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蝌蚪原文级教学过程

小蝌蚪原文级教学过程

1.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柳树长出了绿色的叶子。

2. 青蛙妈妈在泥洞里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

她从泥洞里慢慢地爬出来,伸了伸腿,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碧绿的水草上,生下了许多黑黑的、圆圆的卵。

3. 春风吹着,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生下的卵,慢慢地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

4. 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

5.有一天,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到池塘来游水。

小鸭子跟在妈妈后面,嘎嘎嘎叫着。

小蝌蚪看见了,就想起了自己的妈妈。

6.他们你问我,我问你:“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呢?”可是谁也不知道。

7. 他们一齐游到鸭妈妈身边,问:“鸭妈妈,鸭妈妈,您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您告诉我们,她在哪里?”8. 鸭妈妈亲热地回答说:“看见过。

你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

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找吧!”9.“谢谢您,鸭妈妈!”小蝌蚪高高兴兴地向前面游去。

10.一条大金鱼游过来了,小蝌蚪看见大金鱼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

他们想:一定是妈妈来了,就追上去喊:“妈妈!妈妈!”11.大金鱼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

我是小金鱼的妈妈。

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好孩子,你们去找吧!”12.“谢谢您!金鱼妈妈!”小蝌蚪又向前面游去。

13.一只大螃蟹从对面游了过来。

小蝌蚪看见螃蟹的肚皮是白的,就迎上去大声叫:“妈妈!妈妈!”14.螃蟹摆着两只大钳子,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

你们的妈妈只有四条腿,你们看我有几条腿呀?”15.小蝌蚪一数,螃富有八条腿,就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呀,我们认错了。

”16. 一只大乌龟在水里慢慢地游着,后面跟着一只小乌龟。

小蝌蚪游到大乌龟跟前,仔细数着大乌龟的腿:“一条,两条,三条,四条。

四条腿!四条腿!这回可找到妈妈啦!”17.小乌龟一听,急忙爬到大乌龟的背上,昂着头说:“你们认错啦,她是我的妈妈。

”18. 大乌龟笑着说:“你们的妈妈穿着好看的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一蹦一跳。

好孩子,快去找她吧!”19.“谢谢您,乌龟妈妈。

”小蝌蚪再向前面游过去。

20. 小蝌蚪游呀游呀,游到池塘边,看见一只青蛙,坐在圆圆的荷叶上“呱呱呱”地唱歌。

21.小蝌蚪游过去,小声地问:“请问您:您看见我们的妈妈吗?她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四条腿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白白的肚皮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22.青蛙没等小蝌蚪说完,就“呱呱呱”大笑起来。

她说:“傻孩子,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呀,我已经找了你们好久啦!”23.小蝌蚪听了,一齐摇摇尾巴说:“奇怪!奇怪!为什么我们长得跟您不一样呢?”24.青蛙笑着说:“你们还小呢。

过几天,你们会长出两条后腿来;再过几天,又会长出两条前腿。

四条腿长齐了,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就跟妈妈一样了。

那时候,你们就可以跳到岸上去捉虫吃啦。

”25.小蝌蚪听了,高兴得在水里翻起跟斗来:“呵!我们找到妈妈了!我们找到妈妈了!”26. 青蛙扑通一声跳进水里,带着小蝌蚪一块儿游玩去了。

27. 后来小蝌蚪长大了,变成了小青蛙。

小青蛙常常跳到岸上捉虫吃,还快活地唱着:“呱呱呱,呱呱呱,我们长大啦!我们长大啦!我们会提虫,捉尽了害虫,保护庄稼。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2.(出示寻人启示)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听说一(1)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小蝌蚪找妈妈)二、引导看图1.图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地方?(指名看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学生试说: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乌龟)教师相机板书:乌龟三、自学课文老师提出要求,对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

读后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有什么变化?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1.学习生字新词。

