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桂林理工大学数字化测图技术总结

桂林理工大学数字化测图技术总结

数字化测图技术总结专业班级测绘****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 实习时间****年6月28—-7月12日1.任务概述为了更好地熟悉数字化测图的过程,学习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充分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增强自身的实践经验。

为此我们在学校范围内开展数字化测图实习。

实习要求我们掌握用全站仪进行大比例尺地面数字测图外业数据采集的作业方法和内业成图的方法,学会使用数字测图系统软件CASS7.0绘制1:500地形图。

2.测区概况测区范围: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

测区包括科技楼、教学楼、图书馆、学校食堂以及学生公寓等。

学校整体地势环境较为平坦,各点之间的高差不大。

对局部测量区域来说,测区内建筑及树木花草较多,通视情况一般,也给测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另外,由于测量线路多在校园主干道上及附近,且周围有教学楼,食堂等,导致测量区域的人流量与车流量较大,容易给实习的人员和仪器安全带来干扰或危险。

3.已有资料及其分析测区内没有已有的国家控制点,我们用GPS RTK布设48个图根控制点,建立独立坐标系,用全站仪进行控制测量。

4.技术依据(1) 《城市测量规范》 CJJ 8-1999;(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3) 《1:500、1:1000、1:2000 地形图图式》 GB/T 20257.1-2007 ;(4) 《1:500、1:1000、1: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1997);(5)数字化测图技术设计书。

(6)GPS与数字化测图实习指导书。

5.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GPS测量出来的坐标为WGS-84坐标系,用GPS RTK布设的图根控制点应转换为西安1980坐标系坐标或自己建立测区独立坐标系。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6. 控制测量6.1平面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布设方案本测区计划学校主环路为主导路线布设首级控制网。

以碎部点加密首级控制网进行全校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控制测量时要尽量控制误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2)数字测图数据采集方案地形图测绘采用全站仪进行全野外数据采集数字化成图法,主要用全站仪测定地形要素的坐标和高程,对于部分隐蔽点则采取皮尺丈量边长,用边长交会方法求得其坐标,也可采用方向交会法测定地物点的位置。

为尽量减少数据粗差,数据记录应充分利用全站仪内存,实现全站仪自动记录。

6.2控制点的编号与埋设控制点的编号格式为10-n,保证控制点编号在三周的实训内可以找得到。

控制点采用红油漆为标志,在地上面涂上油漆,以防找不到。

7. 地形碎部测量(1)野外巡视调查野外巡视调查是地形图修测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地物、地貌变化反映得充分与否、现势性体现得充分不充分的关键,作业组应重视巡视对照,对每个地方均要走到看到并测绘完全。

按周期巡视和跟踪调查地物、地貌的变化;在每周期分两个阶段完成测区内所有地物、地貌的修测工作。

(2)图根控制①本次图根控制点采用南方产品灵锐S86双频接收机(GPS RTK)布设(RTK平面精度:1cm+1ppm;RTK高程精度:2cm+1ppm)②图根控制点的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图根控制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3cm。

图根导线长度大于1KM时绝对闭合差应小于±26cm,相对闭合差不大于1/7000。

(3)碎部点的数据采集精度要求①主要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10cm,次要地物相对于邻近控制点中误差不大于±15cm。

②平坦地区高程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15cm,铺装地面高程相对于邻近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7cm。

③数字化地形图数据采集使用全站仪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并使用南方CASS7.0成图软件将外业采集的数据转换成图形文件,并根据现场绘制的草图,进行图形编辑处理。

②地形图图上地物点点位中误差及地物间距中误差的要求如下(表1-16)注:困难地区的点位可放宽0.5倍。

③地形图高度精度要求:一般散点高程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15cm。

④外业测量中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0.005m;测前应进行仪器指标差检查;以较远点定向进行测站固定角、坐标和高程检核,保证测站正确;迁站前应进行仪器归零检查。

⑤野外数据采集时测距的最大长度不得超过150米;每幅图应测出图外10mm,接边差不大于中误差2√2倍。

8. 1:500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1)房屋测绘①把控制点附近能见得到并且在测区范围内的建筑物都要测绘,并标上层数。

②对于带有裙楼或无柱廊道的塔楼,其阳台或飘楼应按它们的表示方法绘出其轮廓线的投影,如果上述投影线与裙楼或廊沿重合时,重合部分可共用同一线,两侧轮廓线据实测绘。

③简易棚房、临时工棚不予测绘,但以砌砖为墙体的较整齐正规的简易房屋则应测绘。

(2)花圃、绿化带①建筑区内的绿化带一般用花圃符号表示,大片的草坪用草地符号。

高出地面的花坛,用实线分隔;与地面同高的绿化地用地类界符号分隔,当花坛或绿化地的边界与内部道路重合时,重合部分只绘内部道路线。

②活树篱笆符号在图示中属于栏栅类地物,起隔离作用的带状灌木按此符号表示,花圃周边的矮冬青树虽然也起隔离作用,但它与花圃是一整体,主要作用还是绿化,因此可不绘活树篱笆符号。

