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篇:1、什么叫生物肥料(菌肥)?答:狭义的生物肥料,即指微生物(细菌)肥料,简称菌肥,又称微生物接种剂。
它是由具有特殊效能的微生物经过发酵(人工培制)而成的,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施入土壤后,或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或能活化土壤中的养分,改善植物的营养环璄,或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中,产生活性物质,刺激植物生长的特定微生物制品。
广义的生物肥料泛指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对作物具有特定肥效(或有肥效又有刺激作用)的生物制剂,其有效成分可以是特定的活生物体、生物的代谢物、或基质的转化物等,这种生物体可以是微生物,也可以是动、植物组织和细胞。
生物肥料和化学肥料、有机肥料一样,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肥源。
近年来,由于大量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大量不合理施用,不仅耗费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而且破坏了土壤结构,污染了农产品品质和环境,影响人类的健康生存。
因此,从现代农业生产中倡导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的趋势看,不污染环境的无公害生物肥料,必将会在未来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如何科学合理施用微生物肥料?答:微生物肥料是靠微生物的作用发挥增产作用的,其有效性取决于优良的菌种、优质菌剂和有效的施用方法。
因此微生物肥料合理施用的原则是:第一,要保证菌肥有足够数量的有效微生物;第二,要创造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1)微生物肥料必须选用质量合格的,质量低劣、过期的不能使用。
菌肥必须保存在低温(适宜温度4-10℃)、阴凉、通风、避光处,以免失效。
(2)为尽量减少微生物死亡,施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拌种时加水要适量,使种子完全吸附。
拌种后要及时播种、覆土,且不可与杀菌剂或碳酸氢铵等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3)一般菌肥在酸性土壤中直接施用效果较差,要配合施用石灰、草木灰等,以加强微生物的活动。
(4)微生物生长需要足够的水分,但水分过多又会造成通气不良,影响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
因此,必须注意及时排灌,以保持土壤中适量的水分。
(5)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大多是好气性的,如根瘤、自生固氮菌、磷细菌、抗生菌等。
因此,施用菌肥必须配合改良土壤和合理耕作,以保持土壤疏松、通气良好。
(6)微生物生长需要多种养分。
因此,必须提供足够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
例如豆科作物生长和根瘤的发育,提高固氮量;施磷肥能发挥“以磷固氮”的作用;适量的钙钾磷肥营养有利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钼是根瘤菌合成固氮酶必不可少的元素,钼肥与根瘤菌肥配合施用,可明显提高固氮效率。
3、怎样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必须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考虑。
开源就是多施有机肥、补充有机质,节流是尽量减少土壤有机质的分解消耗。
通俗地说,常用的途径就是种、还、施三结合的手段。
种,适当地种植绿肥作物;还,秸秆还田;施,增施有机肥。
种植绿肥既作土壤覆盖,又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有效途径。
据试验,无论何种土地,每年每亩翻压1吨绿肥鲜草,5年后土壤有机质增加0.1-0.2%,全氮提高0.01%,总腐殖酸增加6.1%,活性有机质提高17.4%。
利用秸秆还田,提高土壤生物产量的返还率。
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营养元素,若秸秆不还田,有机质和矿物损失不能归还土壤,长期持续下去,会造成土壤有机质的匮乏,影响作物生长。
增施有机肥是土壤有机质的最直接来源。
增施有机肥不但能稳定持久补充氮,弥补土壤中氮素营养的消耗,且能提供锌、铁、锰等多种微量元素。
若在施肥时忽视有机肥的投入,则会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如东北黑土地是我国公认的肥沃良土,由于倚重化肥轻视有机肥,地力明显下降,有机质含量已由刚开垦时的8-10%,降至目前的1-5%,大片黑土地正在由黑变黄。
4、我国商品有机肥料的主要类型有哪几种?答:目前,我国商品有机肥料大致可分为精制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生物有机肥料3种类型。
其中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为主。
(1)精制有机肥料。
指经过工厂化生产,不含有特定肥料效应的微生物的商品有机肥料,以提供有机质和少量有机营养元素养分为主。
精制有机肥料作为一种有机质含量较高的肥料,是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主要肥料品种。
(2)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由有机和无机肥料混合或化合制成,即含有一定比例的有机质,又含有较高的养分。
目前,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占主导地位,这与我国当前科学施肥所提倡的“有机无机相结合”的原则是相符的。
(3)生物有机肥,指经过工厂化生产,含有特定肥料效应的微生物的商品有机肥料,除了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外,还含有改善肥料或土壤养分释放能力的功能性微生物。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突破,生物有机肥料的发展前景是相当可观的。
5、什么是复混肥料,种类有哪些?答:复混肥料是指氮、磷、钾3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由化学方法和(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
含氮、磷、钾任何两种元素的肥料称为二元复混肥。
同时含有氮、磷、钾3种元素的复混肥称为三元复混肥,并用N—P2O5—K2O的配合式表示相应氮、磷、钾的百分比含量。
复混肥料根据氮、磷、钾总养分不同,可分为低浓度(总养分≥25%)、中浓度(总养分≥30%)和高浓度(总养分≥40%)复混肥。
