示多行记录。

A.纵栏式B.表格式C.图表D.标签16.若对使用报表向导生成的报表不满足,可以在( D )视图进行修改。

A.窗体设计B..打印预览C.报表视图D.报表设计17.在报表设计视图窗口中,( D )节用来处理每一条记录。

A.报表页眉B.页面页眉C.组页眉D.主体18.用来显示整份报表的汇总说明的是( C )节。

A.报表页脚B.页面页脚C.组页脚D.主体19.报表标题通常应放置在( A )节。

A.报表页眉B.页面页眉C.组页眉D.主体20.Access数据库最基础的对象是(A )。

A.表B.宏C.报表D.查询21.假设学生表已有年级、专业、学号、姓名、性别和生日6个属性,其中可以作为主关键字的是( B )。

A.姓名B.学号C.专业D.年级22.若要在一对多的关联关系中,“一方”原始记录更改后,“多方”自动更改,应启用( D )A.有效性规则B.级联删除相关记录C.完整性规则D.级联更新相关记录23.学校规定学生住宿标准是:本科生4人一间,硕士生2人一间,博士生1人一间,学生与宿舍之间形成了住宿关系,这种住宿关系是( C )。

A.一对一关系B..一对四关系C.一对多关系D..多对多关系24.Access通配符“_”的含义是( B )。

A.通配任意单个运算符B.通配任何单个字符C.通配任意多个减号D.通配指定范围内的任意单个字符25.要求主表中没有相关记录时就不能将记录添加到相关表中,则应该在表关系中设置( A )。

A.参照完整性B.有效性规则 C.输入掩码D.级联更新相关字段26.“教学管理”数据库中有学生表、课程表和选课表,为了有效地反映这三张表中数据之间的联系,在创建数据库时应设置( D )。

A.默认值B.有效性规则C.索引D.表之间的关系27.( C )对象是将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简称宏语言VBA)编写的过程和声明作为一个整体保存的集合A.窗体B.表C.模块D.宏28.在关系中能惟一标识元组的属性集称为( C )A.外部键B.候选键C.主键D.超键29.E-R模型的三要素是( C )A.实体、属性和实体集B.实体、键、联系C.实体、属性和联系D.实体、域和候选键30.下列实体类型的联系中,属于一对一联系的是( C )A.教研室对教师的所属联系B.父亲对孩子的亲生联系C.省对省会的所属联系D.供应商与工程项目的供货联系三、问答题(每题5,共10分)。

1.查询和表的区别是什么?参考答案如下:表是有关特定主题的信息所组成的集合,是存储和管理数据的基本对象。

查询也是一个“表”,只不过它是以表或查询为数据来源的再生表,是动态的数据集合。

2.Access中表之间的关系分为哪几种?一对一关系、一对多关系和一对多关系。

实践部分一、基本操作题(共15分)。

1.在考生文件夹下,创建名为“教师授课”的数据库。

2.在“教师授课”的数据库中创建“教师”表、“课程”表和“授课”。

各表的结构如下所示。

表1-1 教师表结构表1-2 课程表结构表1-3 授课表结构3.建立“教师授课”数据库表之间的关系,其中一名教师可以教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被多名教师教授。

并设置关系的参照完整性规则为“级联更新”和“级联删除”。

4.数据表记录的操作,请按以下操作要求,完成表的编辑:(1)设置"年龄"字段的"有效性规则"为:大于等于25且小于等于65。

(2)设置"聘用时间"字段的默认值为:系统当前日期。

(3)交换表结构中的"职称"与"聘用时间"两个字段的位置。

(4)删除表中职工编号为"J001"和"J002"的两条记录。

(5)将"性别"字段值的输入设置为"男"、"女"列表选择(6)在编辑完的表中追加一条新记录,如下:二、简单应用题(共15分)。

基于“教师授课”数据库,请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1.创建一个查询,查找并显示职称为副教授的教师的“教师号”、“姓名”、“性别”和“课程名”4个字段的内容,将查询命名为“qT1”。

2.创建一个查询,查找并显示工作日期超过5年(使用函数)的教师的"教师号"、"姓名"、"职称"和"工作时间"4个字段内容,将查询命名为"qT2"。

3.创建一个查询,检索职称为教授的教师的"教师号"和"姓名"信息,然后将两列信息合二为一输出(比如,编号为"000011"、姓名为"吴大伟"的数据输出形式为"000011吴大伟"),并命名字段标题为"管理人员",将查询命名为"qT3"。

4.创建一个查询,将表“课程”中“学分”字段值均加1,将查询命名为“qT4”。

5.创建一个查询,根据输入的学期查询授课教师的“姓名”、“课程名”信息。

三、综合应用题(共20分)。

基于“教师授课”数据库,请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1.基于“课程”表,创建一个名为“编辑课程信息”的窗体,在该窗体中可以将记录定位到第一条记录、上一条记录、下一条记录和最后一条记录,还可以添加、修改和删除记录,效果图如图1-1所示。

图1-1 “编辑课程信息”窗体效果图2.窗体加载时设置窗体标题属性为系统当前日期,通过编写窗体"加载"事件的代码来实现。

3.基于“教师”表创建一个名为“打印教师信息”的表格式报表。

效果图如图1-2所示。

图1-2 “打印教师信息”报表效果图4.以“设计视图”方式打开“打印教师信息”报表,按照“职称”进行分组,按照“教师号”升序排序,并计算各类职称的记录数(在“职称页脚”节中添加计算控件,输入“=Count(*)”)、教师总人数(在“报表页脚”节中添加计算控件,输入“=Count(*)”和工资合计(在“报表页脚”节中添加计算控件,输入“=Sum([工资]))。

效果图如图1-3所示。

图1-3 分组计算后的“打印教师信息”报表效果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