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国外的非营利组织(王智慧)

第三章 国外的非营利组织(王智慧)


3. 非营利组织的成长阶段 大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4. 非营利组织进入全球体系 这一时期自20世纪90年代始
二、国外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制度环境
1. 立法背景 2. 设立登记法律制度
多数国家都会针对非营利组织的不同性质,综合采用以下的多 重设立标准: 第一,自由设立主义。 第二,特许主义。 第三,行政许可主义。 第四,准则设立主义。 第五,强制设立主义。
第二节
一、美国
主要国家(地区)的非营利组织
1. 美国非营利机构的地位 在美国,非营利组织也常被称之为“独立部门”。美国的非营利机 构是一个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实力的部门,全社会几乎事事处 处都离不开他们。 2. 美国的非营利部门范围及特点 美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方面,一是政府管理, 二是自我管理,三是行业管理. 政府管理的主要形式是税收控制和法律监督, 自我管理是指依法设立机构目标和机构管理标准, 行业管理一般是进行信息沟通和评估两项事务。 3. 美国非营利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历史文化传统培育美国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美国的非营利机构之所 以如此发达,是与美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紧密相关的。
六、印度
1. 印度非营利部门的历史发展 自18世纪后期英国的殖民统治时代以来,印度的志愿和慈善 组织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8世纪后期——1947年的殖民统治时期。 第二个阶段是1947年——1975年的后独立时期。 第三个阶段是1975年至今的后紧急状态时期。 2. 印度非营利组织的特点 纵观印度非营利部门的发展历史,有两个核心的影响因素: 第一是本土的宗教传统和价值观体系;第二是印度社会与世界 西方社会的接触。 3. 印度非营利部门发展现状 非营利组织的资金在捐赠来源中有三个特点:第一,来自国外 的资助很少,仅占7.4%;第二,捐赠的单位以家庭为主而不是 个人,40.7%的家庭曾经进行过慈善捐赠,在德里,这个比例更 高达80.7%;第三,捐赠更多来自于下层民众,其中,68%的捐 赠来自于农村地区。 印度非营利组织有着活跃的联盟和网络结构。
三、国外非营利组织主要发展特点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萨拉蒙教授主持的在全球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个国家开展的国际非营利组 织比较项目,对全球不同地区非营利组织的状况和作用概况作了较详尽的阐述和 总结: 第一,无论从占国家支出还是吸纳就业而言,非营利组织都构成区域中的重要经济 力量。 第二,非营利组织在各地区和国家的分布特点是,在多数发达国家规模较大。 第三,非营利组织活动领域的分布特点在各地区不同。 第四,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来源,以经营收入和政府的支持为绝对主导。
4. 日本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特点
由于日本深受儒家文化传统影响,具有明显东亚地域特色,同 时又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在社会发展中大量吸收了外来文 化,其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有了一些独有的特征。 第一,从总体趋势上看,日本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发展基本上 经历了一个“由外而内”“自上而下”的过程。 第二,从法律基础看,日本规范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文件数量众 多,尤以单行法居多,而各法在衔接上又存在一定问题,从而 导致社会中非营利组织种类繁多、管理混乱。 第三,日本的非营利组织官办或官助多,民间色彩较弱,对政 府的依赖性很强。
三、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于1894年6月23日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代表 大会上成立。发起人是法国的教育家皮埃尔· 顾拜旦男爵。 国际奥委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领导机构,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法律地位和永 久继承权的法人团体,其官方语言为法语和英语。根据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 拜旦的理想,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在于增强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友谊与团结, 促进世界和平以及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发展世界体育运动。 《奥林匹克宪章》明文规定,国际奥委会的宗旨是:鼓励组织和发展体育运动和组织 竞赛;在奥林匹克理想指导下,鼓舞和领导体育运动,从而促进和加强各国运动员 之间的友谊;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国际奥委会,为之作出了积极努力和重大贡献 。 国际奥委会有自己的会旗,系1913年根据顾拜旦的构思而设计制作的。会旗为白底 无边,中央有五个相互套连的圆环,即我们所说的奥林匹克环。环的颜色自左至右 为蓝、黄、黑、绿、红。顾拜旦以它们能概括各会员国国旗的颜色而选定,但以后 对这五种颜色又有其他解释。1979年国际奥委会出版的《奥林匹克评论》(第四十 期)强调,会旗和五个环的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 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三、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于1894年6月23日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代表 大会上成立。发起人是法国的教育家皮埃尔· 顾拜旦男爵。 国际奥委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领导机构,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法律地位和永 久继承权的法人团体,其官方语言为法语和英语。