(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

(3)教师重点指导:蝌蚪,kēdǒu,都是左右结构,虫字旁。

群,qún,13笔,左右结构。

灰,huī,6笔,半包围结构,右下是“火”。

腿,tuǐ,13笔,左右结构,右边是退。

姨,yí,9笔,左右结构,左边女字旁,右边夷字边。

注意“女”作偏旁时,横不要出头。

宽,kuān,三拼音,10笔。

嘴,zuǐ,要读准平舌音,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

龟,guī,7笔,注意下边的写法。

摆,bǎi,左右结构,13笔,追,zhuī,翘舌音,9笔。

要写好右边。

肚,dù,左右结构,7笔。

鼓,g ǔ,左右结构,13笔,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

2.试着回答问题: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青蛙长得什么样?五、课堂练习认记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认读生字新词。

2.听写:蝌蚪一群灰色乌龟宽嘴巴鼓眼睛3.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二、导学课文1.导读第1自然段(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小蝌蚪的呢?(一群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

)教师一边讲评一边板书:池塘一群黑灰色(2)小蝌蚪现在在做什么呀?(快活地游来游去)(3)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请齐读第一段。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怎么了?(长出了两条后腿。

)(师贴长后腿的画于黑板上)(4)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妈妈了,于是鲤鱼妈妈决定帮助它们找妈妈,它是怎样回答的呢?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我们就是这群小蝌蚪,再来读读他们的话。

(生读蝌蚪的话)(5)(出示——鲤鱼)老师现在来当鲤鱼妈妈,谁来当小蝌蚪,向我打听?(请学生当小蝌蚪来练习)(6)交换,学生念鲤鱼妈妈,教师念小蝌蚪。

理解“迎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

师生对读,边读边做动作)(7)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特点是什么?(四条腿,宽嘴巴。

)2.导读第3自然段(1)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师贴长前腿的画于黑板上)小蝌蚪又错把乌龟当妈妈。

(乌龟同青蛙一样是四条腿,宽嘴巴)理解“追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

(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表演动作。

3.导读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本段。

青蛙妈妈什么样?找出描写大青蛙的句子。

板书:四条腿(蹲)宽嘴巴大眼睛(鼓)绿衣裳(披)白肚皮(露)理解“游过去”在句子中的作用。

(小蝌蚪找到了真正的妈妈,心里很高兴、很踏实)表演动作。

4.齐读第5自然段。

(1)小蝌蚪象我们同学一样聪明,认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妈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昵?(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师贴出小蝌蚪尾巴变短的图片)小青蛙以后跟着妈妈做什么?(捉害虫)5.小结: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专门吃害虫。

青蛙善于捕捉害虫,一只青蛙一天要吃害虫40~50只,多的达到200多只。

一只青蛙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

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三、课堂练习1.读写生字新词。

2.仿写句子。

地点有什么样子干什么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有一群鹅有一群小鸡有一只猴子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看拼音,写汉字。

Qīngwāmāmayǒusìtiáotuǐ,kuānkuāndezuǐba,gǔzhedàyǎnjing,pīzhebìlǜdeyīshang,lîuzhexuěbáidedùpī。

2.说说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开始什么样?后来呢?教师板书:大脑袋黑灰色长尾巴→长两条后腿长两条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脱掉了尾巴→换上了绿衣裳。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三、把课文内容讲一讲老师提示线索:池塘里……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不知什么时候……四、总结课文里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每一段的写法都是一样的:先写小蝌蚪的变化,再写小蝌蚪看见了谁,最后用对话来结束。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生字、新词,而且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作者根据图画的主要内容,合理想象,按顺序写出了这样一篇好文章,对我们今后的看图作文会有帮助。

五、课堂练习1.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青蛙和蝌蚪。

2.完成课后习题3。

板书: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变→青蛙大脑袋→长了两→长了两→尾巴→不见黑灰的身子条后腿条前腿变短尾巴长尾巴↓↓↓找妈妈→鲤鱼→乌龟→大青蛙→捉害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