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设计方案说明

医院设计方案说明

省市秀屿区医院外科卫技大楼新建工程设计方案说明书省中景建筑2010年12月31日市秀屿区医院外科卫技大楼建筑设计方案建筑方案设计文件编制人员院长:林向东项目负责人:奇结构专业负责人:卓捷各专业负责人及主要设计人建筑专业:奇翁英桓林海祁志恩结构专业:卓捷蔡耀庭洪流江以龙电气专业:雁琳许水玉庄永培给排水专业:祥中任宝彬熊彬暖通专业:姬涌周宝兴胡一顺省中景建筑建筑工程设计书国家建筑部甲级A1350003812010年12月31日目录第一章方案设计总说明第二章建筑第三章结构第四章给排水第五章暖通空调第六章强电第七章弱电第八章消防专篇第九章环保专篇第十章节能专篇第十一章人防设计专篇第十二章无障碍设计专篇第一章方案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市秀屿区医院(前身为县笏石医院,湄洲湾北岸医院)创建于1957年,座落于沿海交通枢纽笏石镇,距风景秀丽的国家旅游度假区湄洲湾——妈祖故乡仅14公里。

医院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2000平方米。

院广场宽阔整洁,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门诊大楼雄伟壮观,病房大楼气派非凡,是一所日趋园林化医院,可为病人提供一个舒适、雅静、温馨的就医环境。

医院现有职工294人,其中高级职称59人,中级职称72人,开放床位200,是市首家通过评审确认的“二级甲等”医院,也是国家爱婴医院和医大分校及妇幼卫校的实习基地。

现在为更好有为社会提供先进的医疗环境及提高医院综合实力,拟新建一栋11层外科卫技大楼。

最终将建成集医疗护理、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二、外科卫技大楼建设规模及设计围建设规模:本项目为全区医院整体工程中的医疗区新建工程,容包含了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总建筑面积为 12476.9平米,其中地上面积为 11000平米,地下面积为1476.9 平米。

病房总床数为 226 床。

设计围:依据设计任务书容,本次设计围为医院外科卫技大楼,设计容包含土建、给排水、电气(强弱电)、通风、空调、消防、防排烟及总体概算、基坑支护设计,人防工程设计、室外工程。

三、提请在设计审批时需要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1.建设方应落实建设用地“土地使用证”。

2.本工程的外围周边道路都存在新建或拓宽的计划,尚未有明确的市政基础资料(含周边管线图、位置、接口点),请建设方提供相关单位的盖章图纸,以利下阶段的设计工作。

3.建设方尽快明确另行委托的设计分项工程设计单位(景观工程设计,污水处理、高低压配电系统、防辐射设计),以利后续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之配合。

第二章建筑一、设计依据1.《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JGJ49-88)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45-95)(05年修改版)4.《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GB50067-97)6.《汽车库建筑设计规》(JGJ100-98)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JGJ50-2001、J114-2001)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9.《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GB50038-2005)10.《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GB50333-2002)1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50108-2001)13. 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设计规、规程及标准二、工程规模与设计标准工程规模: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2476.9平方米,总床位226床。

设计标准:本工程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采8度构造措施。

地下室全部附建人防工程,平战结合,平时作为地下停车库,战时为甲类核五级常五级救护站。

三、建筑平面设计医院外科卫技大楼:设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底下三层为群楼),主楼南北宽24.5米,东西长39.2米,矩形布局,地下一层设空调主机房、生活/消防水箱水泵房、生活/医疗垃圾收集暂存区、资材、卫材库房、气体机房及停车库。

一层CT室、放射科、收费处、药房,二层检验科,三层产科,。

四层产科,五层妇科,六层五官科、七层普外、肝肠、中医、康复科,八层骨科,九层肿瘤科,十层胪脑外科、ICU,屋顶设制氧机房、变配电室及水箱水泵房等。

四、剖面设计建筑物与室外地面高差为0.5米,各楼层高度,面积,容详楼层容表。

外科卫技楼:五、竖向交通设计外科卫技大楼工程功能复杂,人流、物流复杂,必须有良好的竖向交通组织设计才能使各种人流、物流合理流动。

通过合理设置病床梯、医梯和楼梯供病人、医护人员、探视人员均能合理流动;通过设置污物梯避免清、污物品相互交叉。

外科卫技大楼在西侧设有两部病床梯(由地下室到十一层)、东侧有一部污物电梯(由一层到十一层),一部为医用梯(由地下室到十一层),本工程电梯基本设置规格如下:六、立面造型设计1.体现现代化、人性化、地域性、标志性与医院自身的文化结合。

2.强调医院建筑的城市语汇,并与城市环境融合。

3.结合区位特征创造秩序井然的建筑体量,与环境共生。

4.建筑尺度同时兼顾都市形象与人性涵。

5.以生动的风格改变医院传统的刻板印象,成为“健康的建筑”6.赋予医院独体的识别性,并以不同手法反映出部功能的差异。

7.色彩、材料的选择与细部设计契合医疗建筑的使用与现代建筑的意象。

七、无障碍设计全区按无障碍设计要求进行设计,有关节点遵照无障碍设计规JGJ50-2001执行,主要出入口不设楼梯,采用坡道坡度1/50,坡面均做防滑处理,公厕设残疾人专用厕所。

