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零件图
● 零件的安放位置
轴承座的工作位置。
● 投射方向
主视图表达了零件 的主要部分:轴承孔的 形状特征,各组成部分 的相对位置,三个螺钉 孔,凸台也得到了表达。
主视图
轴承座
⑶ 选其它视图
C
A
A-A
选全剖的左视图,表
达轴承孔的还内需选部择结什构
及肋板形状么。视图呢?
选择 D向视图表达 B
B
底板的形状。
选择移出断面表 达支撑板断面及肋板 断面的形状。
例如:
设计基准
工艺基准
A
A
A-A
设计基准
设计基准与工艺 基准应尽量统一
⒈ 分析零件 功用 形状与功用有关
加工方法 形状与加工方法有关
加工位置 零件的安放位置 (轴、盘类)
⒉ 选主视图
工作位置 (支架、壳体类)
投射方向 能清楚地表达主要形体
⒊ 选其它视图
的形状特征
首先考虑表达主要
工件旋转
形体的其它视图,再补 全次要形体的视图。
⒋ 方案比较
车刀移动
车床
在多种方案中比较,择优。 加工轴
应视零件的功用及结构形状的不同而采用不 同的视图及表达方法。
如:轴套
一个视图即可
10 18
25
一、视图选择的要求:
⒈ 完全 零件各部分的结构、形状及其相 对位置表达完全且唯一确定。
⒉ 正确 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及表达方法 要正确。
⒊ 清楚 所画图形要清晰易懂。
二、视图选择的方法及步骤
几何形体、结构 要分清主要、 次要形体
视图方案三:
C A
主视图
A-A
俯视图采用
B-B剖视图,
其余视图同方案 B
B
一。
比较、分析
A
三个方案,选第
B-B
C
三方案较好。
⒉ 轴类零件
⑴ 分析形体、结构 由于轴上零件的固
定及定位要求,其形 状为阶梯形,并有键 槽。
⑵ 选择主视图 安放位置:
加工位置, 水平放置。
投射方向:
如图所示。
⑶ 选择其它视图 用断面图表达键槽结构
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
⒈ 支架类零件
装油杯孔
螺钉孔
轴 承 座
轴承孔 肋板 支撑板
底版
端盖 轴承 轴 承 座
齿轮 轴 轴 承 座
⑴ 分析零件 功用:支撑轴及轴上零件。
轴承座功用图
形体:轴承孔、底版、支撑板、肋板等。
结构:分析四部分主要形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支撑板外侧及肋板左右两面与轴承孔外表面
相交等。
⑵ 选择主视图
2、锻造 使金属胚料在冲击力或静压力作用下产生 塑性变形的成形加工方法。
3、冲压 借助磨具对板材施加外力,迫使其按模 具形状发生分离或塑性变形的成形加工方法。
4、切削加工 利用切削工具,从毛胚上去除多余 材料的加工方法。例如:车、铣、刨、磨。
5、热处理 固态下将金属零件加热到一定的温 度,在该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然后以一定的 方式和速度冷却使材料获得所需组织,改变力 学性能的加工方法。
要尺尺标寸寸要注布要符全置符合部要合国尺整设家寸齐计标,、要准不清求的遗晰及有漏,工关,便艺规不于要定重阅求复读
所谓合理就是标注尺寸时,既要满足 设计要求,又要符合加工测量等工艺要求。
一、正确地选择基准
⒈ 设计基准 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中的位置的基准。
⒉ 工艺基准 用以确定零件在加工或测量时的基准。
作用:支承、包容、保护运动零件或其它零件。
特点:形状、结构比前三种复 杂,并且加工位置变化更多。
主视图:主要考虑 工作位置和形状位 置和形状特征。
其它基本视图:根据 实际情况适当采取剖 视、剖面、局部视图 和斜视图等多种形式, 以清楚表达零件内外 形状。
6.4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正确 完全 清晰 合理
C向局部视图表 达上面凸台的形状。
A D
D
B-B C
视图方案一
轴承座
⑷ 方案比较
视图方案二:
A-A
将方案一的主视 图和左视图位置对调。
俯视图选用B-B 剖视表达底板与支撑 板断面及肋板断面的 形状。
C向局部视图表达 上面凸台的形状。
B
B
B-B
俯视图前后方向
较长,图纸幅面安排 欠佳。
C
A
A C
轴承座
6、表面处理 为了提高零件表面的力学性能、抗 腐蚀性能以及使表面美观而对零件表面进行的加 工方法。
7、塑料成形 将各种形态的塑料加热、加压 模塑成零件或毛胚的加工方法。
二、 铸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⒈ 铸造圆角
铸件表面相交处应有圆角,以免铸件冷 却时产生缩孔或裂纹,同时防止脱模时砂型 落砂。
缩孔 裂纹
组成机器轮
齿 轮
箱体
轴
滚动轴承
齿轮减速箱
5.1 零 件 图 的 作 用 与 内 容
表达单个零件的图样称 为零件图。
一、零件图的作用: 加工制造、检验、测量零件。
二、零件图的内容:
⒈ 一组视图 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
⒉ 完整的尺寸 确定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
⒊ 技术要求 加工、检验达到的技术指标。
⒊ 盘类零件(如端盖)
⑴ 分析形体、结构 盘类零件主要由不同直径的同心圆柱
面所组成,其厚度相对于直径小得多, 成盘状,周边常分布一些孔、槽等。
⑵ 选择主视图 安放位置:符合加工位置,轴线水平放置。
投射方向:A向 通常采用全剖视图。
⑶ 选择其它视图
用左视图表达孔、槽的分
布情况。
A
4、壳体类零件
⒉ 拔模斜度
铸件在内外壁沿起模方向 应有斜度, 称为拔模斜度。当 斜度较大时,应在图中表示出 来,否则不予表示。
拔模斜度
⒊ 壁厚均匀
缩孔
壁厚不均匀
壁厚均匀
壁厚逐渐过渡
二、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⒈ 倒角 作用:便于装配和操作安全。 通常在轴及孔端部倒角。
cxa
b
α
倒角宽度b按轴(孔)径查标准确定。 α= 45°,也可取 30°或 60°。
⒉ 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作用:便于退刀和零件轴向定位。
退刀槽
b
b
砂轮越程槽
砂轮
图中 Φ:槽的直径;b:槽宽 b ⒊ 钻孔端面
作用:避免钻孔偏斜和钻头折断。
90°
⒋ 凸台和凹坑
作用:减少机械加工量
及保证两表面接触良好。
凸台
凹坑
凹腔
凹槽 接触加工面
6.3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为满足生产的需要,零件图的一组视图
⒋ 标题栏 零件名称、数量、材料及 必要签署。
6.2 零 件 结 构 的 工 艺 性 简 介
零件图上应反映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各种要求。 了解这些知识,在绘制零件图时有助于合理地选择视图、 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阅零件图时,也有助于对图样的 理解和零件的想象。
一、零件加工方法简介
1、铸造 将金属融化后倒入型腔,凝固后形成与 型腔同形的铸件的成形加工方法。此种加工方法 能制造结构复杂的零件,应用广,生产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