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室内定位技术分析

室内定位技术分析

ation College, Changsha 410001)
Abs tract: Delegate and event are two important concepts in C# programming, and hard to understand for new learner, most textbooks introduce these concepts by using windows event program- ming to demonstrate, ignores the essential description of event. In fact, uses a felicitous case not only descripts concept essence clearly, but also imports application scenario of technology.
关键词: 室内定位; 普适计算; 位置识别
0 引言
基 于 卫 星 通 信 的 全 球 定 位 系 统 ( GPS) 是 目 前 应 用最为广泛的定位技术, 其良好的定位精度解决了很 多 军 事 和 民 用 的 实 际 问 题 。但 其 缺 点 是 定 位 信 号 到 达 地面时较弱, 不能穿透建筑物, 因此不适合室内定位, 此外其定位器终端的成本也较高。因此, 必须研究新 的室内定位技术以弥补 GPS 的不足。近年来, 大量的 研究投向这一领域, 室内定位及其应用成为又一个热 门的领域。定位系统通常包括 3 个方面的技术: ( 1) 定 位方法; ( 2) 距离确定; ( 3) 信号技术。
Keywords : Indoor Location; Ubiquitous Computing; Location Identification
!!!!!!!!!!!!!!!!!!!!!!!!!!!!!!!!!!!!!!!!!!!!!!!!
( 上接第 75 页)
De le ga te a nd Eve nt in C# P rogra mming La ngua ge
收稿日期: 2007- 11- 19 修稿日期: 2008- 01- 14 作者简介: 朱敏( 1968- ) , 男, 江苏南通人, 讲师, 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安全、无线局域网
现代计算机(总第二七七期)
MO D E R N C OMP U T E R 2008.2 !"
实践与经验
达时间差( TDOA) 。 2.1 到达时间( TOA)
2 距离确定
不管是采用三边定位法、三角定位法, 还 是 采 用 双曲线定位法, 都需要估计待测点到参考点的距离。 测距过程与无线网络的设备是紧密相关的。一般地, 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的距离能够部分地决定无线信 号 的 传 输 特 征 。如 果 这 些 特 征 能 够 在 接 收 方 被 测 量 出 来, 那么这些特征能够为定位服务。其中最重要的特 征有: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RSSI) 、到达时间( TOA) 、到
如果传播速度已知, 到达时间利用了传输时间与 距 离 的 关 系 。假 设 发 送 方 和 接 收 方 都 知 道 信 号 传 输 开 始 的 时 间 。接 收 方 可 以 利 用 信 号 到 达 的 时 间 来 计 算 信 号在介质中的传播时间, 然后再计算传播距离。
根 据 传 输 介 质 的 不 同 , TOA 要 求 较 高 精 度 的 时 钟, 以获得可以接受的估计精度。对于声波, 仅要求中 等的时钟精度, 对于无线电波, 时钟精度的要求就非 常严格了。 2.2 到达时间差( TDOA)
Ana lys is of Indoor Loca tion Te chnologie s
ZHU Min
( Nanto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Shipping College, Nantong 226006)
Abs tract: Location identification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area of ubiquitous computing, most of the applications are in indoor environment. Presents the common technologies for estimating the location, provides a survey of research and commercial location systems that are representa- tive of the indoor location field, highlight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ies and al- so indicats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位置的信号强度值相比较。微软的 RADAR 系统就是 采用了这种定位方法。 1.3 利用几何特性定位