在踏步起始点及电梯门前铺设有触感提示的地面材料为视觉残疾者提供方便。

并在公共电梯设置残疾人辅助设备例如点字、语音播报等。

其他残疾人专用坡道坡度1/12。

八、建筑技术设计采光:根据规要求,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所有病房均朝南向,拥有良好的日照、主要房间的窗地面积比基本满足以下要求:活动室检验室、医办等≥1/6病房、配餐、医护人员休息≥1/7更衣、清洁室、厕所≥1/8对无自然采光条件的房间均采用人工照明。

通风:本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所有外窗均设开启窗,对无自然通风条件的房间及走道均设机械送风系统。

九、材料用料做法1.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

(1)抗渗钢筋混凝土板(2)30厚(最薄处)加气碎块混凝土找坡层2%坡度坡向落水口(3)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4)防水卷材二层,每层3厚,共6厚。

(APP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5)4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

(6)无纺聚酯纤维布一层,30厚粗沙层,面铺块材。

2.地下室防水A.外墙防水(1)抗渗钢筋混凝土板(2)20 厚1:2.5水泥砂浆找平(3)双层3厚APP卷材防水层(共6厚)(4)20厚1:2水泥砂浆保护层(4)贴50厚聚苯板保温层(兼防水层保护),外抹3mm厚聚合物砂浆, 压入耐碱玻纤网格布一层(5)回填二八灰土分层夯实. (保护层外,500 以上围)B.室外覆土部分顶板外防水。

(1)抗渗钢筋混凝土板(2)20 厚1:2.5水泥砂浆找平(3)双层3厚APP卷材防水层(共6厚)(4)50厚挤塑聚苯板(5)7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C.地下室底板外防水(自上至下)(1)抗渗钢筋混凝土结构板(2)50厚C20细石砼保护层(3)双层3厚APP卷材防水层(共6厚)(4)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5)150厚C15细石砼垫层(6)素土夯实3.门窗设计:A.室门(1)防火门:按不同部位防火门要求,分甲、乙、丙级,采用钢质防火门。

(2)诊察室——1200×2250单扇平开木门。

(3)X光室——1400×2200(单扇自动铅板防护门)。

(4)手术室脚控平移门1600×2200(另由专业厂家设计供应施作),通向污物走道门1000×2200(单扇弹簧门)。

(5)病房门1200×2250(带观察窗单扇木门)。

(6)病房卫生间1000×2250平开木门。

(7)局部房间及走道上设置双扇移动门(钢化玻璃门或木质移动门)。

(8)其他房间门为单扇、双扇平开木门。

B.室窗(1)甲级防火窗(钢质):用于防火分区分隔上需开窗处。

(2)一般视窗(钢质):采用夹胶或钢化玻璃。

(3)防护窗(钢质):在X光室、CT等有辐射防护需求的房间,视窗视需要采用铅玻璃防护玻璃,窗框配合安装铅板或铜网。

C.室外门(1)乙级防火门(钢质):疏散楼梯、消防前室等通往户外的门。

(2)一般室外门:平开门或自动门采用铝合金玻璃门或钢化玻璃门,门上若装设玻璃,采用钢化玻璃。

E.室外窗及玻璃幕墙:(1)采用节能铝合金窗,Low-E中空玻璃加断热铝型材。

(2)铝合金玻璃幕墙应符合节能标准。

(3)具体要求见节能设计篇。

4.砌筑墙体(1)框架外墙填充墙: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2)卫生间:200厚混凝土承重空心砖,1米以下为实心混凝土砖。

(3)管道竖井:12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砖。

(4)各层防火分区之间隔墙:15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砖。

(5)病房之间隔墙:200厚(隔音可≥45dB)加气混凝土砌块。

(6)地下室、一层墙:15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砖。

(7)二层以上墙:12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砖。

(8)楼梯间墙体:200厚混凝土承重空心砖。

(9)CT辐射防护空间:200厚混凝土承重空心砖加铅板、重金属砂浆(硫酸钡砂浆)或铜网。

(10)各层空调机房、设备机房:200厚混凝土空心砖。

5.隔音墙及防撞击声楼面:(1)泵房、空调机房、真空压缩机房墙面作吸音岩棉吸音构造隔声墙。

(2)从4层楼面起,结构标高距建筑完成面标高50,设置电子交联发泡聚乙烯减震板5厚,使楼板撞击声隔声满足≤65(dB)声压级。

第三章结构一、设计依据:1、本工程采用的主要规规程:(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2)建筑抗震设计规(2008年版)(GB50011-201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4)建筑结构荷载规(2006年版)(GB50009-2001);(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7)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2008);(8)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9)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GB50038-2005);2、建筑专业提供的初步设计图纸;3、工程地质资料七度地震,地震加速度0.10g,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特征周期为0.45S。

50年一遇基本风压0.7KN/m2.4、设计活荷载(标准值):5、本工程合理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医院建筑,建筑抗震类别为重点设防类,按七度地震作用,抗震构造措施按八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