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熟记中药配伍表你就是中医师

熟记中药配伍表你就是中医师

熟记中药配伍表,你就是中医师中西药同用后产生或增加毒副作用藿香正气水不宜与扑尔敏合用藿香正气水是夏季脘腹胀痛、呕吐泄泻以及胃肠型感冒患者的首选良药,但是如果患者正在服用扑尔敏时请勿服用此药。

因为二者合用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产生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

仁丹不宜与硫酸亚铁合用夏季极易发生中暑,中成药仁丹对于轻、中度中暑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但当患者正在服用硫酸亚铁、含溴的必嗽平、碘化钾等西药时,则不要服用仁丹,这是因为仁丹中含有汞,容易与上述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毒的汞盐,引起赤痢样大便,导致药源性肠炎。

除了仁丹外,常用的含汞中药及其制剂还有朱砂、朱砂安神丸、安宫牛黄丸、健脑补肾丸、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柏子养心丸、牛黄清心丸等。

富含有机酸的中药及其制剂不宜与复方新诺明合用夏季由于气温高、湿度大,细菌易于繁殖,且人体抵抗力降低,是泌尿系感染的多发季节,复方新诺明是治疗泌尿系感染的常用药物,如果患者正在服用此药,请勿服用富含有机酸的中药如五味子、酸枣仁、山楂、乌梅及其制剂山楂丸、保和丸等,因有机酸能酸化尿液,使复方新诺明溶解度减小,易产生结晶尿或血尿,造成肾脏损害。

中药杏仁、桃仁、白果仁不宜与安定合用中药杏仁、桃仁、白果仁等不宜长期与安定等镇静药合用,因上述中药中含有氰甙,在胃中酸性环境中经酶水解产生氢氰酸,与安定等镇静药共同作用于呼吸中枢,造成呼吸抑制,严重者产生呼吸衰竭。

含麻黄碱的中药及其制剂不宜与强心药、降压药合用; 麻黄及通宣理肺丸、莱阳梨止咳糖浆、复方枇杷糖浆等均含有麻黄碱,服用此类药物时,不宜与洋地黄、地高辛等强心药及降压药合用,否则麻黄碱可使强心药的作用增强,毒性增加,易致心衰或心律失常,同时麻黄碱还可引起血压升高,降低降压药的效果,甚至加重高血压患者病情。

含钙中药不宜与强心药合用心脏毒性反应是地高辛、洋地黄等强心药的主要副作用之一,如果在服用此类药物时再服用富含钙的中药如珍珠母、龙骨、石膏等,则钙离子可使强心药的毒性增加而导致心律失常或传导阻滞。

此外,服用洋地黄的患者也不宜服用六神丸,因为六神丸中的蟾酥有强心作用,二者同用,可引起心律紊乱或洋地黄中毒。

甘草、鹿茸不宜与阿司匹林合用甘草与鹿茸均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与阿司匹林、布洛芬、消炎痛等解热镇痛抗炎药同用易引起恶心、呕吐甚至消化道溃疡。

总之,中西药合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用药时必须科学合理地进行配伍,方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因此建议所有喜欢“中西合璧”的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

中药的合理用药与配伍禁忌一、中成药的合理联用1.中成药的联用肾阴虚证:六味地黄丸+益肾补骨液;阳虚:附子理中丸+参茸卫生丸;气阴两虚证: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中气下陷又肾阳虚:金匮肾气丸+补中益气丸。

2.中成药与中药汤剂的联用气血不足+热毒的痛经、月经不调:复方当归四物汤+妇科千金片;风痰阻络+气血亏虚的面神经麻痹:当归补血汤+牵正散;血府逐瘀汤送服七厘散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

3.中成药与药引的联用外感风寒或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证:用生姜、大枣汤送服;跌打损伤或风寒湿痹证:用黄酒或白酒送服三七粉、云南白药、三七伤药片、腰痛宁等。

治疗便秘的麻子仁丸,宜用蜂蜜水送服。

补肾药用淡盐水送服:如六味地黄丸。

4.中成药与西药的联用降低毒性:补中益气丸、贞芪扶正冲剂与CTX(环磷酰胺,一种免疫抑制剂)。

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与糖皮质激素。

提高疗效:香连丸+TMP(三甲氧苄氨(甲氧苄啶),英文名:Trimethoprim);丹参针与脑活素(治疗老年功能性失眠);牛黄解毒丸与乙酰胺螺旋霉素(治疗急性牙龈炎的红肿热痛);热毒痰火之瘰疬(淋巴结核)用解毒消炎丸与INH (异烟肼.);肾阳虚水中用实脾散、真武汤、济生地黄丸配小剂量HCT(二氢氯噻, 双氢克尿塞)。

