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三 区域地理

必修三 区域地理

必修三区域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1.2009年2月澳大利亚发生大面积森林火灾,为快速准确获得受灾面积状况,适宜采用的方式是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实地调查2.GPS是进行野外考察与探险的重要工具,其作用是A.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B.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气候C.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地形D.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水文状况3.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北方地区以旱地农业为主,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

形成这种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降水的差异B.地形的差异C.土壤的差异D.热量的差异5.监测华北平原农作物病虫害影响范围,最快捷有效的方式是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人工实地调查4.我国不同自然区的环境特征差异显著。

以下描述与其对应区域相匹配的是A.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柴达木盆地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青藏高原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东北平原D.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长江三角洲6.下列经济部门中,受气候条件影响最大的是A.铁路运输业 B.信息服务业C.服装加工业D.水稻种植业7.大洋洲某岛屿附近漂浮着一座来自南极冰架的巨大冰山,为了航行安全,需对此冰山进行动态监测,可采用的最佳手段是A.3S(RS、GIS、GPS的统称)技术B.大比例尺地形图量测C.实时录像监控D.实地调查8.商业网点布局规划适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IS B.GPS C.RS D.RS和GPS9.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区域划分依据相同的是A.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东北平原、山东丘陵B.长江流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干旱地区C.亚热带、中纬度、亚欧大陆、华北平原D.广东省、湖南省、广州市、湿润地区10.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并用于国土整治的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D.管理信息系统11.下列各组区域单元中,可以按照同一类指标归类的是A.黄河流域、东南丘陵、寒带B.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C.热带、温带、江南丘陵D.广东省、广州市、云贵高原12.我国南方的传统民居屋顶坡度比北方大,主要是考虑A.热量差异B.降水差异C.文化差异D.人口差异13.在GIS中,将城市交通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叠加起来可以进行A.城市水域面积计算B.工农业生产总值估算C.商业网点选址分析D.环境质量实时监测14.下列区域通常具有明确边界的是A.干旱区B.自然带C.气候带D.行政区15.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区域划分依据相同的是A.珠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干旱地区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C.中纬度、亚欧大陆、华北平原D.非洲、兰州市、湿润地区16.下列地理事物的变化难以通过遥感影像分析得到的是A.沙漠的扩展B.湖泊的消长C.土壤养分的变化D.冰川的消融17.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按照同一类指标进行归类的是A.热带、温带、寒带B.湿润地区、低纬度地区、江南丘陵C.黄河流域、东南丘陵、干旱地区D.广东省、广州市、云贵高原18.我国柴达木盆地主要景观特征是A.荒漠广布B.稻花飘香C.黑土广阔D.河道纵横19.在我国北方,一些居民居住在蒙古包里,其主要原因是便于A.适应当地高温多雨的气候B.适应狩猎的生活C.适应当地崎岖不平的地形D.适应放牧的生活20.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可以按照同一类指标归类的是A.黄河流域、东南丘陵、寒带 B.广东省、广州市、云贵高原C.热带、温带、江南丘陵 D.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21.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地面植被分布信息的技术手段是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通信技术22.在罗布泊进行科考,可为科技工作者全天候提供地理位置信息的技术是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管理信息系统双选1.我国各地的传统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搭配合理的是A.竹楼—西双版纳B.尖顶屋—华南地区C.石头屋—三江平原D.吊脚楼—华北平原2.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组合合理的是A.四川盆地——大牧场放牧业 B.宁夏平原——灌溉农业C.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种植业 D.鄱阳湖平原——绿洲农业3.某出租车公司为了实时掌握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应采用的技术方法是A.收看电视B.遥感C.全球定位系统D.地理信息系统4.下列地区与其主要农业生产类型对应合理的是A.华北平原—水产养殖业B.鄱阳湖平原—水稻种植业C.四川盆地—大牧场放牧业D.塔里木盆地—绿洲农业5.区域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组合合理的是A.四川盆地——绿洲农业 B.宁夏平原——灌溉农业C.长江三角洲——大牧场放牧业 D.洞庭湖平原——水稻种植业6.若要监测和分析某市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最快捷的技术是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电子通信7.下列关于我国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塔里木盆地黄土广布B.东北平原土壤肥沃C.云贵高原地形平坦D.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1.导致内蒙古高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 .日照时数B .海拔高度C .年降水量D .风速大小2.下列解决青藏高原牧区能源问题的最合理措施是A .樵采天然植被B .开发利用太阳能C .大力发展薪炭林D .加大煤炭的开采3.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木材产量B .改善生态环境C .确保薪炭林供应D .提供就业机会图7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4.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A .过度开垦B .过度放牧C .过度砍伐D .过度养殖图6是我国某地景观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8题。