(3)其它地物①电力线、通讯线一律不连线,高压线只是在通过主干道路时连线,并平行于连线注记净空高。

②消防栓、变压器、电话亭、路标、邮筒、各类控制箱、路灯、广告牌、各类检修井、污水篦子、行树应全部实测。

③地形图上电杆、路灯、消防栓、各类控制箱等地物的点位,应该是该地物的中心。

测量这些地物时,应采用偏镜法确定其中心位置的坐标,不应以棱镜的位置作为该地物的点位。

门墩的符号应与实地方向一致,方块符号的中心应是门墩的中心,不应随意标绘。

(5)地貌测绘①斜坡或陡坎的起点和终点应测注高程,中间部分应根据斜坡或陡坎的高程变化测注坎上和坎下高程。

②等高线应注意示坡线的标绘。

9.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步骤①置仪:在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检查中心连接螺旋是否旋紧,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开机。

②创建文件:在全站仪中创建一个文件(以日期来命名),用来保存测量数据。

③输入测站点:输入一个文件名(如0701),按提示输入测站点点号及固定坐标、仪高,后视点点号及、坐标、镜高,仪器瞄准后视点,进行定向检测。

④测量碎部点坐标:仪器定向后,即可进入“测量”状态,输入镜高后,精确瞄准竖立在碎部点上的棱镜,按“测存”键,仪器即测量出棱镜点的坐标,并测量结果将自动保存到前面输入的坐标文件中。

再输入镜高,瞄准第2个碎部点上的棱镜,按“回车”键,仪器又测量出第2个棱镜点的坐标。

按此方法,可以测量并保存其后所测碎部点的三维坐标。

10.内业编辑(1)内业数据传输格式转换:将保存的数据文件转换为成图软件(如CASS)格式的坐标文件格式。

执行下拉菜单“数据/读全站仪数据”命令,在“全站仪内存数据转换”对话框中的“全站仪内存文件”文本框中,输入需要转换的数据文件名和路径,在“CASS坐标文件”文本框中输入转换后保存的数据文件名和路径。

这两个数据文件名和路径均可以单击“选择文件”,在弹出的标准文件对话框中输入。

单击“转换”,即完成数据文件格式转换。

展绘碎部点、成图: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定显示区”确定绘图区域;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展野外测点点位”,即在绘图区得到展绘好的碎部点点位,结合野外绘制的草图绘制地物;再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展高程点”。

(2)内业成图方法在外业无码作业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内业将利用外业草图,采用南方CASS 7.0软件进行成图。

成图比例尺为1:500。

地貌与实地相符,地物位置精确,符号利用要正确。

所成的电子地图进行了严格分层管理,可出各种专题地图的要求。

图形格式为DWG格式。

(3)内业成图具体过程1.DAT文件的建立:通过软件将全站仪数据文件输出为.dat格式2.展点(高程点或点号):在绘图处理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展点”项的“野外测点点号”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文件,然后单击确定便可以在屏幕展出野外测点及点号。

3,绘图,根据草图,选择南方cass软件下提供的地物类型描绘4.加图幅的方法:CASS 7.0—绘图处理----标准图幅,输入图名测量员,绘图员,检查员11.注意事项1.在作业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全站仪的电池、备用电池均应充足电并熟悉所采用软件的工作环境及基本操作要求。

2.采用数据编码时,数据编码要规范、合理。

3.外业数据采集时,记录及草图绘制应清晰、信息齐全。

不仅要记录观测值及测站有关数据,同时还要记录编码、点号、连接点和连接线等信息,以方便绘图。

4.建筑物比较方正的可只需测出三点,第四点可由计算机来完成,这就更要求草图绘制人员的事先观察,有些建筑物可能看起来较方正,其实是不规则的多边形,则需要全部实测点位。

5.不规则的地貌应尽量能多测一些点,因为在传统测图中一些细小的变化可通过手工来完成,但计算机的模拟是无法比较真实的反映出这些实际地形的。

6.能够测量到的点尽量实测,尽量避免用钢尺量取。

因为用全站仪所测量的速度远非皮尺量取所能比的,而且精度也会高些。

对于一些重要的无法通视的观测点,应通过一定的位移来替代观测或者需要通过举高支杆来观测,这样的点要在草图上详细注记。

或选择引点到附近设站进行采集数据,避免由于支杆偏离地形地物点位而带来的人为误差。

7. 实地数据采集时,配合要默契,不在测站可视范围,则通过使用对讲机来传递信息,跑棱镜的人要将自己所要采集的地形地物数据点信息及时报告给测站人员,以确保数据记录的真实性。

8.外业数据采集时,一定要注意实地的地物地貌的变化,尽可能地详细记录,不要把疑问点带回内业处理。

12.个人总结在这次实习中,首先我们有一个大概的流程1.数字化测图的准备工作(测区资料收集、设计、设备软件准备、计划等);2.控制测量;3.外业测绘;4.内业图形编辑(包括常用编辑、图形分幅、图幅整饰等);5.成果归档(图件储存备份、输出、入库等)相比于课堂教学,真正的实习,显然能够更好的体会所学到的知识。

通过这次实习,锻炼了很多测绘的基本能力。

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熟悉了全站仪的用途、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

深刻明白了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

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测量毕竟是一个团队合作的项目,采要求队员之间要配合要默契,对观测人员的输入数字及字母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