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教书真情育人
河铺槐树店小学余红英
我叫余红英,是河铺槐树店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
自从踏进学校这块乐土,至今已耕耘了二十九个春秋,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29年。
青丝变白发,枯藤额上爬,爱心松不老,言悔谁干它。
如歌岁月,扬鞭在光辉事业的路上二十九年,一路走来,忠心给了党,热心给了教育,爱心给了学生。
我满怀做美丽教师的信心,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脚踏实地,实现了自己“站三尺讲台,想千秋伟业,教一班学子,拂两袖清风”的夙愿,而感到无限的快乐。
妈妈是老师,我从小就梦想当一名像她那样的老师。
1985年刚从学校毕业的我,接过妈妈手中神圣的教鞭,走上了向往已久的三尺讲台,开始了我梦寐以求的教学生涯,开始了人生的不懈追求,用心教书,真情育人,将青春付与杏坛。
我妈是一位受人尊重的山村教师,自小妈妈的一言一行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一颗献身教育事业的种子。
因此,当我成为人民教师的那一刻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妈妈、乡亲们和教育前辈们对我的期望,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党的教育事业!虽然我是民办教师,但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每天认真备课、上课,看录像课,听师傅的课,请师傅指导。
一年的工作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家长的一致肯定,成了孩子们的大姐姐,好朋友。
1992年以后,我一直在槐树店小学任教。
我从一年级带起,一直带到六年级,每一个程度一一尝试,由于英语老师、美术老师紧缺,我除了带语文外,还兼英语、美术等科的教学。
无论是语文、英语、美术的教学,或是班主任工作,我都把他们当作最重要的事情来做。
很多人不解,说:“红英,你的爸爸有条件把你搞到武汉大城市去工作,你不去,偏在这个山旮旯里受苦,你真苕!”我也曾犹豫,但一想到我的教师梦,我坚定了信念,无悔无怨。
又有人说:“看,你的一家人都去了武汉,你一人在农村老家,多不划算!”我付之一笑,内心告诉我,工作在哪里无所谓,关键是你对待工作的那颗心。
我始终以“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的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始终抱着强烈的责任感和高涨的工作热情,努力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以情”、“用心”抓班级工作,每接受一个班级,我都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大的精力去“摸透”学生,比如,每个学生姓氏名谁,家住哪里,家长姓名,甚至连学生的生活爱好,都要“摸”个一清二楚。
积极引导学生去读书,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每天清晨,早早来到学校,陪学生们一起朝读,晚上,等学生全部离校我方离开。
每天除了备课、上课外,学习教育理论,写一些教学随笔、教学反思,也是常态化的工作。
有人说:教学,永远是一种发现,一种创造。
这些年,教学、教育、科研,我一步一步走来,也一点一点地收获着:主讲的科学课《压缩空气有弹性》获县优秀奖手工课《口笛》获镇级一等奖;撰写论文《鱼游到纸
上》、《中年级作文教学尝试》、《摆脱“教”,服务“学”》在县级获一等奖;论文《让学生在社会中学语文》在市刊物上发表;《美猴王》课堂实录获国家级三等奖。
春耕秋收,润物无声,我所教学的学科,学生优秀率、合格率、以及巩固率一直居同年级的榜首,为此,我多次获“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辅导学生的绘画书法作品、作文多人次获市一等奖;我也被评为“优秀辅导老师”。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7年我以全县第三名的文化成绩被浠水师范录取,因此,民转公了。
2004年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
2013年相续被评为“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省级骨干教师”。
在长期的相交相处中,我给领导、同事和学生留下了极佳的口碑:待人热诚,公道正派。
真诚正派是我人品中闪耀的光点,也是一个为人师表者应具备的师德。
“风正一帆悬”,在二十几的教学生涯中,我凭着纯正的人品和师德,赢得了各级领导的赞许,同事的信任和学生的爱戴。
