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复合肥料
——磷酸二氢钾 (potassium phosphate)
成分:KH2PO4,含 P2O5 52%,K2O 35%
(0-52-35)
性质: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化学酸性(pH 3-4)
施用:适宜各种土壤、作物,尤其适用于磷钾养分
同时缺乏的地区和喜磷喜钾作物;
可作基肥、种肥或中晚期追肥。多作根外喷 施 (0.1~0.3%) 或浸种 (0.2%) 无土栽培中作磷源和钾源
由磷矿石制取磷酸合成复合肥料和复混肥料的示意图
磷酸铵的主要理化性质
名 称 简写 溶解度 溶液pH 分解温度℃
养分含量% 结晶 肥料级
N 磷酸一铵 MAP 41.6 4.4 >130
P2O5
N
P2O5
12.18 61.65 10-12 48-52
磷酸二酸 DAP 72.1
7.8
> 70
21.22 53.70
18
46
价格:(元/吨)
磷酸一铵:1900~2000
磷酸二铵:2100~2300
磷酸一铵
磷酸二铵
施用:适合各种土壤和作物 (尤其是需磷较多的作物)
可作基肥、种肥和追肥,一般宜作基肥
注意:①作基肥时,常需配施氮肥,使N:P2O5的比例 调整到适宜程度; ②作基肥时施肥点不能离幼根幼芽太近,以免 受分子中释放的NH3灼伤; ③作种肥时应特别注意不能与种子直接接触。 可与多数肥料掺混施用 (即作其它复肥的原料), 但必须避免与碱性肥料掺混。
养元素,能比较均衡地、长时间地同时供给作物 所需要的多种养分,并充分发挥营养元素之间的 相互促进作用,提高施肥的效果。
(2) 物理性状好,便于施用:肥料颗粒一般比较坚
实、无尘, 粒度大小均匀, 吸湿性小, 便于贮存和 施用, 既适合于机械化施肥, 同时也便于人工撒施。
(3) 副成分少,对土壤无不良影响:复混肥料所
磷酸二铵
NH3
磷酸一铵 磷酸二铵
氮肥 (尿素、硝酸铵等)
钾肥 (硫酸钾、氯化钾)
2NH3 NH3 H2SO4
磷 矿 石
热法
(能源) 湿法
磷 酸
硫磷酸铵
硝磷酸铵 尿磷酸铵
NH3 HNO2
NH3 CO(NH2)3 NH3 NH4Cl 聚合磷酸 XNH3
复混肥料
(H2SO4)
氯磷酸铵
聚磷酸铵
微肥 (Zn、B等)
1:1 2:1 1.5 : 1
混酸法
12-14
12-14
30-15
70-50
1:1
3. 磷酸铵类肥料
(1) 硫磷酸铵
如由磷酸一铵和硫酸铵生产的品位为16-20-0的硫磷 酸铵,产品的物理性好,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75.8%,比磷 酸一铵高。
(2) 硝磷酸铵
是由磷酸硝酸混合酸与氨中和的产品,有时还可加入钾
第十五章 复混肥料
(Compound and Blending Fertilizers)
主要内容
复混肥料及其发展动向 复混肥料的品种、性质和施用 复混肥料的配制
要求
掌握基本概念 掌握主要品种
了解
复混肥料的效果和施用
了解
第一节 复混肥料及其发展动向
一、复混肥料概述
1. 定义:同时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 以上养分的肥料 2. 类型:复合肥料 (compound fertilizer) 混合肥料 (blending fertilizer)
注:2000年数据为复混肥料比重
三、复混肥料的发展趋势
高效化:平均有效养分浓度约为40% 液体化:土壤 —— 结合滴灌、喷灌技术使用
(fertigation = fertilizer + irrigation) 叶面肥 —— 国内外发展均很快
多成分和多功能化:集肥料、农药、除草剂或
生长素为一体
缓效化:长效复肥、长效-速效复肥 专用化:针对性强,主要在经济作物、高档蔬
其中复混肥料比重(%) N P2O5 K2O 17.3 29.4 23.0 50.0 96.2 77.4 93.9 36.5 48.7 86.0 67.0 96.0 86.7 87.7 98.3 99.6 48.6 79.3 70.5 20.4 88.3 56.9 21.9 79.2 53.1 39.8 91.6 94.5
5. 分级
总有效养分含量 级别
三元≥ 40%
三元:30%~39% 三元:25%~29% 二元≥ 20%
高浓度复混肥料
中浓度复混肥料 低浓度复混肥料 低浓度复混肥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复混肥料”主要技术指标
GB15063-2001
指标名称 总养分含量 (%) ≥ (N+P2O5+K2O) 水溶性磷占有效 高浓度 40.0 中浓度 30.0 低浓度 25.0 (二元) 20.0
4. 有效养分表示法
1) 分析式表示法:以N-P2O5-K2O的含量百分 数表示,如: 含N、P2O5 、 K2O均为15% 15-15-15,表示:
① 13-0-46;② 0-52-35;③ 15-15-10-1(B);
④ 20-10-0-2(Zn) 分别表示:
?
