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风险管理
的质量检验证明,重点关注采购合同、发票等原始单据与 采购物资的数量、质量、规格型号等是否一致。 3、对于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验收机构或人员应当 立即向企业有权管理的相关机构报告,相关机构应当查明 原因并及时处理。
四、采购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和管控措施
(八)采购环节: 付款
风险点八: 付款审核不严格、付款方式不恰当、付款金额控制不严, 可能导致企业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
四、采购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和管控措施
(七)采购环节: 质量管理
风险点七: 验收标准不明确、验收程序不规范、对验收中存在的异 常情况不作处理,可能造成账实不符、采购物资损失。
四、采购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和管控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 1、制定明确的采购验收标准。 2、验收机构或人员应当根据采购合同及质量检验部门出具
1、风险偏重事件发生的不利结果——损失; 2、只要风险存在,就有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3、风险无处不在,但它是偶发性事件。
一、风险的概念
(三)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风险的存在独立于人的客观意识之外; 2、损害性:损失后果; 3、不确定性:发生与否、时间、地点、损失程度和范
围均不确定; 4、可测性:大量的风险发生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5、发展性:可变性。
二、风险管理程序
2、风险冒泡 将风险列出后逐一比较,将风险按高低排序。这个方法
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过交换慢慢“浮”到数 列的顶端。
二、风险管理程序
3、事故树 较为直观的风险决策方法。
工厂断货
交期延误
质量异常
物流延误
订单影响
异常退货
食品安全 事故
车辆故障
天气原因
交通影响
订单下达 延误
供应商安 排延误
系统一般采用备选方案的形式预先准备,当风险发生后,企 业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与之对应的应急措施进行实施,以 便及时补救,变被动为主动,使风险损失降为最小。
总结
请大家指正!谢谢!
四、采购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和管控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 1、拟签订框架协议的供应商的主体资格、信用状况等进行
风险评估;框架协议的签订应引入竞争制度,确保供应商 具备履约能力。 2、根据确定的供应商、采购方式、采购价格等情况,拟订 采购合同,准确描述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违 约责任,按照规定权限签署采购合同。 3、对重要物资验收量与合同量之间允许的差异,应当作出 统一规定。
不良生活习惯、缺少医疗保健等是风险因素。 3、火灾是一种风险
消防安全管理松懈、人为破坏等是可能的风险因素。
一、风险的概念
风险是不能直接被管理或控制的,而作为风险 原因的风险因素则是可以被管理和控制的。
因此,对风险的管理特别是风险评估应该集中 于引起风险的原因,而不是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风险的概念
四、采购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和管控措施
(二)采购环节: 请购
风险点二: 缺乏采购申请制度,请购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 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过量或不足,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四、采购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和管控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 1、建立采购申请制度,依据购买物的类型,确定归口管理
部门,授予相应的请购权,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 限及相应的请购程序。 2、具有请购权的部门对于预算内采购项目,应当严格按照 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 目,应先履行预算调整程序,再行办理请购手续。 3、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采购申请时,应重 点关注采购申请内容是否准确、完整,是否符合生产经营 需要,是否符合采购计划,是否在采购预算范围内等。
四、采购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和管控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 1、根据实际需求准确、及时地编制需求计划。需求部门提
出需求计划时,不能指定或变相指定供应商。 2、在制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过程中,企业应当根据发展目
标实际需要,结合库存和在途情况,科学安排采购计划, 防止采购过量或不足。 3、采购计划应纳入采购预算管理,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后, 作为企业刚性指令严格执行。
险进行控制。 (五) 建立健全风险控制系统 。
五、采购风险控制与管理
1、预警系统 通过对风险值较大的要素设定警戒值,进行重点监测,
及时发现征兆,准确的预报风险。例如,对主要原燃料库存 就可设定警戒库存量,当低于这个库存时必须实施应急措 施。
2、应急系统 这是一旦风险发生后企业可以启用的应急措施。应急
一、风险的概念
简言之:
风险是指可以评估的事物发生损失的一种可能性。一、风险的概念 Nhomakorabea企业风险
风险是事件在未来 发生的可能性及其 后果的综合。
机遇蕴含于得到有 效管理的风险之中
风险因素 风险事故 风险损失
一、风险的概念
风险因素:导致风险发生的事件或条件。 例子: 1、市场份额损失是一种风险
对新进入市场的竞争对手缺乏准备就是一个风险因素。 2、疾病是一种风险