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首屈一指的教育教学成绩和纯正无邪的师德人品,使我赢得了社会和公众的认可,光荣地成了一名共产党员。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我不是神,但我要把爱学生当作我教学生涯的起点,把关心学生作为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必修课。
我班里曾有名学生,各科成绩在大家印象中是个困难生。
而对这位同学,我没有因此厌弃、歧视他,一方面找他谈心,交心,鼓励他奋起直追,迎难而上;一方面帮他补课,辅
导他做作业,同时还利用他善于画画的特长,指导和辅导他画画,是他的绘画作品在“黄鹤杯”美术作品评选中获得一等奖,并以较好的文化课成绩进入了中学。
我们农村外出打工的人较多,班里的留守儿童几乎有一大半。
我除了做好本质工作,还经常充当其父母、朋友的角色,面对这些落寞的脸庞,我又怎忍心对他们横眉立目严加呵斥?我一次又一次的对自己说:“你是他们的老师,如同他们的母亲,你应该帮帮他们。
”于是,我经常找他们聊天,聊天的内容不局限于生活、学习,想到什么聊什么,通过聊天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消除他们的困惑,让他们知道我一直在关注他们。
告诉他们父母外出打工也是为了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要求他们替父母争气争光。
我像妈妈一样对他们嘘寒问暖,学生犯了错误,与之谈心;学生有困难,帮助解决。
用微笑欣赏学生,做慧眼的伯乐,给其成功感;用微笑鼓励学生,做其成长的帮手,助其信心感;用微笑宽容学生,做大肚的弥勒,育其自责感。
有一个星期天,正逢农村大忙,我到街上去买菜。
不巧遇到我班闻诚也在买菜,我见到他买了肉还有些素菜。
他望到我主动跟我打招呼,说他家就在附近,叫我到他家去坐坐。
我一想,这也正是家访的好机会。
我来到他家,见到他家收拾得还算干净,对他大加赞赏。
赞扬他懂事,大忙时知道帮奶奶干活。
为了奖励他,我专门为他烧了我的拿手菜“红烧肉”。
当他吃着我烧的红烧肉时,他的眼眶红了,说:“余老师,我几年没有吃妈妈给我
烧的肉了,这是我这几年吃到最好最香的肉!我真想叫你一声妈妈!”听了这话,我知道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孩子的心跟我贴得更近了。
班上有个聪明、贪玩的男孩子叫程文鑫,思维非常活跃,但上课却不认真听讲,经常开小差,还曾在语文课上画画。
我知道他爱画画,第二天便买了一本图画书和彩笔送给他,笑着对他说:“你画的画真好看,画几张来装饰我们的教室吧!”我看见他眼中充满了惊讶。
没几天,他便带来一摞画让我选,我把画放到教室让同学们选,大家围着这些画小声议论:“他的画还真好看!”听到同学们的赞赏,他脸上露出了从来没有过的笑容。
我趁机对他说:“你看,你画的画这么出色,可想而知,你很聪明,只要你在学习上下工夫,你的成绩一定会很棒的!”文鑫看着我,坚定的眼神让我看到了他对学习的自信。
果不其然,这次六年级期末统考,他的各科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对待一个个不同个性的孩子,微笑永远是爱的阳光。
在微笑的阳光里,一棵棵小苗在成长。
陈倩由一个性格偏执,从不与男生交往的女孩子,转变成一个活泼大方、乐于助人的小干部;肖鑫沛从播音上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担任宣传委员并以此为转折不断进步;唐顺发从性格冲动、易发脾气的孩子,在我的一次次耐心引导下,逐渐转变为宽容大度、关心集体的好学生。
“我们把孩子交给余老师,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我对孩子细致入微的关照赢得许多家长的信任,他们长期外出打工将孩子的学
习、生活放心地委托给我。
二十多年来,我的班级中从未流失个一名学生。
教书虽然辛苦,虽然清贫,虽然也有个急躁、彷徨,但人是懂感情的,爱心所致,情感所致,必将春风化雨暖人心。
回首来时路,在内心深处,我了解自己:哪怕时光倒流,我可以重新选择,我还是愿意做一名教师,愿意做一名扎根农村的教师,愿意做一名用真诚的爱走进学生内心的教师。
我没有值得骄傲的“科班”出身,却有着对这片热土的一片深情;没有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却有着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献;我用真情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用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美丽的话语拨动孩子们美妙的心弦,我将以高尚的师德支撑自己的人生,在充实中完善自我,在宁静中储蓄生命的动力,愿把全部的光和热无私地奉献给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