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乳腺癌与分子分型课件
乳腺癌生物学特性分型
——根据对乳腺癌基因组测定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1. 腔型A---luminal A (ER+ and/or PR+, HER2- ) 2. 腔型B--luminal B (ER+ and/or PR+, HER2+)
3. HER2过表达型--- (ER-, PR-, HER2+)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
乳腺癌是高度异质性疾病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临床转归、全身和局部治疗反
应差异明显 研究乳腺癌疾病本质已深入到分子水平 病理组织学分类不能适应和满足对疾病本质的认识 分子分型与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有关 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在1999年提出, 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起重பைடு நூலகம்作用。
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型
分子分型
免疫表型
ER(+)、HER-2(-) ER(+)、HER-2(+) HR(-)、HER-2(+)
组织类型
浸润性小叶癌 导管癌 多形性小叶癌
治疗与预后
内分泌治疗效果最佳,预后最好 内分泌治疗仍有效,预后较好。 内分泌治疗无效,靶向、化疗效 果较好,预后较差。
管腔A型(Luminal-A) 管腔B型(Luminal-B) HER-2过表达型
总结
三阴乳腺癌目前尚未列入WHO乳腺疾病 分类中,但根据已有的研究和临床资料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印象:
形态学:高级别组织学分级、较多的核分裂
像、髓样结构、鳞状上皮或梭形细胞样化生 免疫学:ER-,PR-,CerbB2 确诊手段:检测CK5/6,CK14,CK17,EGFR
三阴乳腺癌特征
4. 正常乳腺样型---normal breast-like 5. 基底细胞样型---basal-like (ER-, PR-, HER2-, CK 5/6+)
Nielsen TO,et al.Clin Cancer Res, 2004 ,10(16):5367-5374.
分子分型的意义
分子分型与乳腺癌的临床特征、疾病转归、
浅谈三阴乳腺癌与分子分型
病例介绍
病历:患者女性,35岁,体型肥胖,因“发现左
乳肿物一周”入院。查体:双侧乳腺对称,无乳 头内陷,皮肤无橘皮样改变,左乳头上方约2cm 可触及约2.0×1.0cm包块,质韧,与周围边界不 清,活动度一般,轻压痛。超声示:左乳上方低 回声结节。 于2014年9月入院,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示: 乳腺恶性肿瘤,予“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治疗。
TNBC——难治性乳腺癌
1.局部复发率高 2.远处转移率高
3.预后差
TNBC的淋巴结受累与肿瘤大小关系不大,
而非TNBC淋巴结受累与肿瘤大小密切相关。
治疗方案的选择
化疗药物选择 多西他赛175mg/㎡、环磷酰胺100 mg/㎡。三 周化疗方案。 辅助用药:槐耳颗粒(不仅是一种抗肿瘤药物, 而且是一种耐药逆转剂,提高化疗药物对肿瘤 细胞的毒性作用)
病理分型
左乳肿物:结节样物一枚,大小3.8*3.0*1.5cm,无
包膜,临床已切开,切面灰白淡黄色,质韧,内见 一结节样肿物,大小1.8*1.7*1.4cm,切面灰黄,质 稍脆,与周围界尚清。 病理诊断:考虑为(左)乳腺髓样癌。 免疫组化:ER(-),PR(-),E-cad(灶+), P120(+),Her-2(-),CD34(+),GCDFP15(灶+),Ki-67(+<25%),P53 (+<25%), GST-n(-),P-gp(-),ToPoⅡ (+<25-50%). TNM分期:Ⅰ期 T1N0M0
基底细胞样型 (basal-like型) 正常乳腺样型
ER(-)、HER-2(-)、CK5/6(+)浸润性非特殊性导管癌 内分泌治疗无效,化疗效果 CK14(+)、CK17(+)、EGFP(+) 髓样癌、腺样囊性癌 较好,预后最差。 ER(-)、HER-2(-)、CK5/6(-)浸润性小叶癌 CK14(-)、CK17(-)、EGFP(-) 预后最好
预后
预后极差,5ySR<15%
复发迅速,诊断后5年内是死亡高峰;脑转移
发生率高;远处转移成为死亡原因。 随访前3年内为复发高峰,而后迅速下降。并 无平坦相对恒定水平。 5年后,TNBC复发死亡风险与非TNBC无显 著差别
上述观点如有不当之处, 敬请批评指正
谢 谢 !
预后和治疗反应密切相关 基因分型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相比,能更精确 识别可从化疗中获益的个体
免疫组化与分子分型
以IHC代替复杂的GEP技术
6种抗体组合进行乳腺癌分子分类,ER、PR、
HER-2、CK5/6、EGFR、Ki-67. 12届St-Gallen采用Cheang的4种标记( ER、 PR、HER-2、Ki-67 )近似分子分型,特称 为“临床病理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