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传热学第五章
x y
(u
u x
v
u ) y
p x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u x2
2u y 2
)
(b)
1 (1 1 1)
1
1
(2 1 1
1) 2
(u
u x
v
u y
)
p x
2u y 2
(b' )
(u
v x
v
v ) y
p y
(
2v x2
2v y 2
)
(c)
1 (1 1
)
(2
2 12
2 ) 2
00
(c' )
c(p u
t x
v
t ) y
例:二维、稳态、强制对流、层流、忽略重力
此时,将主流方向的数量级看为1,y方向的数量级 看成小量用Δ表示,基本量的数量级如下:
主流速度: u 数量级为1
Y方向速度:v 数量级为Δ
温度:
t 数量级为 1
边界层厚度:δ数量级Δ
导热系数:λ数量级为Δ2 粘性系数:η数量级为Δ2
X方向壁面特征长度:l 数量级为1
1
a
1
a
Pr 1 Pr 1
t t
油类 Pr 在102 103 的量级 气体
对一般气体和液体 Pr 0.7 联立 t Pr1 3 可求出 t 对液态金属 Pr 0.01 的量级 t 不能用上式求 t
归纳得出;
1)换热与流动有关,即与Re数有关
Re Vd
2)换热与流体物性有关,即与Pr数有关
(
2t x2
ν——反映了流体分子的动量扩散的能力参数,ν越大, 粘性的影响传递越远,δ越厚。
a——反映了流体分子的热量扩散的能力参数,a越大, 热扩散越快,δt越厚。
Pr数反映了动量和热量在流动中扩散的相对程度, 两者之比是热边界层与速度边界层增厚的相对快慢。
当
a Pr 1
t
(条件:平板、忽略重力场、应力梯度为零)
粘滞应力为零 — 主流区
主流区:速度梯度为0, =0;可视为无粘性理想
流体; 欧拉方程 ——边界层概念的基本思想
流体外掠平板时流动边界层有层流和紊流之分
临界距离:由层流边界层开始向湍流边界层过渡的
距离,xc
临界雷诺数:Rec
Rec
惯性力 粘性力
u xc
u xc
平板: Rec 3105 ~ 3106; 取Rec 5105
体热量传递的渗透深度。
流动边界层与热边界层的状况决定了热量传 递过程和边界层内的温度分布
层流:温度呈抛物线分布
湍流:温度呈幂函数分布 湍流边界层贴壁处的温度梯度明显大于层流
T y
w,t
T y
w,L
故:湍流换热比层流换热强!
与 t 的关系:分别反映流体分子和流体微
团的动量和热量扩散的深度。两者既有区别又 有联系:
小:空气外掠平板,u=10m/s:
x100mm 1.8mm; x200mm 2.5mm
边界层内:平均速度梯度很大;y=0处的速度梯度最大 由牛顿粘性定律: u 速度梯度大,粘滞应力大
y
边界层外: u 在 y 方向不变化, u/y=0
边界层区:流体的粘性作用起主导作用,流体的运 动可用粘性流体运动微分方程组描述(N-S方程)
Tw
t — 热边界层厚度定义:在y方向,当过余温度为
来流过余温度99%时所对应的厚度。
y 0, w T Tw 0 y t , T Tw 0.99
Tw
t把温度场分成两部分:主流区和热边界层区。
在主流区,流体的温度变化可看成零,仅考虑热 边界层中温度的变化。
t与 相似,随着 x 增加而增厚,它反映了流
xc
Rec
u
湍流边界层:
粘性底层(层流底层):紧靠壁面处,粘滞力会占绝对 优势,使粘附于壁的一极薄层仍然会保持层流特征,具 有最大的速度梯度
流动边界层的几个重要特性
(1) 边界层厚度与壁的定型尺寸L相比极小,<<L
(2) 边界层内存在较大的速度梯度
(3) 边界层流态分层流与湍流;湍流边界层紧靠壁 面处仍有层流特征,粘性底层(层流底层)
式中ν 、a 的单位都是 m2 / s,故Pr数是无因次数。
玻尔豪森在下面两个假定下,将两个边界层厚度之间 的关系得出:
1)假定两种边界层都是从平板前缘形成的 2) t 1
分析得出: t Pr1 3 (层流、0.6 Pr 50)
三、Pr数
Pr
a
c
c
Pr数反映了流体的物性参数对换热的影响,故称为物 性相似准则数。
(优选)传热学第五章
由于粘性作用,流体流速在靠近壁面处随离壁面的距 离的缩短而逐渐降低;在贴壁处被滞止,处于无滑移 状态
从y =0、u = 0 开始,u 随着 y 方向离壁面距离的增加而迅 速增大;经过厚度为 的薄层, u 接近主流速度 u
y = 薄层 — 速度边界层
— 边界层厚度
定义:u/u=0.99 处离壁的距离为边界层厚度
二维对流换热,其微 分方程组已导出:
u v 0 x y
(u
u x
v
u y
)
Fx
p x
(
2u x2
2u y 2
)
(u
v x
v
v y
)
Fy
p y
(
2v x2
2v y 2
)
cp u
t x
v
t y
2t x2
2t y 2
将此方程组进 行数量级比较
u v 0
(a)
x y
1
1
u v 0
(a' )
Pr
a
Re数反映了速度边界层对换热的影响,Pr数反映了 热边界层和速度边界层的关系,故影响对流换热 的关系式一定是Re与Pr的函数,记为
Nu f (Re , Pr )
Nu——努塞尔数
四、 边界层换热微分方程组 边界层概念的引入可使换热微分方程组得以简化。
数量级分析:比较方程中各量或各项的量级的相对大 小;保留量级较大的量或项;舍去那些量级小的项, 方程大大简化
(4) 流场可以划分为边界层区与主流区 边界层区:由粘性流体运动微分方程组描述 主流区:由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欧拉方程描述
(5)边界层内 p 0 对平板还有 p 0
y
x
边界层概念也可以用于分析其他情况下的流动和换 热:如:流体在管内受迫流动、流体外掠圆管流动、 流体在竖直壁面上的自然对流 二、 热边界层(Thermal boundary layer) 当壁面与流体间有温差时,会产生温度梯度很大的 温度边界层(热边界层)
1)速度边界层的厚度与温度边界层的厚度不一 定相等。如图
y
t
o
x
2)速度边界层是从x=0处开始发展的,而温度边界 层可从任意点开始,因为加热可从任意点开始。
从物理意义上看:温度边界层反映了导温系数a对热 量传递的影响,而速度边界层反映了粘性系数ν对流 动的影响。这两系数对换热的影响可用
a
Pr
——普朗特数,反映流体物性对换热 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