2) 配合式表式法:用N : P2O5 : K2O及总浓度的 百分数表示,如: “3 : 1 : 1, 45%”,转换为分析式为: 27-9-9
2. 硝酸磷肥
成分:氮 磷 —— 硝 酸 铵 和 硝 酸 钙 , 可 溶 于 水 ; —— 磷酸铵和磷酸二钙,前者为水溶性磷,
后者为枸溶性磷
一般含N13%~26%,含P2O512%~20%, N:P2O5比例在1:2到2:1之间
性质:灰白色颗粒,吸湿性强;遇碱易分解 施用:可用于多种作物和土壤。 由于其所含的氮素中
菜、林木果树及庭园草地施用
第二节
复合肥料的主要品种和性质
——经化学方法制成的复合肥料一般为二元 型复肥
一、氮磷复合肥
1. 磷酸铵 (ammonium phosphate)
成分: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混合物,
含N14%~18%,P2O546%~52%
磷酸一铵
性质:灰色粉末或灰白颗粒;
吸湿性小; 水溶性;化学中性
二、复混肥料的发展简况 世界:始于20世纪20年代;
复混肥料是当今化肥发展的方向。在全 世界化肥消费总量中,各种复肥约占50%, 发达国家则占70%以上。美、英、法、日等 各国以复肥形态施用的分别占: N 28%~82% P2O5 77%~92% K 2O 64%~86%
1989/1990全世界和某些发达国家化 肥中复混肥料比重 (%)
90 80 70
) %
60 50 40 30 20 10 0 61/62 73/74 86/87 89/90 21.2 44.0 36.4 29.3 30.5
年 度
西欧复混肥在化肥消费中的比重
我国: 60年代开始研制与生产,但进展缓
慢; 80年代加速发展。
含养分几乎全部或大部分是作物所需要的。施用 时既可免除某些物质资源的浪费,又可避免某些 副成分对土壤性质的不良影响。
(4)配比多样性,有利于针对性的选择和施用:
复混肥料的主要特点是可以根据土壤养分特点和作 物的营养特性,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二次加工制成。 因此,产品的养分比例多样化,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和施用。从而避免某些养分的浪费,提高肥料的增 产效果。
肥料颗粒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K K K K K K
掺合肥料示意图
要求:单元肥料的颗粒要均一
掺合肥料实物
3. 种类:按养分数量和功能可分为
(1) 二元复合肥料:同时含氮磷钾三种养分中 的两种养分,如氮磷二元复合肥料; (2) 三元复混肥料:同时含氮磷钾三种养分; (3) 多元复混肥料:除氮磷钾三种养分外,同 时还含中量元素或微量营养元素等; (4) 多功能复混肥料:除养分外,还掺有农药 或生长素类物质
国 家 世 界 加拿大 美 国 日 本 丹 麦 芬 兰 法 国 原联邦德国 荷 兰 英 国 N(万t) P2O5(万t) K2O(万t) 7918.6 119.7 1004.8 64.1 40.0 23.2 266.0 148.7 41.2 158.2 3739.3 60.9 394.1 72.8 9.5 14.3 149.4 59.4 7.6 42.8 2692.9 36.0 472.0 56.9 15.4 14.1 194.9 79.2 9.8 52.5
P N K K P N P N K K P N P N K K P N P N K K P N
P N K K P N P N K K P N
肥料颗粒
P N K K P N
混成肥料示意图
混成肥料实物
特点:颗粒均一;每个颗粒中含有各种养分元素
P P P P P P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P P P P P P
盐(氯化钾)制成三元复肥。代表品种的品位为25-25-0。
(3) 尿磷酸铵
是一种高浓度的固体复肥,有N-P型和N-P-K型,
如品位为28-28-0和22-22-11等品种。产品物理性好,适 用于多种土壤与作物。
(4) 聚磷酸铵
(5) 偏磷酸铵
(6) 氨化过磷酸钙
磷酸一铵
聚磷酸铵
二、氮钾复合肥
—— 硝酸钾 (potassium nitrate)
P2O5百分率(%) ≥
水分 (游离子),% 粒度% (1-4.75mm
70.0
2.0 90 3.0
50.0
2.5 90 3.0
40.0
5.0 80 3.0
或3.35-5.60mm)
氯离子含量 (Cl-) ≤
注:如在包装容器上标明“含氯”可不检测氯含量
6. 优缺点——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