五、采购风险控制与管理
采购风险管理
自留风 预防风
险
险
后备措 施
回避风 险
转移风 减轻风
险
险
五、采购风险控制与管理
(一)利用信息对企业采购决策风险进行控制。 (二)应建立与完善企业内管理制度,加强教育,提高素质。 (三)加强对采购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审查 (四)建立稳定的供应渠道,与上游供应商联盟来对采购风
四、采购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和管控措施
(六)采购环节: 管理供应过程
风险点六: 缺乏对采购合同履行情况的有效跟踪,运输方式选择不 合理,忽视运输过程保险风险,可能导致采购物资损失或 无法保证供应。
四、采购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和管控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 1、跟踪合同履行情况,对有可能影响生产或工程进度的异
常情况,应出具书面报告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采取必要 措施。 2、对重要物资建立并执行合同履约过程中的巡视、点检和 监造制度。 3、根据生产建设进度和采购物资特性等因素,选择合理的 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办理运输、投保等事宜; 4、实行全过程的采购登记制度或信息化管理,确保采购过 程的可追溯性。
定采购价格。 2、采购部门应当定期研究大宗通用重要物资的成本构成与
市场价格变动趋势,确定重要物资品种的采购执行价格或 参考价格。 3、建立采购价格数据库,定期开展重要物资的市场供求形 势及价格走势分析并加以合理利用。
四、采购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和管控措施
(五)采购环节: 订立框架协议或采购合同
风险点五: 框架协议签订不当,可能导致物资采购不顺畅;未经授 权对外订立采购合同,合同对方主体资格、履约能力等未 达要求、合同内容存在重大疏漏和欺诈,可能导致企业合 法权益受到侵害。
四、采购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和管控措施
(三)采购环节: 选择供应商
风险点三: 供应商选择不当,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质次价高,甚至出 现舞弊行为。
四、采购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和管控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 1、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 2、采购部门应当按照公平、公正和竞争的原则,择优确定
供应商,与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3、建立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和供应商淘汰制度,对供应商
进行实时管理和考核评价。
四、采购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和管控措施
(四)采购环节: 确定采购价格
风险点四: 采购定价机制不科学,采购定价方式选择不当,缺乏对 重要物资品种价格的跟踪监控,导致采购价格不合理,可 能造成企业资金损失。
四、采购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和管控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 1、健全采购定价机制,采取多种采购方式,科学合理地确
四、采购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和管控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 1、严格审查采购发票等票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判断采购款项是否确实应予支付。 2、合理选择付款方式,并严格遵循合同规定,防范付款方
式不当带来的法律风险,保证资金安全。 3、加强预付账款和定金的管理,涉及大额或长期的预付款
项,应当定期进行追踪核查,综合分析预付账款的期限、 占用款项的合理性、不可收回风险等情况,发现有疑问的 预付款项,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尽快收回款项。
三、采购风险原因分析
外因型风险 采购的风险
内因型风险
意外风险 价格风险 采购质量风险 合同欺诈风险 计划风险 合同风险 验收风险 存量风险 责任风险
四、采购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和管控措施
(一)采购环节: 编制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
风险点一: 需求或采购计划不合理、不按实际需求安排采购或随意 超计划采购,甚至与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不协调等。
采购风险的概念
指在采购过程中由于各种意外情况的出现,使采购的 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偏离的程度和可能性,包括:
人为风险、经济风险、自然风险。
二、风险管理程序
风险 识别
风险 监控
风险 分析
风险 应对
二、风险管理程序
(一)风险识别。 对企业或供应链面临的潜在各种风险进行归类分析,
从而加以认识和辨别。 检查表是风险识别中非常有效的工具。
组织必要的资源着手实施,目的是有效控制风险,避免风 险失控演变为危机。
二、风险管理程序
(四)风险监控。 在风险管理全过程中,跟踪已识别的风险,监控残余
风险及识别新的风险,确保风险应对计划的执行,评估风 险应对措施对减低风险的有效性,并形成风险监控报告。
二、风险管理程序
1、风险矩阵图 将可能性和严重性分为几个级别。
采购风险管理
一、采购风险的概念
• 风险的概念 • 风险管理程序 • 采购风险原因分析 • 采购业务的主要风险点及管控措施 • 采购风险控制与管理
一、风险的概念
一、风险的概念
(一)风险: 在某项事件的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多种不同的结果,
其中某些结果将对事件主体产生损失。这种损失的可能性 就称为风险。 (二)对风险的理解:
二、风险管理程序
(二)风险分析。 即评估已识别风险可能的后果及影响的过程。 风险分析可以选择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方法,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