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锡文_农村改革的三个问题

陈锡文_农村改革的三个问题


什么呢?就是给投资者和投机者提供投 制度上,不能适应农业、农村的需求。 者审阅。)
- 中国合作经济 9 -
上不亮灯的房子超过 70%。南边社区
第二,农村金融没有搞好,政府要 办 公 室 副 主 任 。 文 章 根 据 作 者 5 月 30
好一些,不亮灯的房子超过 40%。
承担首要责任,但我也认为,银行自身 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农村金融高层论坛上
如果事实真是这样,给城市供地干 也有责任。银行至少在机构、人员以及 的演讲整理, 标题为编者所加, 未经作
就会提高,然后政府再利用得到的土地 悖向前推进;二是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 因为没有担保机制。我想说,这是一个
出让金,补贴农村的新房建设。这个办 并行不悖地向前推进。改革的目标是什 问题。但允许抵押就能解决吗?其实,
法,有些专家学者支持,认为这解决了 么要搞清楚。
我国国有银行过去不知道制造了多少不
城市发展缺地、农村建设缺钱的问题。 但我认为,何必这样做呢?直接让
生深刻变化。上一轮改革之后,农村的经营体制是以家 移集中和规模经营。但是,在推进过程中,要考虑统筹
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重经营体制。
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只需要解决农业效率问题,办法有
这个体制有没有问题?有问题。由于农村人口众多, 的是,也很简单,拆村庄、把农民挤到城里,农业效率
农地资源相对稀缺,这造成农户经营规模非常狭小,因 一定会提高。但这引发的社会矛盾可能远远大于效率提
大户或者工商企业打工,再获得一份工资,因此是比较
近两三年,全国各地农村出现了一种拆村并居的现
- 8 中国合作经济 -
农经观察
象,即把七八个村并到一起,把农民房 资、投机的空间而已。
另外,如果没有“三农”情结,做好农
子拆掉、建新房。 这个思路的本意是,

