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分析
禹村镇教育办公室
2009年12月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
2009年12月
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局于2002年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这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项法规文件,是体育工作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

《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升学的基本条件之一。

因此,我们要把实施《标准》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德、智、体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该项工作的开展,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不断增强体质。

现就我校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设想和措施。

一、现状分析:
(1)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

从总的趋势上看,我校6-11岁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继续呈现增长趋势,儿童青少年身体发育的匀称度有所改善,以往普遍存在的“豆芽菜”体型继续得到改善。

反映身体发育匀称度的维尔维克指数也有所提高。

同时,个别男女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均值均高于其他学生。

这可能是社会环境、生活条件,特别是营养水平等因素不同所致。

(2)营养状况继续改善。

学生中营养不良检出率持续下降,比较低体重检出率下降明显,90%的学生体重均在正常范围之列,同时还发现个别学生体重高于标准,该现象提示,生活条件提高对学生的
身高体重有一定的影响。

(3)肺活量是反映肺功能的指标,肺活量的提高反映出体育活动的充分、耐久能力提高以及体力劳动持续性增强,在一定意义上可反映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

健康状况愈好的人肺活量愈大,年龄男女学生的成绩在连续几年平稳后,今年测试结果显示已开始提高,其中高年级男女学生提高明显。

(4)、学生体能指标呈上升趋势。

反映身体柔韧性的坐位体前屈水平于2008年相比上升了5.1%,400米耐久跑成绩上升的幅度较大,及格率上升了3.6%;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另外。

女生的身体素质方面总体状况优于男生,无论是在下肢肌肉力量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反面方面,还是在下肢爆发力、反应速度和身体的位移速度方面都略高于男生;女生的体质状况明显好于男生。

今年的测试结果表明,全镇体质检测人数2558人,及格人数2261人,及格率88.4%,其中:一年级:及格率:97.4%,不及格学生主要存在问题是女生体重肥胖、50米跑和坐位体前趋不及格。

二年级:。

及格率:90.9%,不及格学生主要存在问题是一个男生肥胖,坐位体前趋成绩较差不及格的占。

三年级:。

及格率:77.8%,不及格学生主要存在问题是女生立定跳远、坐位体前趋成绩较差。

四年级:。

及格率:92.1%,不及格学生主要存在问题是男生坐位体前趋成绩较差、体重超重和肥胖。

五年级:。

及格率:82.7%,不及格学生主要存在问题是男生肺活量和女生400米成绩较差。

我镇学生的身体状况总体是好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结果。

但是,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我校学生体质方面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
(1)个别学生体能部分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

关于体能的部分指标呈现下降趋势的问题近年来一直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例如:学生的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呈下降趋势。

反映身体柔韧的坐位体前屈水平都摆脱不了下滑的趋势。

以体前屈为例,各年级整体有所提高,但高年级的个别学生出现负分。

(2)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同时存在,个别学生超重。

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则继续呈上升趋势,这已成为城市青少年学生的重要健康问题。

测试结果显示,7-12岁小学生是肥胖检出率最高的人群,男生在10-12岁年龄段最高。

以五年级一个班为例,同样是男生,差距为11公斤。

女生个别差距为10公斤。

因此,对学生肥胖的防治重点,包括合理膳食、加强锻炼、营养健康教育和科学生活制度安排等,都应该放在现在。

三、几点措施:
首先,要加强责任意识,落实各项学校体育措施。

按照教学大纲
和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开足并认真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课时。

要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要按照《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要求,搞好硬件建设。

要进一步加大体育课程和学生体育活动改革的力度,在体育活动内容的安排上,除了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外,要针对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重视选择具有一定运动负荷、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学习和锻炼不仅要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体能、全面提高身体素质,还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第二,继续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加大改革力度。

一是积极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围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核心目标,构建科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实践环节,从内容的选择到教学的评价要始终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是继续积极推进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活动的开展。

在抓好体育课堂教学的同时,为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三是改革学校体育效果评价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通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锻炼,以达到增强体质健康水平的目的。

我们应坚定不移地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懂得,健康的体魄是他们将来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健康
工作50年的基石,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有一辈子的幸福生活。

而当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并自觉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时,学校体育美丽的春天也就真正到来了。

第三,进一步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和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

切实加强学校健康教育,保证健康教育的开课率,要积极探索健康教育的形式和途径,使学校健康教育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生活方式发挥作用。

要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板报、广播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常见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营养观念和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

在开展学生营养教育、普及营养科学知识的同时,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一些有利于改善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干预工作,如:开展学生营养餐工作,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等,当然,在实施营养干预时必须坚持自愿的原则,必须把食品卫生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加强其管理与监督,以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要与卫生部门密切配合,针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学生常见病的群体防治工作。

第四,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确保学生睡眠时间。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在继续落实各项"减负"措施的同时,注意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和学习时间,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确保学生睡眠时间。

班主任协调各科教师的家庭作业量和家长一起积极配合,合理安排和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

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和祖国的未来,需要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齐抓共管,让
我们团结起来,为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共同努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