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流程PPT
项目实践 专业技能 程序员基本素质 职业素质 个人素质
一、个人素质 • 信心和恒心
信心是指对行为必定成功的信念。信心的表现构成包括对行动实现难度的外 在认知、情绪和外在意识三个方面的构成要素 恒心是持之以恒的毅力;坚持达到目的或执行某项计划的决心
• 良好的个人品质
忠心耿耿.正直无私.执法如山.堂堂正正、见义勇为、光明磊落 、忠心耿 耿、 兢兢业业 、一视同仁、一清二白、义无反顾
• 用户控件 • 组件技术
5.测试习惯
• • • • •
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 系统测试 稳定性测试 软件研发作为一项工程而言,一个很重要的 特点就是 问题发现的越早,解决的代价就越 低,程序员在每段 代码,每个子模块完成后 进行认真的测试,就可以尽 量将一些潜在的 问题最早的发现和解决,这样对整体 系统建 设的效率和可靠性就有了最大的保证。
软件产品质量特性:满足需求能力的一系列特 性总和
功能、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维护性、可移植性
• 软件开发流程 • 程序员基本素质 • 关于质量控制和开发模板 • 项目组建设
项目开发工作流程
软件生存期过程
确定需求 开发策划 需求分析 概要设计 详细设计 编码与调试 测试
2.文档习惯
• 注释 • 开发过程文档:良好的文档是正规研发流 程中非 常重要的环节,作为代码程序员, 30%的工作时 间写技术文档是很正常的, 而作为高级程序员和 系统分析员,这个比 例还要高很多。缺乏文档, 一个软件系统 就缺乏生命力,在未来的查错,升 级以及 模块的复用时就都会遇到极大的麻烦。
3.规范化
标准化的代码编写习惯 作为一些外国知名软件公 司的规矩,代码 的变量命名,代码内注释格式, 甚至嵌套 中行缩进的长度和函数间的空行数字都 有 明确规定,良好的编写习惯,不但有助于 代码 的移植和纠错,也有助于不同技术人 员之间的协 作。 • 代码编写规范
• 界面设计规范
4.复用性,模块化思维能力
• 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又叫做表现能力或显示能力,是指一个人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情感、 想法和意图等,用语言、文字、图形、表情和动作等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 并善于让他人理解、体会和掌握。
• 职业素养
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 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 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 些基本情况
软件项目开发流程
软件项目
完成特定目的、符合用户特定需求的软件所需 的组织结构和过程、规范的集合
软件管理特点
软件产品的特点
软件产品的质量,完全取决于其设计和开发水平 软件需求的模糊性、变化性使软件产品难以成熟 任何一个软件产品,或多或少总会存在一些故障(BUG) 软件人员广泛存在的不规范的开发习惯使开发过程难以管理
• 良好的个人习惯
良好的习惯,就是做有益于自己、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事,并长期坚 持,直到成为习惯性的行为。拥有好习惯的人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二、职业素质 • 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包括在任何 时地、以什么方式恰当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交 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 素
6.学习和总结的能力
• 总结:善于总结,也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 现,每次完 成一个研发任务,完成一段代 码,都应当有目的的跟 踪该程序的应用状况 和用户反馈,随时总结,找到自 己的不足, 这样逐步提高,一个程序员才可能成长起 来。
程序员的基本素质
1. 2. 3. 4. 5. 6. 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文档习惯 规范化,标准化的代码编写习惯 复用性,模块化思维能力 测试习惯 学习和总结的能力
1.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 木桶理论
木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只木桶想盛 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 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 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 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 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因此,整个社会与我们每 个人都应思考一下自己的“短板”,并尽早补足它
软件集成 内部确认 复制、交付、安装 试运行、用户验收 运行、维护
确定需求
开发策划
需求分析
概要设计
详细设计
编码与调试
测试
软件集成
内部确认
复制、交付、安装
试运行、用户验收
运行、维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软件开发流程 • 程序员基本素质 • 关于质量控制和开发模板 • 项目组建设
程序员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