另外,城镇化建设也不只是建房子 村金融想都不要想,这是一场脱胎换骨
总的来讲,我们要建立一个符合中
个普通社区调查,一个在望京片区,一 了,追求高利润没错。政府要让银行做 国现实和国情的体系,既有商业性金
个是在城南片区,连续一个星期,看小 事,就要给银行创造条件,给予相应的 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配合,也
区每天人车进出情况和晚上灯亮情况。 政策支持和优惠。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 有银行业金融和保险业金融配合,还要
通过农民集中居住,节约出部分农村的 这么简单,而是就业、住房、社保等很 的改革。
建设用地,然后通过置换,拿到城市使 多条件都需要成熟。所以,我认为,中
第三,现在大家谈论最多的,是农
用。
国一定要有两个并行不悖的推进方向: 村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两权抵
土地指标到城镇或城市之后,价格 一是在城市建设中,大中小城镇并行不 押”,不让抵押,不能给农民发放贷款,
市进一步扩张,而“剥夺”农民的现象。以下就这三个
对这件事我觉得还是需要认真斟酌。但是,一些地
问题与大家讨论。
方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我不想说它与现行法律和政策
有什么抵触和不一致的地方,改革应当允许各地积极尝
土地流转要综合考虑
试,但法律底线还是要遵守。
推进农地流转、集中、规模经营,这是必要的。随
现在,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体制在不少地方正在发 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一定会有一部分土地需要转
问题。
95900 亿元,数量确实很大,但这在全 和承包地使用权是不能抵押的。过去制
中央二套财经频道报道了几个数 部贷款余额中占 23% 。在 95900 亿元 定这一条,可能更多考虑的是农民的社
字。第一个数字是,北京市迄今为止已 涉 农 贷 款 中 , 真 正 到 农 户 手 里 的 是 会保障。现在即使不是社会保障,也涉
农村金融问题
良贷款,哪批贷款没有抵押?同样的道 理,怎么就对农民这么认真呢?
农民卖地不就可以了吗?这里有一个最
目前有些地方开始试搞“两权抵
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以城
这几年农村金融的发展成就很大, 押”,这要非常慎重。农村社会的特殊
市为中心、继续“剥夺”农民的情况。 无论是机构设置、产品创新、服务改 性,很多银行同志不了解,随随便便进
此劳动生产率不高,市场和国际竞争力低下。这个问题 高带来的粮食产量增长。所以,关于土地问题的使用,
怎么解决?只有通过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逐步把农 一定要有非常周全的考虑,不是单一的目标,而是综合
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市中,使得留在农村的经 目标,要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而不是只解决
营主体能够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所以,凡是研究农业、 一个问题。如果只顾一点不及其余,引发的后果将会非
是 1755 万人,包括 6 个月以上居住人 化。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金融界讲农 吗?有些银行机构盯着农民的房子和地
口,也包括农民。这可以算一下,如果 村金融改革付出很大努力、迈出很大步 不放,其实“一号文件”和其他政策提
一套商品房平均住 3 个人,600 万套商 伐、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农民还是说 了很多担保物,但很多银行都不接受,
农村经济的同志,大概这 20 多年来,一直有一个声音, 常严重。
就是呼吁推动农村规模经营。
这几年,各级政府推动的引导城市工商资本进入农
关于农村发展和城镇化进程
村替代农民,成为大的经营主体。这个现象也很普遍。
对于这个问题,支持者认为,农民把土地租给工商
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特别是去年年底中央经
资本,既可以获得土地租金收益,同时可以为这些经营 济工作会议再次吹响了城镇化的号角。
农经观察
陈锡文:
农村改革的三个问题
经过 30 年改革之后,当前农村改革发展处在一个非 美好的事情。但是,搞农业经济的同志在这个问题上相
常重要的关头。下一步农村改革发展方向是什么、目标 对谨慎。2001 年,中共中央 18 号文件明确指出,中央
是什么、怎么走,方方面面都在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 不提倡工商企业长时间大规模到农村租赁农民承包地,
结果,有一个小区,大约卖了 1100 套 是对的,但过分市场化的后果也很严 有财政和金融配合。
房子,每天早晨出门上班的车辆约 100 重。比如农村金融,如果政府不担责
(作者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
辆,走出来的人不超过 200 人,到晚 任,任何地方也搞不了农村金融。
组长、 办公室主任,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
综合看这些年农村的变化,有的非常积极,比如农 这有政策界限。另外,据我了解,从事社会学和人类学
村金融的推进;有些今后到底会怎样还不清楚,比如土 的专家,也表现出一种忧虑,因为这改变了农村的社会
地问题;还有一些在我看来是应该制止的,比如为了文城 / 中结国构人,改民变大了学农农民业的心与理农。村发展学院院长 温铁军
有些问题需要我们非常冷静和客观 善,还是贷款数量的增加,都可圈可 入,也会碰得头破血流。如果真的信用
地思考,即城市到底缺多少地?还需要 点。根据最新数据,截至今年一季度, 失败,你真敢去拿农民的地和房?在法
多少地?这个问题回答不清楚,就会有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是 律上,我国担保法规定,农民的宅基地
经销售商品房 600 万套,而且不包括 22201 亿元,占全部涉农贷款比重不到 及到农村的基本制度— ——土地是集体所
农民住房和没有上市的公改房,而据北 20% 。农户贷款占全部信贷余额只有 有,现在集体经济组织法、集体资产处
京市统计局统计,目前北京市常住人口 5.1%,这个数字,几乎是 20 年没有变 置办法也没有,“两权抵押”能抵押成
品房可以住 1800 万人,比现在 1755 “不行”。
比如农机具,作为固定设施的农业大棚
万还要大,怎么房子还紧张呢?而且这
农村金融有三个问题需要把握。第 和养殖场、仓储等,这需要银行往前迈
里没有算北京的农民和公改房。
一,“三农”贷款增长如此困难,不能 步。
第二个数字,节目组在北京做了两 完全责怪金融机构,银行已经是股份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