根据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 拜旦的理想,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在于增强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友谊与团结, 促进世界和平以及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发展世界体育运动。 《奥林匹克宪章》明文规定,国际奥委会的宗旨是:鼓励组织和发展体育运动和组织 竞赛;在奥林匹克理想指导下,鼓舞和领导体育运动,从而促进和加强各国运动员 之间的友谊;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国际奥委会,为之作出了积极努力和重大贡献 。 国际奥委会有自己的会旗,系1913年根据顾拜旦的构思而设计制作的。会旗为白底 无边,中央有五个相互套连的圆环,即我们所说的奥林匹克环。环的颜色自左至右 为蓝、黄、黑、绿、红。顾拜旦以它们能概括各会员国国旗的颜色而选定,但以后 对这五种颜色又有其他解释。1979年国际奥委会出版的《奥林匹克评论》(第四十 期)强调,会旗和五个环的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 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四、德国
1. 德国非营利组织的历史进程
2. 德国非营利组织的范围
德国的非营利组织基本可以分为互益性和公益性两大类
3. 德国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制度
德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注重追惩和奖励。非营利组织要获得 政府的项目资金,应向政府有关部门递交详细的项目申请书和实施计 划。政府在审查时,主要评审非营利组织的目的、能力以及项目设计 实施的合理性,最后由市议会来决定。非营利组织可以帮助政府减少 社会事务工作的负担,帮助联系企业与公民,进而提高政府的工作效 率。同时,政府机构运作社会福利服务事务方面的成本比较高,非营 利组织能充分利用社会上丰富的人力资源并向社会募集资金。
第三节 国际非营利组织
一、绿色和平组织 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由世界各地的分会组成,总部设在荷兰的 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的宗旨是,确保我们的地球得以永久地滋 养千万物种。正是因为如此,绿色和平组织寻求的两大目标 是:(1)保护物种的多样性:避免海洋、陆地、空气与淡水 的污染及过度利用;(2)中止核子威胁:促进世界和平, 全球军武裁减以及不使用暴力。 1. 海洋污染 2. 减少基因工程的危害 3. 有毒物质 4.原始森林 5. 对战争说“NO” 6. 废弃物管理
美国非营利性组织协会(National Council of Non-Profit Association )把非营利性机构的功能归纳为以下几点:为 市民提供参与改进社区生活环境的机会和平台;把联邦 政府和全国性基金会的资金吸引到本地;吸引当地企业 关心和帮助本地社会服务和文化事业发展;训练提高本 地职工的就业素质和水平;改进社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第三章 国外的非营利组织
学习目标: 1. 熟习国外非营利组织发展阶段及特点; 2. 掌握国外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法律制度环境; 3. 了解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发展特点; 4. 熟习几个主要国际非营利组织发展过程。
第一节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概况
一、国外非营利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自19世纪至今,全球的非营利组织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 非营利组织萌芽阶段 大约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至20世纪初叶 2. 非营利组织的“科学慈善”创立阶段 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2. 英国非营利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3. 英国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制度
《慈善法》《托管人管理法》《政府与志愿及社区组织合作框架协议》
三、日本
1. 日本非营利组织的范围 日本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有三个不同的源流,即民间互助与公益慈善 、海外公益救援、市民公益活动。 2. 日本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发展 3. 日本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制度 《关于公益法人制度的彻底改革的基本方针》
二、英国
1. 英国的非营利组织范围
英国民间公益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包括:扶贫救济,教育援助,宗 教慈善,卫生健康,社会及社区福利,历史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环 境保护和生态改善,动物保护及福利,业余体育运动,促进人权与和 解,针对无家可归者提供住处,科学研究及普及。 英国慈善组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拥有广泛和大量的志愿者资源。
彼得· 德鲁克:在自我发展方面,您给非营利组织工作者的重要建议是什么? 在我所认识的人中,数您见过非营利组织工作者最多了,您通过乡村教堂 和领袖关系网主管的身份同他们打交道。您认为重要的建议是什么? 罗伯特· 比福德:无论是经营企业还是非营利组织,都必须和你的利益相关 者保持联系,否则你将面临这样的风险:他们改变了,你却在原地踏步。 这意味着你将固步自封,眼中只有组织内部人员及其愿望,而无法实现服 务性组织向各种利益相关者提供服务的角色。 彼得· 德鲁克:有人提醒我:古斯塔夫· 马勒要求其管弦乐团的成员每年必须 至少当两次听众,这样才能知道对于听众来说,他们所演奏的音乐听起来 效果如何。我相交多年的一位伟大的牧师养成这样一个习惯,每年至少用 四五个星期天到其他教堂去,坐在做礼拜的教徒中间祷告。这是不是您正 试图告诉我的重要的事情? 罗伯特· 比福德:我所认识的一位乡村牧师用整个夏天的时间来走访当地的 小教堂,我所认识的另一位牧师的习惯是经常有规律地走访教友的办公室 。 彼得· 德鲁克:我所认识的最好的医院管理者,每年都以病人的身份去体验 一次入院治疗的整个流程,然后花一天的时间去观察其组织是如何运作的 ,并且从病人的角度去观察组织的整体表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