二、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1.含十八反、十九畏的中成药配伍禁忌附子:川贝、半夏大活络丹、尪痹冲剂、天麻丸、人参再造丸(含有附子)均不能与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液、通宣理肺丸合用;郁金:丁香利胆排石片、胆乐胶囊、胆宁片含有郁金,均不能与六应丸、苏合香丸、妙济丸、纯阳正气丸、紫雪丹含丁香的合用。

海藻:甘遂、甘草心通口服液(含海藻)不宜分别与祛痰止咳颗粒(含甘遂),橘红痰咳颗粒、通宣理肺丸、镇咳宁胶囊(含甘草)合用。

2.含有同一毒性药物剂量叠加的附子:大活络丹+天麻丸;朱砂: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

冰片: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

3.不同功效药物联用的禁忌(属于证候禁忌)附子理中丸+牛黄解毒片;附子理中丸+黄连上清丸;金匮肾气丸+牛黄解毒片。

4.某些药物的相互作用问题(消瘿五海丸、内消瘰疠丸)形成刺激性的碘化汞、溴化汞。

三、中西药的联合使用中西药联用的特点1.协同增效①黄连、黄柏+四环素、呋喃唑酮、磺胺甲基异唑---治疗痢疾、细菌性腹泻。

②金银花+青霉素---对耐药金葡菌的杀菌作用。

③丙谷胺+甘草、白芍、冰片---治疗消化性溃疡。

④甘草+氢化可的松---对抗炎、抗变态反应。

⑤丹参、黄芪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量合剂---可提高心梗的抢救成功率。

⑥丹参注射液+间羟胺、多巴胺---加强升压作用,还可减少对升压药的的依赖性。

2.降低毒副反应①甘草+呋喃唑酮---治肾盂肾炎时,可防胃肠道反应,又保留了后者的杀菌作用。

②氯氮平+石麦汤(生石膏、炒麦芽)---在治精神分裂症时可消除流涎不良反应。

3.减少剂量①珍菊降压片---降压、改善症状,减少了可乐定的用量。

②地西泮+苓桂术甘汤---地西泮的用量可减少1/3,同时消除嗜睡等不良反应。

中西药联用的药物相互作用1.影响吸收(1)影响药物透过生物膜的吸收①含鞣质(大黄、虎杖、五倍子、石榴皮等;牛黄解毒片、麻仁丸、七厘散)+口服的红霉素、士的宁、利福平(吸附后透过生物膜会减少);②药物炭(蒲黄炭、荷叶炭、煅瓦楞子)与生物碱、酶制剂同服;③果胶类(六味地黄、人参归脾、山茱萸)+口服林可霉素。

透过生物膜减少90%。

(2)影响药物在胃肠道的稳定①含金属离子的中药(石膏、海螵蛸、自然铜、赤石脂、滑石、明矾等)牛黄解毒片+四环素---发生螯合反应,减低了吸收;②含生物碱的中药(麻黄、颠茄、洋金花、曼陀罗等抑制胃肠蠕动)+红霉素(减效)、洋地黄类强心苷(吸收增加,引起中毒)。

2.影响分布①碱性中药(硼砂、红灵散、女金丹、痧气散)+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减少了排泄)---毒性增加;②含鞣质中药+磺胺类---使磺胺的药物浓度增加;③银杏叶+地高辛---使后者出现中毒。

3.影响代谢①酶促反应乙醇+苯巴比妥、苯妥英、安乃近、利福平、二甲双胍、胰岛素---使药效下降;乙醇+三环类抗抑郁药(氯米帕林、阿米替林、多虑平、丙咪嗪)---代谢产物增加,不良反应增加。

②酶抑反应含鞣质中药(大黄、山萸肉、诃子、五倍子、地榆、石榴皮、虎杖、侧柏叶)+含酶类制剂(淀粉酶、胰酶、乳酶生)---使酶的药价降低;含麻黄碱中药(大活络丹、千柏鼻炎片、蛤蚧定喘丸、通宣理肺丸)+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呋喃唑酮、异烟肼、丙卡巴肼、司来吉米)---引起头痛、恶心、心律不齐、呼吸困难、心肌梗死等不良反应,严重出现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