( 1) 三边定位法 在平面上, 三边定位法就是测量待测点到 3 个不 在同一直线上的参考点的距离。根据估计的三边距 离, 再结合参考点的位置, 待测点的位置就在 3 个圆 的交点上。 ( 2) 三角定位法 三角定位法利用了这样一个事实: 在一个三角形 中, 如果已知两条边的长度和两个角的大小, 那么可 以确定第三个点的位置, 且该点是三角形另外两条边 的交点。 ( 3) 双曲线定位法 双曲线定位法由 3 个参考点来确定待测点的位 置。形成双曲线的几何原理是: 到两个固定点距离差 为常数的动点的轨迹, 是以这两个固定点为焦点的双 曲线。平面上两条双曲线就可确定一点。
因此, 如果采用 RSSI 值来估计距离, 其误差是相 当大的。 2.4 到达角度( AOA)
AOA 法是由参考点通过天线阵列测出信号的入 射角度, 形成一根从参考点到待测点的方向线, 由两个 参考点得到的两根方向线的交点就是待测点的位置。 因此, AOA 法只需要两个参考点就可以确定位置。
3 信号技术
TOA 要求待测点与参考点的精确同步。为了避免 这种外在的同步要求, 可以采用到达时间差( TDOA) 的 方法。这种方法利用了内部的同步, 这个同步就是信号 传输开始的瞬间。接收方知道这个瞬间就可以了。 2.3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R SSI)
一种常用的测距方法是利用无线信号在传播过 程中的衰减, 从接收信号强度中推算出距离。这种方 法无需复杂的时钟同步和数据交换, 因而非常简单易 行。但缺点是 RSSI 的数值不是常数, 即使发送和接收 双方都不移动, 也可能出现严重的振荡。这是由信道 的快速衰落和无线信号传输环境的迅速变化造成的。 另外, 一般使用的简单的、便宜 的无线信号收发器常 常没有经过校准, 在不同的设备上即使相同的信号强 度也可能导致不同的 RSSI 值。另外无线环境中存在 障碍物, 导致了多径衰落。信号在非直线路径上的衰 减要大于直线路径上的衰减, 这样估计产路径就比实 际的路径长。
计 算 机 视 觉 技 术 具 有 信 号 探 测 范 围 宽 、获 取 信 息 完整等优点, 常用于机器人定位。随着数码相机等产 品的日益普及, 像 CCD 这样的视觉传感器也越来越 便宜。然而计算机视觉技术需要大量进行图像处理, 特征提取等工作, 对处理器的能力及能量的要求很 高。
3.4 射频 常用的射频技术有蓝牙 ( Bluetooth) 、无线局域网、
1.2 场景分析
场 景 分 析 是 另 一 种 完 全 不 同 的 定 位 方 法 。一 个 典 型的例子就是通过分析照相机拍摄的图片, 从图片中 推断出位置并定位。
除了图片以外, 对于指定位置的其他可测量特征 也可以应用场景分析。例如测量接收信号的强度, 把 接 收 的 信 号 的 强 度 与 事 先 测 量 的 、存 在 数 据 库 中 的 该
1 定位方法
目前有 3 种主要的定位方法: ( 1) 邻近信息; ( 2) 场 景分析; ( 3) 利用几何特性定位。 1.1 邻近信息
最简单的定位技术就是利用信号作用的有限范 围 。它 可 以 确 定 待 测 点 是 否 在 某 个 参 考 点 的 附 近 。这 种方法只能提供大概的定位信息, 但是已经能够满足 某些应用的要求了。例如, 墙壁限制了红外通信, 但是 该定位技术能够提供待测点在哪个房间的信息。
!" MO D E R N C OMP U T E R 2008.2
3.2 红外
使用红外定位的好处在于它的简单和低成本, 主 要的问题是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中的光的干扰, 传输过 程中不能有障碍物阻挡。射程短, 作用范围在 5 米左 右。红外常被用在对电磁干扰敏感的区域, 如医院、工 厂等场所。
3.3 视觉
参考文献 [1]M. Hazas. J. Scott, and J. Krumm. Location- Aware Com-
puting Comes of Age. IEEE Computer Magazine, 37(2):95 ̄ 97, Feb, 2004 [2]Microsoft Research Home. The Easy Living System. https:// research.microsoft.com/easyliving/, 2000- 06
Building RF- Based User Loca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In INFOCOM (2): 775 ̄784 [7]Rermta Bandelloni. Bluetooth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 (BIPS), Trento, http://www.wilmaproiect.org/publications/ BIP&pdf, 2002/1Q/o3
[5]AT&T Laboratories Cambridge. The BAT Ultrasonic Loca-
tion System. http: //www. uk.research .att.com/bat/, 2001- 09 [6]Bahl, P. and Padmanabhan, V. N. (2000). RADAR: An I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