5.图中景观所示的地区可能是A .内蒙古高原B .黄土高原C .云贵高原D .青藏高原6.下列条件与形成这一居住景观最相关的是A .降水丰富B .地表平坦C .水质特征D .水系发达7.该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A .水土流失B .洪涝灾害C .地层下陷D .土壤盐渍化8.该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A .水稻B .小麦C .青稞D .甘蔗住家耕地9.由于灌溉措施不当,在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最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壤沙化C.水体富营养化D.土壤次生盐渍化双选1.下列关于我国不同地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B.东北地区酸雨危害严重C.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D.华南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2.城市中大面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A.净化城市空气 B.减轻酸雨危害C.防止水土流失 D.减轻“热岛效应”强度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

下列防护林与其主要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B.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C.沿海防护林—防止赤潮D.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消烟除尘4.下列省区有大范围石质荒漠化现象的是A.黑龙江省B.贵州省C.云南省D.江苏省5.近年来,我国南方部分沿海地区红树林面积有所扩大,其主要作用有A.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B.防浪护岸C.增加生物多样性D.增加木材供应6.我国南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强度大B.热量充足C.植被破坏D.环境污染严重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

在同样的水位线,1954年容积为314亿立方米,1998年容积为170亿立方米。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4—65题。

7.洞庭湖对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有A.减少长江中游枯水期径流量 B.削减长江下游汛期洪峰流量C.增大长江上游洪水期径流量 D.调节湖区周围局地小气候8.引起洞庭湖蓄水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入湖泥沙增多 B.引水灌溉 C.上游修建水库 D.围湖造田9.适合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措施有A.人工降雨,推广水稻种植 B.开挖鱼塘,发展水产养殖C.因地制宜,调整农林牧比重 D.利用光照,发展特色农业10.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有利于A.航运、发电和灌溉B.防治水污染,净化水源C.鱼类洄游产卵,保护流域生态环境D.调节河川径流的季节变化,抵御洪水11.洞庭湖、鄱阳湖等长江沿岸湖泊面积萎缩,造成的后果可能有A.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加剧B.长江上游枯水期流量减小C.湖区地下水位上升D.湖区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12.下列水域容易发生富营养化的是A.地下河B.湖泊C.山间溪流D.河口13.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其所在流域可能带来的影响有A.增加下游洪峰流量B.调节库区周边地区气温C.阻塞鱼类洄游通道D.增加下游河川径流总量14.珠江入海口部分河段常出现咸潮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海水倒灌B.上游来水量减少C.工厂排放咸水D.河口蒸发量增大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1.我国煤炭主产区煤炭外运主要采取输煤和输电相结合的形式。

输电就是将煤炭就地转化为电力,再通过电网输送,这种做法对当地的不利影响是A.气候变暖降水减少B.产业结构更加单一C.当地就业机会减少D.加重当地大气污染2.在河流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生物物种增加B.调蓄洪水能力提高C.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D.航运能力提高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家具生产基地,目前已成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伊春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城市的原因是A.煤炭资源枯竭B.水资源枯竭C.石油资源枯竭D.可采林木资源枯竭4.最适宜该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是A.IT等高新科技产业B.森林观光等生态旅游业C.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D.以风力发电为主的能源工业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下列城市中,不可能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是A.湖北武汉B.吉林长春C.黑龙江大庆D.广东东莞6.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A.依托原有资源,做大做强资源加工型产业B.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转型C.停止开发矿产资源,全面进行矿区复垦D.争取更多资金扶持,加大矿区开发力度双选1.为缓解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应该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限制沿海工业生产发展B.加快海洋能源开发C.向内地转移高耗能产业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广东省将船舶制造业列为本省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五大重点产业之一,并提出把以广州为主的珠江口地区建设成为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9~50题。

1.将船舶制造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的积极意义在于A.推动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B.促进广东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C.缓解广东省能源资源紧缺的状况D.改善广州市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2.不属于广州建设造船基地的区位优势是A.优惠的政策B.良好的航道和港口条件C.广阔的市场D.丰富的能源和原材料3下列关于广东省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扩大温带水果种植面积B.大力发展陡坡地种植业C.进一步扩大商品粮基地规模D.重点发展水产品养殖与加工业4.改革开放初期,与环渤海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A.产业基础好B.矿产资源丰富C.腹地范围广D.毗邻香港澳门5.我国煤炭主产区煤炭外运主要采取输煤和输电相结合的形式。

相关主题