4.影响排泄增加排泄碱性中药(煅龙骨、煅牡蛎、红灵散、女金丹、痧气散、乌贝散、陈香露白露片)+尿液酸化药物(诺氟沙星、呋喃妥因、吲哚美辛、头孢类抗生素)---使作用时间和强度降低;红霉素+山楂制剂---使红霉素分解,失去抗菌作用;冰硼散(使尿液碱化)+青霉素、磺胺类药---降低药效;含有机酸中药(乌梅、山茱萸、陈皮、木瓜、川芎、青皮、山楂、女贞子)+碱性药物(氨茶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氢氧化铝、氢氧化钙、碳酸钙、枸橼酸镁、碳酸氢钠等)---降低或失去药效。

②减少排泄含有机酸中药(乌梅、山茱萸、陈皮、木瓜、川芎、青皮、山楂、女贞子)+磺胺类、利福平、阿斯匹林---增加肾毒副作用。

含有机酸中药+大环内酯类药---增加肝毒性,引起听觉障碍。

中西药联用的例举(一)中西药合理联用协同增效、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逍遥散或三黄泻心汤等与西药催眠镇静药联用:增效和摆脱依赖性。

逍遥散(有保肝作用)与西药抗痨药联用,能减轻抗痨药对肝脏的损害。

芍药甘草汤等与西药解痉药联用,可提高疗效,消除腹胀、便秘等副作用。

石菖蒲、地龙与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联用可增效。

柴胡桂枝汤等具有抗癫痫作用的中药复方与西药抗癫痫药联用,可减少抗癫痫药的用量及肝损害、嗜睡等副作用。

大山楂丸、灵芝片、癫痫宁(含马蹄香、石菖蒲、甘松、牵牛子、千金子等)与苯巴比妥联用,可协同增效。

含麻黄类中药治疗哮喘,常可导致中枢神经兴奋,若与巴比妥类西药联用,可减轻此副作用。

木防己汤、茯苓杏仁甘草汤、四逆汤等与强心药地高辛等联用,可提高疗效。

木防己汤、真武汤、越婢加术汤、分消汤等与西药利尿药联用,可减轻口渴等副作用。

苓桂术甘汤、苓桂甘枣汤与心得安类抗心律失常药联用,增效和预防心动过速。

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等与血管收缩药甲磺酸二氢麦角胺联用,可增强对体位性低血压症的治疗作用。

钩藤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与抗高血压药甲基多巴、巯甲丙脯酸等联用,有利于改善老年高血压。

桂枝茯苓丸、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等与血管扩张药联用,可增强作用。

黄连解毒汤、大柴胡汤等与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剂联用,可增强疗效。

补中益气汤、葛根汤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与抗胆碱酶药联用,治肌无力疗效较好。

六君子汤等与抗震颤麻痹药联用,可减轻其胃肠道副作用,但也可能影响其吸收、代谢和排泄。

八味地黄丸、济生肾气丸、人参汤等中药与降血糖药联用,可使糖尿病患者的性神经障碍和肾功能障碍减轻。

具有抗应激作用的中药如柴胡桂枝汤、四逆散、半夏泻心汤等与治消化性溃疡的西药(H2受体拮抗剂、制酸剂)联用,可增强治疗效果。

如木香、砂仁、黄芩陈皮等对肠道有明显抑制作用,可延长地高辛、维生素B12、灰黄霉素等在小肠上部的停留时间,从而有利于药物吸收。

小青龙汤、柴朴汤等与氨茶碱、色甘酸钠等联用,可提高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小青龙汤、干姜汤、柴朴汤、柴胡桂枝汤等与抗组胺药联用,可减少西药的用量和嗜睡、口渴等副作用。

麦门冬汤、滋阴降火汤等对老年咳嗽的镇咳作用,优于磷酸可待因,若酌情选择联用,可提高疗效。

具有保护肝脏和利胆作用的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大柴胡汤等与西药利胆药联用,能相互增强作用。

甘草与氢化可的松在抗炎抗变态反应时同用,有协同作用。

含甘草的与排钾的利尿药同用,可致醛固酮增多。

丹参注射液加强的松,治结节性多动脉炎,有协同作用。

间羟胺、多巴胺与丹参注射液合用,可增强升压作用,延长升压时间。

莨菪碱与生脉散、丹参注射液合用,治疗病窦综合征,既适度加快心率,又可改善血液循环。

桂枝汤类、人参类方剂与皮质激素类药联用,可减少用量和副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