根据其制造工艺和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复合肥料、复混肥料和掺混肥料。
(1)复合肥料。
单独由化学反应而制成的,含有氮磷钾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肥料。
有固定分子式的化合物,具有固定的养分含量和比例。
(2)复混肥料。
是以现成的单质肥料(如尿素、磷酸铵、氯化钾、硫酸钾、普钙、硫酸铵、氯化铵等)为原料,辅之以添加物,按一定的配方配制、混合、加工造粒而制成的肥料。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复混肥料绝大部分都是这类肥料。
(3)掺混肥料。
又称配方肥、BB肥,它是由两种以上粒径相近的单质肥料或复合肥料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通过机械掺混而成,是各种原料的混合物。
这种肥料一般是农户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要随混随用。
6、复混肥料的使用原则是什么?答:复混肥料使用的基本原则是:(1)选择适宜复混肥料品种。
复混肥料的施用要根据土壤的农化特性和作物的营养特点选用合适的肥料品种。
如果施用的复混肥料,其品种特性同土壤条件和作物的营养习惯不相适应时,轻者造成某种养分的浪费,重则可导致减产。
(2)复混肥料和某单质肥料配合使用。
复混肥料的成分是固定的,难以满足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甚至同一作物不同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不同要求。
在施用复混肥料的同时,应针对复混肥料的品种特性,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作物的营养习性,配合施用单质化肥,以保证养分的协调供应,从而提高复混肥的经济效益。
(3)根据复混肥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施用方式。
复混肥料的品种较多,它们的性质有所不同,在施用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方能充分发挥肥效。
7、复混肥料的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答:(1)施用量。
复混肥的施用量以氮量作为计量依据。
复混肥含有多种养分,大多属于氮、磷、钾三元型。
除了用于豆科作物的专用肥以磷、钾肥为主外,都以氮为主要养分,养分比例中均以氮为1,配以相应的磷、钾养分。
对一个地区的某种作物,实际计算施用量时,可从当地习惯施用的单一氮肥用量换算。
施用量按复混肥中氮量计算,还可以方便比较不同土壤和不同作物的施肥水平。
由于复混肥含有相当数量的磷钾及副成分,施肥量较单一氮肥大,一般大田作物施用50kg/亩,经济作物100kg/亩。
(2)施肥时期。
为使复混肥中的磷钾(尤其是磷)充分发挥作用,作基肥施用要尽早。
一年生作物可结合耕耙施用,多年生作物(如果树)则较多集中在冬春施用。
若将复混肥料作追肥,也要早期施用,或与单一氮肥一起施用。
(3)施肥深度。
施肥深度对肥效的影响很大,应将肥料施于作物根系分布的土层,使耕作层下部土壤的养分得到较多补充,以促平衡供肥。
随着作物的生长,根部将不断向下部土壤伸展。
除少数生长期短的作物外,多数作物中晚期的吸收根系可从根系分布至30-50cm的土层。
早期作物以吸收上部耕层养分为主,中晚期从下层吸收较多。
因此,对集中作基肥施用的复混肥分层施肥处理,较一层施用肥料可提高4%-10%。
8、六项施肥技术值得推广:当前,在农业生产上施肥结构还很不合理,普遍存在着施肥不科学、肥料投入不足、投肥结构及比例失调等肥料施用误区,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优质高产,有的还片面追求产量效应,而忽略了品质效应,使农产品毫无价格优势可言。
目前,国内外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愈来愈高,因此各地农民朋友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新方法。
积极推广测土平衡施肥技术。
测土平衡施肥是我国施肥技术上的一项重大改革,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和科技手段,先测土了解土壤供肥性能,然后综合作物需肥规律,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配成肥料直接应用于农作物的施肥技术。
拓宽有机肥施用途径,加大有机肥施用数量,搞好地力建设,维持地力平衡。
各地应积极组织人力、物力,大搞积沤有机肥,要抓好“人有厕、畜有圈、户有积肥坑”的“三有设施”建设,同时还应动员农民将一切可以利用的有机肥资源,尽力收集起来,堆沤腐熟利用,以确保农作物有机肥的投入,每亩保证施用有机肥1500公斤以上,从而达到用地养地相结合,肥地增产的目标。
大力推广应用农作物系列专用复合肥农作物系列专用复合肥是配方施肥技术的物化产物,内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微等各种营养元素,它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广泛存在的方难配、肥难买的问题,同单质化肥或习惯施肥相比,增产可达15%。
作物专用肥一般具有以下优点:(1)针对性强,配比合理,肥效长久,能显著提高作物生长能力,施用后肥效缓慢释放,可为作物整个生育期提供充足的营养,达到各营养要素对作物的平衡供应,避免了盲目施肥和肥料浪费。
(2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一般可将氮的利用率由20%提高到30%,磷、钾的利用率由20%提高到40%左右,其它微素也能相应延长有效期,肥料成本及投工相应减少,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3)施用方法简便,农民易于操作。
专用肥的施用一般要求一次到位全作基肥,亩施用量一般为50-60公斤。
大力推广高效无污染环保型肥料——高效生物有机复合肥。
生物有机复合肥是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在全国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项目,该技术成果属国内首创,居国际领先地位。
它是由有机肥、无机肥、菌肥、增效剂复合而成的“四合一”肥料,其优点是:(1)能提高肥料利用率。
生物有机肥综合了化肥“速”、有机肥“稳”、菌肥“促”的优势,形成营养“合力”,可使养分利用率由30%提高到50%。
(2)具有使作物增产和提高产品品质的双重功效。
一般可使粮棉作物增产10%-20%,特产作物增产20%-30%,是发展“绿色食品”和优质农业的理想产品。
(3)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4)变废为宝,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大力推广应用钾肥。
在缺钾土壤上施用钾肥,一般可收到增产的效果。
除了加大有机肥的施用和推广旱地作物秸秆还田可以补充土壤钾素以外,施用化学钾肥是补充土壤钾素、供给作物钾素营养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